科研产出
棉花海陆杂交群体遗传图谱构建与纤维品质QTL定位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14 CSCD
摘要:培育兼有陆地棉产量性状和海岛棉品质性状的优良品种是育种家们在多年育种工作中长期追求的目标,海陆渐渗杂交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海陆杂交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和定位纤维品质QTL,通过选择与纤维品质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来辅助育种可提高棉花海陆杂交育种的效率。本文综述了棉花海陆杂交群体遗传图构建、纤维品质QTL定位研究的进展和应用,并对通过与海岛棉杂交途径来改善陆地棉纤维品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不同老化时间和收获期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小麦种子在不同收获期下贮藏过程中种子活力变化。【方法】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3个不同收获时期的春小麦种子在100%相对湿度和41℃条件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时间分别为0、2、4、6、8 d,测量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幼苗干鲜重等指标。【结果】不同收获期下老化2 d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从第4 d开始,随着老化时间增长,各相关指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老化第8 d时,种子的发芽率最低降至60.33%。【结论】采用种子活力指数结合主要农艺性状可有效评价不同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收获期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人工老化处理这一措施结果显示种子在短时间内受到高温高湿胁迫伤害较轻,老化的时间越长,种子受到的伤害越深,劣变越快。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特色设施作物信息化管理技术与装备研究
《新疆农机化 》 2014
摘要:物联网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是对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监测和改造,是在田地里铺设各种传感器,安装自动化设备,搭建传感器网络,建立监控中心,从而构建农作物生长决策系统、监测系统。利用各种传感器对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日照数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以获得农作物生长的当前环境条件。决策系统通过传感器网络获取数据后,再根据农作物在每个阶段的生长要求,对这些数据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种植环境因素对农作物长


尽职尽责传播农业科技成果 巾帼风采彰显窗口纽带作用-《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创建"巾帼文明岗"的经验与体会
《科技视界 》 2014
摘要:2013年11月26日,《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成功创建自治区直属机关"巾帼文明岗",一年来编辑部以"服务创一流,巾帼展风采"主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编辑部工作,以提高编辑职业技能、树立行业新风、创业建功成才为内容,不断深化"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营造了女编辑岗位立业、岗位成才、岗位奉献的积极性,年度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关键词: 《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 巾帼文明岗 创建 成效


南疆地区复播制干辣椒栽培试验
《天津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冬小麦收获后复播制干辣椒栽培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复播指数,提高效益。在喀什地区莎车县对早熟品种美国红植干椒、墨西哥甜椒、铁板椒等制干辣椒进行了育苗、果树行间麦茬后复播试验。结果表明,复播的3个早熟品种均表现出较好的产量收益,美国红植干椒表现出良好的产量潜力,辣椒素含量较高;墨西哥甜椒的单株结果数较多,单果重高,但成熟期较晚。其它两品种熟性较早。通过试验研究证明,复播制干辣椒夏季育苗移栽技术的要点主要是,适时播种、移栽,苗期气温回升时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管理。根据产量、品质及生育期调查结果,美国红植干椒是适于复播的最佳早熟品种,麦茬复播可充分发挥此品种生育期短、集中成熟、产量高等优良特性,可作为南疆复播制干辣椒的首选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