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麦套种玉米复种萝卜栽培管理技术
《农村科技 》 2014
摘要:近几年,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大麦价格低于其它作物,又不能享受国家综合补贴,收入显著低于小麦及其它经济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为了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奇台麦类试验站尝试开展大麦套种玉米复种萝卜种植试验,总结出大麦-玉米-冬萝卜高效栽培模式,能充分利用土地、光、温、水、气资源并合理搭配,实现1年3熟,


棉花秸秆浸提液对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4
摘要:[目的]研究棉花秸秆浸提液对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明确棉花秸秆对小麦根系的化感效应。[方法]以小麦品种扬麦13为材料,设置不同棉花秸秆浸提液水平(0%、1.0%、2.0%、4.0%、8.0%和10.0%),研究浸提液对小麦根系形态指标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棉花秸秆浸提液抑制了小麦根系的伸长,增加了根系平均直径,导致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降低;浸提液处理诱导了根系活性氧含量升高,导致根系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进而降低了根系活力,抑制了根系吸水和生物量形成;随秸秆浸提液升高,浸提液中总酚酸含量持续升高,总酚酸含量与根系形态建成和根系生理活性密切相关。[结论]棉花秸秆浸提液通过影响根系活性氧变化限制了根系生长发育并降低了生理活性,浸提液中总酚酸含量是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基于水、肥、温、气系统一体化的水质改善工艺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水、肥、温、气系统一体化技术是针对作物所需养分的种类和用量,借助于温室调控系统,将溶解的肥料颗粒,采取滴灌的工艺流程以定时定量的方式配合供给,同时应用沼气技术对农场的粪便等污染物或者秸秆等废弃物进行资源二次利用,从而达到改善水质、治理污染的目的。基于水、肥、温、气系统一体化的这种水质改善工艺,在很多国家里面都得到了一定性的推广,特别是针对亚非的一些用水形势严峻的国家,这种水质改善工艺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而在我国的农业应用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


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套播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指标影响的研究,为套播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3 000m3/hm2(D1),4 500m3/hm2(D2),5 250m3/hm2(D3),6 000m3/hm2(D4)和6 750m3/hm2(D5)和常规地面灌(CK)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套播玉米生理性状和产量指标的影响。不同灌溉定额下套播玉米茎粗、株高、叶面积和SPAD值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D5>D4>D3>D2>D1,玉米整个生育期高灌溉定额(D5)比低灌溉定额(D1)分别平均提高21.74%,17.36%,18.73%,18.50%;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3 000~6 000m3/hm2)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6 000m3/hm2)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在5 250~6 000m3/hm2内比较合适。


双组份SO_2-ClO_2保鲜剂对红提葡萄采后软化相关酶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双组份SO2-ClO2保鲜剂抑制葡萄果实成熟软化的关键酶,以新疆红提葡萄为试材,研究双组份SO2-ClO2保鲜剂对葡萄果实中果胶和软化酶系的影响,并对果实内软化相关酶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双组份SO2-ClO2可抑制果实内原果胶(TP)水解,减缓可溶性果胶(WSP)的增加,延缓果实硬度的降低;同时抑制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裂解酶(PL)、纤维素酶(Cx)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等几种细胞壁软化相关酶的活性,从而可延缓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较好保持葡萄果实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