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合并与不合并:两个相似性聚类分析方法比较
《生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山西省4638种昆虫在7个地理小区的分布、内蒙古7766种昆虫在14个地理小区的分布和中国16804属昆虫在67个生态区域的分布3组数据为样本,用传统的层层合并的相似性聚类分析法(SCA)和新的不需合并的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法(MSCA)进行运算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合并法都能得到既符合统计学逻辑,又符合地理学、生物学逻辑的结果;合并法在参与小区较少时,还能够得到与不合并法类似的结果,随着参与小区的增多,聚类结构发生变化,以致聚类功能彻底丧失.无论两种聚类结果差异大小,其性质都迥然不同:不合并法的相似性系数是固有的、互相独立的、同时存在的,聚类结果是所有小区之间关系亲疏、距离远近的状态;合并法的每个相似性系数都是合并的依据或结果,前一个系数是后一个系数产生的条件,后一个系数是前一个系数消亡的结果,严格按照顺序,当最后一个系数产生时,前面所有系数和所有小区都已不复存在,聚类结果只是记录不断合并、不断消亡的过程.因此在肯定合并法历史价值的同时,认为申效诚等创建的多元相似性系数公式及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法摈弃合并降阶这一产生偏差和错误的根源,能够得出相对客观的聚类结果,是生物地理学研究领域有效的聚类分析工具,必将推动生物地理学定量研究迈入一个新阶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抗棉花新型核不育系Yu988A2的选育及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抗除草剂核单基因隐性不育系Yu98-8A1不育株为母本,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为父本,通过连续回交,选育出双抗(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核不育系Yu98-8A2。花冠、花药表型及花粉发育显微观察表明,新型不育系保持了原不育系转育受体Yu98-8A1的败育特性。棉铃虫抗性及草甘膦抗性试验暗示,Yu98-8A2既保持了原不育系Yu98-8A1的除草剂抗性,又聚合了棉铃虫抗性;PCR分子鉴定表明,Yu98-8A2聚合了Bt及EPSPS-G6基因。
关键词: 棉花 双抗核不育系Yu98-8A2 选育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抗除草剂棉花不育系Yu98-8A1的培育及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连续回交,将抗除草剂基因EPSPS-G6转育花粉败育彻底(无微量花粉,不育度达100%)的棉花单基因隐性控制的核不育系Yu98-8A,进而培育成抗除草剂核不育系Yu98-8A1。对该转育不育系花冠表型测量观察表明,与同质系正常可育株比较,不育株花冠较小,不育株子房直径略大于可育株,花柱长和花柱外露长度均明显高于同质系正常可育株,花柱头外露为其最显著的表型特征;显微观察显示,不育系Yu98-8A1小孢子败育主要是在四分体形成后的小孢子发育期。小孢子败育特征表现为花粉粒无内含物、无刺突产生,最后解体、退化。PCR分子鉴定表明,抗除草剂基因EPSPS-G6转育入Yu98-8A,除草剂抗性试验表明,该转育不育系可抗质量百分比浓度达0.3%的草甘膦。该抗除草剂核不育系的培育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有重大利用价值。
关键词: 陆地棉 抗除草剂不育系Yu98-8A1 培育及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安格斯牛超数排卵试验效果分析
《中国牛业科学 》 2013
摘要:[目的]为了验证黑安格斯牛超数排卵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方法]超数排卵方案采用CIDR+GnRH+VADE+FSH+PG的方法。[结果]本次试验获得平均可用胚胎数7.6枚/头,可用胚胎率为82%。[结论]该试验方案效果显著,可以应用于黑安格斯牛超数排卵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猪弓形虫病的诊治与体会
《养猪 》 2013
摘要:弓形虫病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体病,是由刚第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猪发病以高热稽留、呼吸困难、妊娠母猪流产、死胎等为特征。我国自1977年在上海发现所谓猪无名高热病是由弓形虫引起后,相继在江苏、北京、辽宁、安徽等省市发现该病[1]。目前该病在猪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引烤烟新品种NC297在豫中的适应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找到适应豫中烟区浓香型特色烤烟NC89的替代品种,引进美国烤烟新品种NC297,以NC89和豫中主栽品种中烟100做对照,连续3年进行适应性研究,并对其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C297在产量、产值上优于对照NC89,低于对照中烟100;在品质上优于或相当于对照NC89,明显优于对照中烟100。NC297在豫中地区可以替代NC89种植,但产值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做配套技术研究和对应的政策扶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多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畜牧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制同时检测克伦特罗(CL)和莱克多巴胺(RAC)的多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Multi-strip)。用细胞融合技术筛选CL和RAC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金标抗体竞争性膜层析技术研制Multi-strip。该试纸条由样品垫、偶联垫、双检测线和质控线标记的NC膜、吸收垫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偶联垫上灌注有CL和RAC两种金标单克隆抗体,双检测线由检测抗原CL-OVA和RAC-BSA喷膜构成,间距2mm。结果表明:多残留试纸条的CL和RAC目测检测限分别为1和2ng·mL-1,检测时间5~8min。基质呈阳性的真实样品用单残留试纸条、ELISA和GC-MS检测,结果一致,无假阳性或假阴性案例。该试纸条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等特点,适合于现场检测和筛选。
关键词: 克伦特罗 莱克多巴胺 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 多残留试纸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见花香挥发物对大豆田主要鳞翅目害虫的诱捕效果
《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采用花香挥发物对大豆鳞翅目害虫进行生态防控的可行性,通过田间诱捕试验比较了常见花香挥发物琼脂胶包结样品的诱捕活性。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可以捕获3种夜蛾(银纹夜蛾、白条夜蛾、棉铃虫)和3种螟蛾(玉米螟、甜菜白带螟和豇豆荚螟),数量占优势的种类是甜菜白带螟。其中,对3种夜蛾引诱作用最强的是苯乙醛和乙酸苯甲酯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其次是苯乙醛和乙酸苯甲酯单剂。玉米螟成虫主要对二元混合物、苯乙醛和苯乙醇具有趋性。单纯的苯乙醛样品诱捕到的甜菜白带螟数量最多,显著优于苯乙醛和乙酸苯甲酯组成的二元混合物,肉桂醛和苯乙醇对甜菜白带螟也有很强的引诱作用。总体来看,苯乙醛和乙酸苯甲酯以165μL∶335μL混成的二元配方成型于琼脂胶,有望成为大豆田鳞翅目害虫生态治理的一项有潜力的替代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