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9个华蕉类栽培品种的SCAR标记鉴别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华蕉(Cavendish,AAA)类主栽品种在命名过程中出现的"同物异名"现象较突出的问题,本研究利用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标记对华蕉品种进行快速鉴别。通过对19个华蕉类品种进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多态性分析,共获得5条具有差异性的DNA片段,并对其进行测序分析,将其转化成相应的5对SCAR引物,再分别以19个华蕉类栽培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SCAR-PCR扩增。利用这5对SCAR标记在不同华蕉类栽培品种中的差异片段,建立快速鉴别19个华蕉品种的路线图。结果表明:组合使用这5对SCAR引物可以快速、稳定的区分其中的7个华蕉类栽培品种,而其余12个品种则被划分为4个组。本研究将多个SCAR标记进行联合分析,实现快速、稳定、高效的鉴别华蕉类栽培品种,有利于在分子水平上为华蕉类栽培品种的鉴别提供分子依据。
关键词: 华蕉 RAPD标记 SCAR标记 栽培品种 品种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钟藤与掌叶鱼黄草水浸液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金钟藤在海南地区扩散蔓延成灾,已严重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为揭示本地有害植物金钟藤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机制,比较研究金钟藤与同属本地植物掌叶鱼黄草鲜枝叶不同浓度(0.5、0.25、0.125、0 g/m L)的水浸液对土壤理化性质及3大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浓度的增加,金钟藤水浸液显著提高了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以及蔗糖酶、尿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但对土壤全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随浓度的增加,掌叶鱼黄草水浸液也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以及蔗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但对土壤全钾含量和尿酶活性影响不显著。与掌叶鱼黄草水浸液相比,金钟藤水浸液对土壤pH值、全磷、铵态氮、有效磷的含量和尿酶活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最高浓度0.5 g/m L下,经金钟藤水浸液处理的土壤全磷、铵态氮、有效磷和尿酶含量分别是掌叶鱼黄草水浸液处理的1.13、1.52、1.31、2.19倍;在0.25 g/m L浓度下,分别是掌叶鱼黄草水浸液处理的1.06、1.51、1.26、1.88倍;在0.125 g/m L浓度下,分别是掌叶鱼黄草水浸液处理的1.07、1.64、1.23、1.39倍。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改善可能为金钟藤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使得其在与本地植物的竞争中获得优势,这可能是其能够成功入侵新区域和快速扩散蔓延的生态机制之一。
关键词: 金钟藤 化感作用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成灾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8号木薯光系统Ⅱ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华南8号木薯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情况及其与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间的关系,采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Imaging-Pam对光系统Ⅱ(PSⅡ)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记录各时间点的温度及湿度,然后利用软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华南8号木薯PSⅡ反应中心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的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及16:00左右,14:00左右出现最低值,为0.378。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的日变化规律与ΦPSⅡ日变化一致。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日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v/Fm日变化与温度日变化呈显著负相关,ΦPSⅡ日变化与ETR日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香蕉园杂草小飞蓬对百草枯的抗药性
《农药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海南香蕉园主要杂草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对百草枯的抗药性水平。[方法]利用温室生物测定法测定海南省昌江、白沙、乐东、澄迈、五指山和陵水小飞蓬种群对百草枯的抗药性,并研究1 200 g a.i./hm2百草枯茎叶喷雾处理后不同小飞蓬种群SOD和POD活性。[结果]抗药性水平最高的为白沙香蕉园小飞蓬种群,相对抗药倍数(IR)达到了17.81,抑制中剂量ED50达11 588.06 ga.i./hm2;其次为乐东小飞蓬种群,IR达到11.47,ED50达7 460.51 g a.i./hm2。白沙小飞蓬SOD活性最高,为6.88 U/g FW,陵水对照种群的活性最低,二者相差10倍;昌江和白沙的小飞蓬种群POD活性显著高于五指山、乐东和陵水,但与澄迈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海南省部分香蕉园小飞蓬对百草枯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小飞蓬种群抗药性的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中青贮甘蔗尾叶替代不同比例王草对海南黑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青贮甘蔗尾叶替代不同比例王草对海南黑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0只平均体重(6.96±0.49)kg的3月龄海南黑山羊羔羊(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包括精饲料和粗饲料,粗饲料为王草;试验1~4组分别在粗饲料中以青贮甘蔗尾叶替代25%、50%、75%、100%王草。预试期5d,正试期3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3组粗饲料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干物质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平均日增重、精饲料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3组粗灰分、磷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4组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3、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黑山羊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粗饲料中青贮甘蔗尾叶替代一定比例王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黑山羊生长性能,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且对其血清生化指标无不利影响,其中粗饲料中用青贮甘蔗尾叶替代75%王草时饲喂效果最佳。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青贮甘蔗尾叶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EIN3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乙烯和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特性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和淀粉作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耐贫瘠等能力。为研究木薯中EIN3基因如何被逆境信号调控,对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中的EIN3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表明其具有典型的EIN3-like protein DNA结合结构域;其启动子区具有茉莉酸响应元件等多种响应元件。本研究以木薯品种"华南八号"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利用q RT-PCR检测木薯EIN3基因在乙烯利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EIN3在乙烯处理后,基因表达在8 h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而茉莉酸甲酯处理后则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2 h基因表达量最大。说明EIN3基因可被乙烯和茉莉酸信号调控,并推测其可受不同激素信号的整合后的综合调控,可参与到植物体内一系列多种生理生化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麻AsKNOXI基因克隆及蛋白表达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的同源异型盒基因(knotted1-like homeobox,KNOX)与叶片形态建成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剑麻(Agave sisalana)茎顶端分生组织为材料分离得到编码357个氨基酸的As KNOX I全长基因,预测该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0 k Da,等电点为p I 6.4,且包含KNOX I同源蛋白家族典型的HD、MEINOX、ELK和GSE保守结构域。后通过构建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在大肠杆菌和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用His标签进行蛋白纯化,Western blot用于表达产物检测。结果表明,As KNOX I基因已在原核和真核中成功表达,为进一步分析该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特征提供了技术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MeAnn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华南8号木薯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1个具有完整阅读框的木薯膜联蛋白基因,命名为MeAnn1(Gen Bank序列号为:KM975562),该基因CDS序列长度为951 bp,编码31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理化性质、蛋白保守结构域及多个蛋白功能位点与已报道的植物膜联蛋白一致。进化树分析表明,木薯MeAnn1与Ptr Ann6、At Ann1、At Ann2、At Ann6和Ann Bj1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具有59.9%~84%的序列相似性。细胞定位结果表明MeAnn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木薯膜联蛋白基因MeAnn1的表达受多种非生物胁迫的诱导,其中低温胁迫下基因表达量上调幅度最大,为对照表达量的24倍;但对H2O2胁迫不敏感。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MeAnn1基因的功能及木薯抗逆的分子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白质组学在木薯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蛋白质组学通过研究整体蛋白质活动来揭示生命运动规律,是解析功能基因组表达的必要手段。目前蛋白质组学为木薯选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和新思路。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并对其在选育高光效高淀粉积累、高蛋白质、高类胡萝卜素及抗逆木薯种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