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硫酸钾镁肥在葡萄上施用效果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硫酸钾镁肥在新疆葡萄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氮、磷肥用量相同的基础上,在新疆葡萄上施用不同用量的硫酸钾镁肥,探讨葡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与钾肥的关系。【结果】施用硫酸钾镁肥能够提高葡萄单粒重,显著增加葡萄产量,OPT-1/2K、OPT、OPT+1/2K和OPT+K处理分别比OPT-K处理增产11.64%、19.95%、3.08%和1.58%。施用不同用量的硫酸钾镁肥后葡萄品质均得到改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都有所提高。硫酸钾镁肥施用量在0~818.25 kg/hm2,肥料贡献率随硫酸钾镁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硫酸钾镁肥施用量大于818.25 kg/hm2时,肥料贡献率随硫酸钾镁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从经济施肥角度考虑,葡萄最佳经济产量施钾量为604 kg/hm2。去除肥料投入,OPT处理增收效果最好,纯收益达到了11 382元/hm2,其次是OPT-1/2K处理,纯收益为6 780元/hm2,而OPT+1/2K处理和OPT+K处理较差,葡萄增产却没有达到增收的效果。【结论】硫酸钾镁肥施用量为818.25 kg/hm2时,可显著提高葡萄产量,改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变异组分析揭示番茄的育种历史
《中国园艺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2014 CSCD
摘要:植物基因组的变化能够充分体现人类对其驯化的历史过程。番茄是植物生物学和果实发育研究的重要模式物种之一,但是人类长期驯化对番茄基因组的影响仍是未知的。本研究通过对收集于世界各地360份番茄变异组的深入分析,鉴定了1160多万个SNPs变异位点,获得了该作物最全面的遗传变异图谱。基于番茄系统发生树的构建和群体结构分析,发现番茄群体分为3个亚群,即醋栗番茄、樱桃番茄和普通栽培番茄,提出了醋栗番茄经过樱桃番茄最终驯化为大果栽培番茄的两步驯化(DomesticationandImprovement)理论。通过番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了5个单果质量QTL属于驯化阶段选择基因,13个单果质量QTL属于...
一氧化氮对新疆小白杏采后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疆轮台小白杏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处理绿熟期和完熟期小白杏3 h,然后在2℃条件下贮藏45 d。结果表明:110μL/L NO处理的绿熟期小白杏可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增加,延缓了绿熟期小白杏在贮藏过程中的衰老进程,但NO处理对完熟期小白杏抗氧化酶无显著影响。


南疆地区小白杏叶片营养和土壤养分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探明南疆地区不同土壤质地小白杏果园土壤养分与叶片营养水平的分布特征,分别以壤土和沙土质地盛果期小白杏果园为研究对象,测定0~20 cm和20~60 cm深度土壤和叶片中的有机质及矿物质元素含量(N、P、K、Ca、B、Mg、Zn、Fe、Cu、Mn),研究盛果期小白杏果园土壤营养和叶片矿质元素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质地小白杏叶片中全氮含量适中、钙/镁比例偏高,壤土叶片中全氮含量高于沙土叶片,9月叶片中全氮含量低于5月,磷元素含量高于5月,变化规律与氮含量相反。(2)不同质地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锰、铁和铜元素含量规律性明显,但是规律不一致;其余矿质元素(Ca、B、Mg、Zn)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没有明显的规律。(3)不同土壤质地矿质元素与小白杏叶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差异较大,规律性较小。(4)壤土果园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增加有机肥的施肥深度;沙土果园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小白杏营养需求规律针对性地进行追施、补施。


长绒棉新品种新海4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 2014
摘要:新海43号(原代号K-011)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早熟长绒棉新品种。该品种以结铃性强的99-108优良新品系为母本,以具有埃及吉扎棉血缘的优质品系K-202为父本,于2001年配制杂交组合,以优良纤维品质及早熟性作为早代主要选择目标,强化中、高世代在枯、黄萎病圃内连续进行抗病鉴定和多个生态区适应性考察优选,于2006年培育成功,命名为K-011。2007―


不同类型果林间套播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花生学报 》 2014
摘要:以花育31号在新疆和田地区农科所4种果林间套播栽培试验的数据,对调查的10个花生经济性状利用DP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在不同类型果林中套播花生经济性状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并对性状因子结构和因子中主要载荷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在不同类型果林间套播花生的效果。结果表明,3年生红枣林中套播产量最高,效益最好;7年生红枣林中产量位列第二;4种类型的果林中套播种植花生时,不同果林中的花生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子内主要载荷性状间的关系及性状的因子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棉秆生物质炭对两种石灰性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的激活效应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棉秆生物质炭对灰漠土、风沙灌淤土速效磷、钾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分别以两种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四个处理,分别为空白土壤(CK)、土壤质量0.5%的棉秆炭(0.5%BC)、土壤质量1.0%的棉秆炭(1.0%BC)、土壤质量2.0%的棉秆炭(2.0%BC);检测不同培育时间,两种土壤的pH、速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变化。【结果】棉秆炭(BC)呈现碱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不同程度的提高两种土壤pH、速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其中棉秆炭高剂量(2%)处理能明显提高两种土壤速效磷、速效钾(P<0.05),增加幅度分别为25.21%~45.79%、10.24%~28.05%、23.34%~101.17%、38.95%~62.36%。【结论】棉杆炭具有激活两种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的效应,对土壤保肥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膜下滴灌对不同程度盐荒地改良的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石河子垦区连续5a的监测试验,研究膜下滴灌技术对盐荒地的改良。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技术可有效降低盐荒地耕作层土壤含盐量,土壤含盐量随灌溉水量增大而减小;连续5a运用膜下滴灌技术后,棉花出苗率达到80%以上,籽棉产量5 250kg/hm2以上,地下水埋深平均下降1.2m,同时地下水矿化度有所增加。膜下滴灌技术在改良盐碱地的应用中效果良好。


民丰县甜瓜新品种对比试验
《农村科技 》 2014
摘要:一、试验目的为配合我县种植结构调整,改善栽培品种的现状,满足市场对安迪尔甜瓜品种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2013年,我站在安迪尔牧场进行了甜瓜新品种对比试验。通过本试验,为我县优良品种的筛选与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