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棉花抗黄萎病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黄萎病是棉花生长过程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国内外研究者运用各种育种手段培育出抗病品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无应用于生产实践的高抗黄萎病陆地棉品种。分析了抗病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棉花抗黄萎病在转基因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棉花抗病品种是目前防治黄萎病最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抗黄萎病 转基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连传统和机械加工技术对比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摘要:就黄连的传统加工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在技术方法、效益、产品外观方面进行对比,以为黄连的生产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黄连 传统加工 机械加工 对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烟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现状调查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湖北省主要烟叶产区烟田杂草种类及分布现状,确定危害烟叶生产的主要杂草种类,为高产优质烟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于2012年8~9月在该省植烟面积比较大的15个县(市、区)的28个乡镇进行了普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样方为50 cm×50 cm,调查样方中的所有杂草种类和株(分蘖)数。结果表明,湖北省烟田杂草有95种,隶属于33个科。其中,蕨类植物1种,占1.05%;单子叶植物23种,占24.21%;双子叶植物71种,占74.74%。优势种为马唐、尼泊尔蓼、铁苋菜、牛膝菊和繁缕,亚优势种为通泉草、腺梗豨莶和藜,应作为防除重点。湖北省烟田杂草种类丰富,分布广泛,杂草种类在不同海拔和不同地区间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 烟田 杂草种类 频度 分布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概况及策略思考

湖北畜牧兽医 2013

摘要: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动物疫病管理模式。总结近年来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相关策略建议。

关键词: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建设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科技创业月刊 2013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国农村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发展的工作重点,目前已进入多元模式的发展期。其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经济文化建设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图书馆作为新农村建设中信息传播的中心,应做好信息服务的明确定位,更要树立具体的衡量标准,在服务转型过程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图书馆 信息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蔬菜——根菜类生产技术规程

长江蔬菜 2013

摘要:根菜类是指由直根膨大而形成为肉质根供食用的蔬菜植物。主要包括十字花科的萝卜、大头菜(根用芥菜)、芜菁、芜菁甘蓝、辣根等;伞形科的胡萝卜、根芹菜、美洲防风;菊科的牛蒡、婆罗门参;以及藜科的根甜菜等。其中栽培最广的有萝卜和胡萝卜,其次为大头菜、芜菁甘蓝及芜菁。根菜类肉质根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可以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增进健康。其中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轻简化机械化制种技术概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摘要:杂交水稻制种是杂交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当前在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已经不适应我国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的发展现状。发展轻简化、机械化杂交水稻技术,提高制种效率和产量,减轻人工劳动量,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是我国杂交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轻简化、机械化的基础上,通过育种材料的创新、制种栽培技术的变革、制种机械的研发等多项技术的联合集成,最终实现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轻简化 机械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城黑山羊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麻城黑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选择了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具有较高多态性的10个微卫星标记,对麻城黑山羊群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M1329等10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171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都检测到9个以上(平均为17.1个)的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1~18.1个,基因频率最高的是OarAE101标记的100 bp片段(0.239 1);10个微卫星标记多态信息含量(PIC)都在0.95以上,均为高度多态标记,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BMS1591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PIC)最高,为0.996 9,各标记的平均杂合度在0.707 4~0.976 5之间,遗传杂合度在0.859 0~0.944 6之间,平均遗传杂合度为0.906 7,属于高度杂合标记和高度杂合品种,遗传变异大。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态性 麻城黑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梨地方资源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9对SSR特异性引物对湖北省92个梨品种(类型)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对引物共扩增出71个等位基因,不同引物扩增的等位基因差异较大,从5个到12个不等,平均每个位点7.9个等位基因。位点杂合度在0.616~0.868之间,平均值为0.788;Shannon-Weaver指数在1.690 2~2.964 4之间。采用UPGMA聚类分析法构建的系统树将92个梨品种划分为5组:白梨组、砂梨组、杂交类、豆梨组和半野生组。SSR分析结果说明湖北省梨地方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复杂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遗传变异 亲缘关系 SSR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和高温对仓储绿豆象的防治效果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绿豆象最耐受低温或高温的发育阶段,得到不同温度下完全防控该虫所需时间,为防治仓储绿豆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5和40℃下,分别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进行处理,确定最耐受低温或者高温的虫态。在此基础上,对低温(-5、-10、-20℃)以及高温(40、45、50℃)下最耐受虫态做进一步的生物测定,从而得到完全防控绿豆象的时间。【结果】绿豆象幼虫和蛹耐寒能力较强,卵、幼虫、蛹和成虫在-5℃的LT50分别是12.57、24.93、30.54和15.76 h。绿豆象蛹耐热能力较强,卵、幼虫、蛹和成虫在40℃时的LT50分别是4.29、17.76、22.33和14.50 h。绿豆象的蛹在低温-5、-10和-20℃下的LT50分别是30.54、6.50和0.96 h,LT99分别是189.70、33.81和2.90 h。在高温40、45和50℃下的LT50分别是22.33、3.64和0.85 h,LT99分别是169.43、17.77和3.71 h。【结论】绿豆象各虫态耐低温和耐高温的能力均为蛹较强,据此得到处于不同温度下完全控制绿豆象危害所需时间。因此,利用低温或高温防控仓储绿豆象是可行的。

关键词: 粮食储藏 绿豆象 虫害防治 虫态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