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酸酶和蛋白酶在肉鸡低蛋白、低磷日粮中的应用
《饲料工业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健康无残、体重无差异的艾维茵肉鸡(18 d)96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1)、处理1组(基础日粮2+200 g/kg植酸酶)、处理2组(基础日粮3+200 g/kg植酸酶+200 g/kg蛋白酶),有效磷水平分别设定为0.35%、0.30%、0.25%,粗蛋白水平分别设定为18%、16.5%、16.5%。研究了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对肉鸡生长性能、胫骨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氮、磷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添加植酸酶相比,植酸酶和蛋白酶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日粮蛋白水平可以降低1.5个质量百分含量,可替代60%的磷酸氢钙,氮、磷的排放分别下降了45.68%、44.79%。
关键词: 植酸酶 肉鸡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氮排泄 磷排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绿茶品种(系)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田间条件下,以10个不同绿茶品种(系)为材料,对其主要光合特性指标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绿茶品种(系)间的光合特性参数、叶绿素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光合特性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Pn与Tr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Ci存在显著负相关。聚类结果将10个绿茶品种(系)划分为3类,20-3-2、20-3-3、03-7-4、04-3-3和CK的光合特性较优。茶树叶片的叶绿素与Pn之间存在正相关,其中,Chla、Chl与Pn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6、0.77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肥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土壤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微生物群落被认为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指示着土壤质量的变化。本研究利用3年定位试验,通过测定磷脂脂肪酸(PLFAs)的含量,分析了连年绿肥和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明显地提高了土壤中PLFAs的种类和总量;在绿肥和化肥配施处理中,当翻压15 000 kg/hm2绿肥的基础上施用大于85%常规化肥时,明显提高了土壤中细菌、AM真菌及微生物总的PLFAs含量;而当化肥的施用量减至常规施肥70%时,对土壤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PLFAs含量的积累产生不利影响。从不同处理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可知,不同绿肥和化肥配施比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有明显影响。经相关性分析表明,PLFA分析方法和氯仿熏蒸法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与革兰氏阴性菌的PLFAs含量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真菌PLFAs含量则无明显的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叶紫花苕子不同翻压期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合理利用绿肥轮作改良烟田土壤、提高烤烟产质,在湖北恩施烟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复种光叶紫花苕子作绿肥时不同翻压期对烤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连续2年的定位试验表明,在减少化肥施用量15%、翻压绿肥15000kg/hm2情况下,于烤烟移栽前15~25天翻压绿肥效果较好,烤烟株高、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根、茎、叶及整株干物质量,烟叶产量和产值接近于或高于常规施肥措施,但是移栽前35天翻压等量光叶紫花苕子作绿肥,烤烟生长明显较差,产量和产值显著降低。减少化肥用量15%基础上不同时期翻压绿肥,有利于烤烟上部叶发育,使其单叶重量增加4.5%~18.5%,还可使中上等烟比例提高2.7~8.6个百分点。
白菜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黑斑病菌培养基的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究白菜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光源照射对白菜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测量了黑斑病菌孢子生长的菌落直径,对适合白菜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通过同一种培养基PSA进行培养,8株白菜黑斑病菌株中火烧坪BHB1的产孢量最好;最适宜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培养基是PSA培养基,PDA培养基、豆芽培养基和玉米培养基也较适合黑斑病菌孢子的萌发。白菜黑斑病菌孢子在0~35℃能够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15℃。该菌在日光灯照射下产孢量显著高于紫外照射,且日光灯不宜长时间照射,紫外灯照射不利于孢子萌发。黑斑病菌菌落在第4~7天生长最快。[结论]为白菜黑斑病的抗病育种研究和防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荆江蛋鸭Ⅰ系的选育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湖北省地方蛋鸭品种荆江鸭为基础,引入金定鸭、绍兴鸭(青壳II号)、莆田黑鸭等国内优良蛋鸭品种进行杂交配套组合开展荆江蛋鸭I系的选育工作。经过6年5个世代的家系选育,荆江蛋鸭I系的开产日龄由0世代的123.3 d提前到5世代的120.2 d,40周龄平均蛋重由0世代的75.05 g降低到5世代的68.27 g,40周龄体重稳定在1 580 g左右,40周龄产蛋数达到140个,72周龄产蛋数超过290个,均达到选育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