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财务管理工作

学理论 2013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用科学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树立新观念、强化新意识,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财务工作的实际,必须以人为本,打造高素质的财务专业团队,以科学发展的视角,制定整体财务规划,以和谐的理念,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内外环境,增强服务意识,狠抓财务管理,推进财务工作规范化和提升管理水平。

关键词: 科学发展 新视角 财务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黄棕壤固碳速率及有机碳组分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托长江中下游黄棕壤稻麦轮作区31年长期定位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施用化肥(NPK)、有机肥(M)及有机肥—化肥(MNPK)对土壤固碳速率、总有机碳及其组成(难降解有机碳、酸水解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以探索施肥对黄棕壤固碳能力和稳定性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不同年份(1985、2002及2010年)数据计算出的固碳速率有所不同,各施肥处理1985—2002、2002—2010、1985—2010年的固碳速率分别为:MNPK处理512、1132、711 kg.hm-2.a-1,M处理627、528、595 kg.hm-2.a-1,NPK处理141、-50、80 kg.hm-2.a-1。施肥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难降解有机碳、酸水解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除难降解有机碳2011年M处理略高于MNPK处理外,其余采样期各处理之间排序为MNPK>M>NPK>CK。施肥均降低了难降解指数,其中MNPK处理难降解指数最低,与CK处理相比,4次取样平均低7.3%。M和MNPK处理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商。总之,3种施肥方式均提高了土壤固碳能力和有机碳的稳定性,促进了活性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的贡献率,但以有机肥配施化肥效果最好,单施有机肥次之,单施化肥再次之。

关键词: 固碳速率 难降解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治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3

摘要:对湖北省某猪场发生的以皮肤发红、体温升高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采集淋巴结样品,应用PCR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率为100%(4/4),猪蓝耳病阳性率为0(0/4)。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分析,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病,经采取隔离消毒、对症治疗及紧急免疫等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降低了猪场经济损失。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诊断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莲藕氮肥合理用量与运筹方式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莲藕氮肥合理用量与运筹方式,结果表明:在理论产量处于29 000~32 000 kg/hm2范围且基本相等的条件下,采用线性+平台模型得到的莲藕临界施氮量(350~417 kg/hm2),低于用二次型模型得到的莲藕最佳经济施氮量(469~604 kg/hm2),根据湖北莲藕生产和施肥现状,以及藕田土壤氮素肥力水平,提出湖北莲藕氮肥(N)合理用量为300~375 kg/hm2。氮肥运筹可采用"40%基肥+20%立叶肥+40%坐藕肥"和"60%出叶肥+20%立叶肥+20%坐藕肥"2种分配方式,前者适用于在4月上、中旬莲藕移栽之前施基肥的藕田,后者适用于在莲藕抽出2~3片立叶后才施第一次肥的藕田。

关键词: 莲藕 氮肥 合理用量 合理运筹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移动互联网时代农业科普期刊出路浅析

科技创业月刊 2013

摘要:结合中国农业科普期刊诞生和发展的历史时期特点,分析了其在21世纪社会迈入信息时代在电子新媒体竞争下面临发展窘境的原因,提出了应对时代新挑战的出路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普期刊 全媒体时代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川山地猪(恩施黑猪)资源之开发利用

中国猪业 2013

摘要:为开发利用地方黑猪,在恩施黑猪的基础上进行黑猪配套系选育研究。初步试验结果显示,培育的黑猪母本初产活仔数达10.89头/窝,生长肥育期平均日增重为541.02 g,肌内脂肪含量为3.15%,还有待进一步选育改进。黑猪开发必须立足高端,适度规模,注重优质与品牌经营,创新传统养殖与经营模式。

关键词: 概念养猪 恩施黑猪 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指纹图谱在棉花杂交种C111纯度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棉花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8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核心引物构建了棉花杂交种C111F1的电泳指纹图谱,在花铃期考察株型、主茎茸毛和颜色、叶形和叶色、花和铃形等性状,比对田间表型与分子检测结果。结果显示:SSR引物检测认定的杂株和大田检测认定的杂株之间没有对应关系,田间表型鉴定纯度高于分子标记检测纯度。本试验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分子检测棉花杂交种纯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 棉花 SSR标记 C111 指纹图谱 纯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EST序列中微卫星标记的特征分析及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从NCBI数据库中获得47 913条茶树(Camellia sinensis)EST序列,通过Cd-hit-est除去冗余序列后得到26 185条非冗余序列,利用Misa软件分析后共发现8 244个微卫星标记分布于6 283条EST序列中,平均相隔1.52 kb出现1个SSR,EST-SSR序列出现频率为23.99%。其中,单、二和三核苷酸重复为主导类型,占EST-SSR总数的97.83%。A/T、AG/CT和AAG/CTT作为单、二和三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元,分别占所属类型的92.99%、85.11%和26.99%。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了76对引物进行多态性检测,发现其中59对引物可以扩增出明显的条带,34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高达57.63%,表明茶树EST-SSR中的多态性位点比较丰富,比较适合进行大规模的EST-SSR多态性标记的筛选。

关键词: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EST-SSR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萝卜黑斑病苗期室内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选育萝卜(Raphanus sativus)抗黑斑病新品种和种质创新,采用4个接种浓度、3个不同苗龄、3个不同采样地点的萝卜黑斑病菌株,研究了春白、秋白、耐热红皮、耐热白皮4种类型的萝卜品种的黑斑病发病条件,建立了萝卜黑斑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结果表明,选择浓度为1.0×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于萝卜5~6叶期幼苗,保湿24~48 h,10 d后调查病情,可评价萝卜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

关键词: 萝卜(Raphanus sativus) 黑斑病 苗期抗病性 鉴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对茶园NPV的检测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合成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cobNPV)的地高辛标记DNA探针,采用斑点杂交检测茶园几种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果表明,以含EcobNPV克隆片段的大肠杆菌菌液为样品时,斑点杂交检测灵敏度为80 CFU/μL。以感染病毒致死的茶尺蠖幼虫为试材,提取病毒基因组DNA,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均得到强的杂交信号。斑点杂交检测可有效区分茶园中几种核型多角体病毒,表明地高辛标记DNA探针的特异性好。

关键词: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cobNPV) 地高辛标记DNA探针 斑点杂交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