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纸及秸秆基可降解营养钵的降解性能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纸质、不腐熟秸秆和腐熟秸秆3种生物基可降解营养钵,对其降解率、分子结构及结晶度进行分析。通过土埋降解试验、红外图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对比研究不同类型生物基可降解营养钵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纸质营养钵降解率最终高达85%,降解效果最好。不腐熟秸秆营养钵的降解率为78%,大于腐熟秸秆营养钵的降解率47%。降解试验前后对比发现,生物基营养钵的红外吸收峰强度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3340和2920 cm-1处吸收峰强度降低说明纤维素、半纤维素发生降解,1650 cm-1处的吸收峰降低说明木质素发生降解。经8周降解试验,纸质营养钵X射线衍射峰变化明显,强度明显降低,降解效果较好,不腐熟秸秆营养钵和腐熟秸秆营养钵在2θ=27°均出现新的衍射峰,晶型发生变化。生物基可降解营养钵降解性能优异,可有效改善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 秸秆 降解 结晶度 腐熟秸秆营养钵 不腐熟秸秆营养钵 纸质营养钵 分子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推进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问题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供给侧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如农产品供给不能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农业经营效率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大,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坚持生产面向市场,供给契合消费,大力实施农业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给由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跃升;二要坚持以提高供给效率为核心,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要坚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抓手,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效率 农业发展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Bs916防治番茄青枯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MS平板植物组培法、温室盆栽试验和微生物特异性平板分离检测技术,评估了枯草芽孢杆菌Bs916对番茄的促生、防治青枯病的作用,研究了菌株Bs916对番茄根表及茎内青枯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和对番茄根围可培养微生物含量的影响。在植物组培MS平板中,枯草芽孢杆菌Bs916对番茄植株鲜重具有促生作用,播种15 d后,其鲜重达79.8 mg,比未处理对照增加9.61%。盆栽试验显示,枯草芽孢杆菌Bs916灌根处理番茄后14 d,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达55.6%;菌株Bs916处理番茄后,番茄根表、茎内青枯菌含量和未处理对照的青枯菌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随着时间的改变而逐渐下降的趋势,菌株Bs916处理的根表青枯菌含量约为未处理对照的1/100~1/10,而茎内青枯菌含量为未处理对照的1/50~1/2。此外,菌株Bs916的施用对番茄根围土壤中细菌种群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对真菌具有先促进后快速抑制的作用,而对根围放线菌则无显著性影响。以上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s916具有潜在的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田间应用前景,也为其田间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Bs916 番茄青枯病 促生 生物防治 根围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萝卜抽薹相关SRAP分子标记筛选与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抽薹性状差异较大的晚抽薹萝卜品种L2和早抽薹萝卜品种E6配制杂交组合,构建F2群体。通过田间调查,选用极晚和极早抽薹单株分别构建晚抽池(BSA-1)和早抽池(BSA-2),用288对SRAP组合对两亲本进行PCR分析,共筛选出166对SRAP引物组合。通过2个基因池及基因池中各单株对筛选出的引物进行复筛,获得引物组合me3+em9,其在晚抽池中可扩增出多态性片段LB;对156株F2单株进行验证发现,LB与晚抽薹基因紧密连锁,其遗传距离为5.7 c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治
《畜牧与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2014年9月南京市郊某羊场羊群逐渐消瘦、被毛粗乱、食欲减退、下痢、喜卧地、体温一般正常。笔者应邀实地剖检1头病危小羊,经过流行病学、临床剖检、实验室诊断后确诊为羊捻转血矛线虫病。通过驱虫治疗和加强对病羊的护理,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其他羊预后良好。现将诊治方法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南京市栖霞区某自繁自养羊场,现存栏山羊6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瘟无明胶无蛋白耐热活疫苗的研制及冻干工艺
《中国兽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猪瘟(CSF)活疫苗的耐热性能,同时避免明胶和蛋白对猪只产生的免疫副反应,用葡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氨基酸等成分设计无明胶无蛋白耐热保护剂,根据配方的共晶点、塌陷温度科学设计冻干程序,并比较了不同预冻方式对猪瘟活疫苗效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瘟病毒采用无明胶无蛋白耐热保护剂配方A冻干后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37℃保存10,15d,病毒的耐热损失分别为0.6lg和0.9lg;对快冻、慢冻以及退火3种不同的冻干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对猪瘟病毒冻干损失由大到小依次为:退火>慢冻>快冻,而耐热损失则相反;与传统的含明胶含蛋白耐热疫苗相比,猪瘟无明胶无蛋白耐热疫苗耐热效果更好,可在2~8℃长期保存30个月,动物试验表明该疫苗对猪只安全、无副反应。
关键词: 猪瘟活疫苗 冷冻干燥 无明胶无蛋白保护剂 猪瘟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水面控养条件下水葫芦与浮游藻类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环境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滇池外海北岸重污染水域的0.25 km2封闭性蓝藻治理试验示范区内控养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通过鉴定与计数水体浮游藻类及监测水葫芦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大水面控养条件下水葫芦与浮游藻类间的相互作用。6月底按9.30kg·m~(-2)投放水葫芦种苗,12月底进行采收,水葫芦控养面积为2.51 hm2。结果显示,该水域共鉴定出浮游藻类隶属7门46种(属),控养水葫芦未显著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结构;水葫芦控养区浮游藻类生物量高于对照区,控养区浮游藻类最大生物量为1.76×109 cells·L-1,是对照区的2.2倍;蓝藻门生物量占浮游藻类总生物量的88.0%以上,且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群,控养区微囊藻生物量高达1.75×109 cells·L-1,是对照区的2.4倍;水葫芦根系对浮游藻类具有明显吸附作用,吸附的微囊藻最大生物量为1.67×109 cells·m~(-2)。吸附于水葫芦根系的高浓度浮游藻类未影响植株株高、根长、生物量的变化,对根系活力与叶片生理变化影响也较小,平均根系表面积和活跃面积分别为0.62和0.28 m2·g-1,平均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蛋白质分别为2.81和0.15 mg·g-1。综上分析,控养水葫芦改变浮游藻类空间分布特征,将其有效吸附滞留于控养区,防止其随风布满湖面;水葫芦根系吸附的高浓度浮游藻类未影响水葫芦正常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ndroid的江苏省小麦赤霉病预警系统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将移动互联、数据库技术与赤霉病预警结合,应用网络平台,结合公共气象信息,开发了基于android手机的小麦赤霉病预警系统。系统可根据各地播种期、品种类型等模拟各地小麦生育期、预报小麦扬花期,继而综合国内外资料,引入较为成熟的赤霉病预警模型,根据实时气象数据自动分析汇总,模拟预警赤霉病的病穗率,充分发挥了智能手机实时高效、受众面广的优势,随时随地向用户提供最新的赤霉病预警信息,为小麦赤霉病的预警及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涝交替胁迫下杜鹃花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鹿角杜鹃(敏感)和马银花(忍耐)2种对水分胁迫敏感性差异较大的杜鹃花三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旱涝交替胁迫(重度干旱胁迫20 d后进行淹水胁迫),通过酶联吸附免疫法测定了旱涝交替胁迫前后杜鹃花叶片ABA、IAA、GA、CTK 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旱涝交替胁迫下2种杜鹃花叶片IAA、GA、CTK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ABA含量则显著增加。旱涝交替胁迫下杜鹃花4种激素协调的总趋势是向气孔关闭、减缓生长的方向进行。抗性较强的马银花在处理前4种激素的含量均高于鹿角杜鹃;旱涝交替胁迫下其IAA和GA含量、IAA/ABA和GA/ABA下降幅度大于抗性较弱的鹿角杜鹃,CTK含量下降幅度、ABA含量的增加幅度小于抗性较弱的鹿角杜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粒簇生材料Cgr320的鉴定及遗传偏分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籽粒簇生稻Cgr320为一类水稻突变材料,其性状表现为2~3朵颖花(籽粒)簇生在水稻主穗轴或枝梗顶部。为了进一步明确其簇生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用Cgr320作父本分别与武运粳24和93-11配制了2个杂交组合,获得杂种F1、F2分离群体,对亲本、F1和F2群体的簇生性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Cgr320其他农艺性状与普通栽培稻差异不显著。簇生性状在F1植株表现为野生型,在F2群体中出现严重偏离孟德尔(3∶1)遗传分离,卡方测验值X2(3∶1)为7.71和144.87。随机选取第1、2、3、4、5、6、7、8、9、10、11和12染色体上RM493、RM3762、RM1338、RM3217、RM249、RM20155、RM3325、RM22418、RM6797、RM1146、RM7557和RM27706等12对微卫星标记对武运粳24/Cgr320 22个F2隐性(簇生)单株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发现12个标记所扩增的22个F2隐性单株基因型都极显著偏向武运粳24,卡方检验值X2(1∶2∶1)大于X2(0.05,2)临界值5.991,控制cgr320簇生性状基因存在严重偏分离遗传,这种遗传现象必将误导我们判定控制籽粒簇生基因所在的连锁群。本研究结果将为水稻基因定位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