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瑞香狼毒对农牧交错带草原土壤特性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是我国主要毒草之一。为了明确瑞香狼毒对草地土壤性状的影响,在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原,于瑞香狼毒生长季(5-9月)连续取样分析了其发生区及邻近未发生区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发生区,表层土壤(0~10cm)含水量在干旱季节(5-6月)显著高于未发生区,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未见明显变化。发生区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pH值与未发生区亦无显著差异,而5-9月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未发生区。发生区7月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显著高于未发生区。整个生长季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区;过氧化氢酶活性5-6月显著高于未发生区,7-9月则与未发生区无显著差异;过氧化物酶活性5-6月亦显著高于未发生区,7-9月却显著低于未发生区。瑞香狼毒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生物学活性。瑞香狼毒滋生蔓延不是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而是草地退化导致的结果。

关键词: 有毒植物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密度二氧化碳处理对鲜切苦瓜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比较高密度二氧化碳处理、次氯酸钠处理和漂烫处理对鲜切苦瓜品质的影响。随着高密度二氧化碳处理压力提高,鲜切苦瓜中菌落总数显著降低,在6 MPa处理后,其菌落总数降低5.8 Log(CFU/g),显著高于次氯酸钠处理;同时,高密度二氧化碳处理(6 MPa)对鲜切苦瓜的细胞结构影响最小,并降低其苦味。但是,高密度二氧化碳处理后,鲜切苦瓜中抗坏血酸损失率为85%,叶绿素含量损失率为70%。因此,高密度二氧化碳处理(6 MPa)可有效减少鲜切苦瓜中微生物数量,降低其苦味。

关键词: 高密度二氧化碳 压力 鲜切苦瓜 微观形态 苦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聚糖涂膜保鲜心里美萝卜的研究

食品界 2016

摘要:鲜切果蔬又称最少加工处理果蔬,是指新鲜果蔬原料过挑选、清洗、去皮、切分、保鲜、包装等处理,并使产品保持新鲜状态的制品,由于鲜切果蔬具有新鲜、营养、安全、方便等优点,因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心里美萝卜,素有"西瓜肉萝卜"之美称,为我国著名的水果萝卜品种.其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鲜红色;根皮绿色、白色、粉红色或紫色,品质

关键词: 壳聚糖涂膜 鲜切果蔬 肉质根 可食性膜 营养成分 保鲜技术 脆度 天然红色素 最后一天 变化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和乙烯利处理对茄子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1-MCP和乙烯利对茄子贮藏品质的影响,将茄子分别用1 mg/L 1-MCP、0.2%乙烯利处理,结果表明,1 mg/L 1-MCP处理能够有效减缓茄子萼片的褐变度,延缓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乙烯释放量的上升,抑制硬度、花青素、可溶性蛋白、总酚含量的下降,而0.2%乙烯利处理表现出相反的效果。

关键词: 茄子 1-MCP 乙烯利 花青素 可溶性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_2O_2和GA_3联合处理打破茄子种子休眠的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寻找适于处理茄子种子休眠操作方法简便、处理时间短、处理条件容易控制、成本低廉、效果明显和生产上实用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和赤霉素(GA3)联合处理具有休眠特性的长茄6号种子。结果表明:1.2%H2O2溶液浸种5min后,采用1000mg/L赤霉素溶液常温浸种3h,发芽势为91%,发芽率为93%,可以完全打破茄子种子的休眠,且未见药害发生,可以应用于茄子育苗生产。

关键词: H2O2 赤霉素 茄子种子 休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贫困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探讨—宁夏自治区隆德县村级集体经济调研

中国农业信息 2016

摘要: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特别是促进贫困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加快农民脱贫增收、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及维持社会稳定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宁夏西海固地区国家级贫困县—隆德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调研的13个乡镇20个行政村绝大部分为"空壳村",基本没有集体经济积累。该文在分析隆德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村级集体经济 现状及问题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北地区地膜残留及典型覆膜作物残膜系数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华北地区残膜污染现状及当年地膜残留系数,2008-2011年采用问卷调查及样方检测方法对华北地区主要作物的地膜残留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在此基础上2011-2014年通过定点试验监测方法研究典型覆膜作物(花生、棉花)的地膜残留系数。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土壤耕层地膜残留强度分布范围为0.2~82.2 kg/hm2,其平均值为26.8 kg/hm2。区域内不同作物和不同省份间地膜残留强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花生和棉花地膜残留强度较高,分别为32.0和31.8 kg/hm2;华北地区所有省份中,河北省农田地膜残留强度最高,为36.8 kg/hm2。2011年,华北地区农田地膜残留总量为14.8万t,其中地膜残留总量居前3位的作物是蔬菜(5.5万t)、棉花(3.9万t)、花生(3.0万t),占残膜总量的83.8%。3 a的地膜残留系数定点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和棉花的地膜残留系数分别为9.7%和14.3%,如果一直沿用目前的地膜使用模式,预计到2021年,花生地和棉田的地膜残留强度将会达到69.1和70.4 kg/hm2,超过国家农田残膜限值标准,成为残膜污染区域。研究可为华北地区残膜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膜 土壤 作物 华北地区 地膜残留系数

典型大陆季风气候葡萄设施栽培理念与策略分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6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大陆季风性气候特点,提出设施栽培应成为我国葡萄果品质量提升的重要应对策略之一。分析了我国典型大陆季风性气候特点、对葡萄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主要设施类型、特点以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科学的设施结构和规范的区域配套栽培技术,可为全面提升我国葡萄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供强力保障。

关键词: 大陆季风气候 葡萄 应对策略 设施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多酚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在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2头健康、自然发情的纯种‘长白’后备母猪,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茶多酚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配种第3d起至断奶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茶多酚组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100mg/kg茶多酚的日粮.【结果】茶多酚组母猪窝产仔数较对照组多1.46头,窝产活仔数比对照组多1.76头(P<0.05),21日龄断奶仔猪数比对照组多1.1头,个体质量和窝质量无显著差异.母猪断奶7d和21d内发情率,茶多酚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4.68%和7.14%;断奶10d内发情间隔,茶多酚组比对照组缩短1.45d(P<0.05).妊娠90d时,茶多酚组血清T-AOC、CAT和SOD含量依次增加22.73%、25.32%和12.11%(P<0.05),MDA降低28.68%(P<0.05);产后10d,茶多酚组血清T-AOC和CAT含量增加11.14%和17.80%(P<0.05),MDA降低12.38%,其余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后备母猪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可通过改善母猪抗氧化性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关键词: 茶多酚 后备母猪 繁殖性能 抗氧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挂帘式生物滤池的填料筛选及硝化效率优化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循环水养殖在水产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水质净化是其核心技术。该文模拟循环水养殖系统,对3种滤布填料(碳纤维、涤纶无纺布、工业滤纸)构成的挂帘式生物滤池进行研究,通过比较3者的氨氮处理效果来筛选最佳滤布填料,并探究最适滤布填料在不同工况条件(流速、温度、初始氨氮浓度)下的最优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碳纤维生物滤池挂膜速度快,生物量多且稳定,对氨氮和亚硝态氮有更好的去除效果;在30℃条件下,初始氨氮为10 mg/L,经过6 h反应,氨氮去除率可达97%;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流速,会提高其氨氮的去除效率;初始氨氮浓度为15 mg/L时,氨氮平均去除速率达到0.5 mg/(L·h)。以上研究结果为挂帘式生物滤池在循环水养殖水质净化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挂帘式生物滤池 氨氮去除率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