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利用CR-RT-PCR技术克隆大葱线粒体cob基因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大葱花蕾为材料,对环化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CR-RT-PCR)技术在RNA反应时间和试剂添加上进行了优化,并用优化后的技术对大葱线粒体cob基因的全长进行了扩增。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优环化反应条件为:RNA首先65℃反应5 min,加入反应试剂后15℃反应2 h,最后70℃反应10 min使酶失活,反应体系中不必添加催化剂PEG6000。实验结果表明,cob基因全长为1 522 bp,无poly(A)尾,包含完整的N端和C端,共编码397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大葱cob基因与同属的洋葱同源性最高,且与其他单子叶植物聚为一类。研究表明此技术获得的线粒体cob基因信息完整,可进行后续功能研究。

关键词: 线粒体 CR-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对其不同虫态气味的行为反应

应用昆虫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 Yang et Zhang雌成虫对不同虫态的行为趋性及起作用的活性物质,为开发高效引诱剂诱杀成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基础。【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未交配或已交配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对2龄幼虫、4龄幼虫、蛹和卵块挥发物的趋性,应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仪对有引诱活性虫态挥发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然后进一步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不同化学成分及比例对雌虫的引诱活性。【结果】结果表明,未交配或者已交配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明显嗜好4龄幼虫,而对2龄幼虫、蛹和卵块无明显趋性。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体表挥发物主要成分是二丙基二硫醚和2,2-二甲基-1,3-噻烷等二硫化物,前者含量是后者的10倍。50 mg二丙基二硫醚单体对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具有明显吸引作用,50 mg和5 mg 2,2-二甲基-1,3-噻烷单体对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具有一定吸引作用;二丙基二硫醚与2,2-二甲基-1,3-噻烷以1︰1(50 mg︰50 mg)和10︰1(50 mg︰5 mg)混合物对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具有明显吸引作用;而将二丙基二硫醚和2,2-二甲基-1,3-噻烷以10︰1(50 mg︰5 mg)混合后与50 mg二丙基二硫醚单体比较,前者对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的吸引作用更明显。【结论】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明显嗜好4龄幼虫,其体表挥发物二丙基二硫醚等二硫化物对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具有吸引作用,2,2-二甲基-1,3-噻烷对二丙基二硫醚单体吸引韭菜迟眼蕈蚊交配雌成虫具有增效作用。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Y-型嗅觉仪 行为反应 挥发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不同污染梯度树木吸滞重金属及硫能力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天津市主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和硫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研究区域内重金属污染程度为:昆仑桥(市区)>水上公园(近郊公园区)>蓟县(远郊园林区)>杨柳青庄园(远郊风景区),随着市中心到远郊污染程度降低,不同区域各树种叶片吸滞重金属程度也随之降低,4个区域树木叶片吸滞污染元素排序大致均为:S>As>Pb>Cu>Cr>Cd;在昆仑桥柳树对各元素的吸滞能力均比较强,槐树吸滞As和Cr能力较强,杨树吸滞Pb和Cr能力较强,白蜡吸滞Cu和As能力较强;水上公园桧柏吸滞Cd和Cr能力较强,龙柏吸滞Cd和As能力较强,白蜡对Pb和Cu吸滞能力较强,柳树对S吸滞能力较强,雪松对各种元素的吸滞能力较强,杨树吸滞各元素能力相对较弱;杨柳青庄园桧柏吸滞Cr能力较强,雪松和龙柏吸滞Pb能力较强,杨树对Cd和Cu吸滞能力较强,杜仲对As和S吸滞能力较强;蓟县雪松吸滞Cr的能力较强,杨树吸滞Cd,S和Cu的能力较强,柳树对各元素的吸滞能力均较强,龙柏对各元素吸滞能力均相对较弱。

关键词: 污染梯度 植物叶片 重金属 吸滞能力 天津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乙烯和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采后胡萝卜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胡萝卜为试材,采用乙烯及乙烯受体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处理,通过对贮藏60d后胡萝卜的品质劣变率(长须根率、腐烂指数、出薹率)、外观指数、可溶性糖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了1-MCP对胡萝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结合手洗贮藏可抑制胡萝卜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变率、抑制可溶性糖含量的损失、保持较高的外观指数及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手洗后贮藏则可有效改善胡萝卜贮藏期间的表皮褐变问题。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乙烯 采后 贮藏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城市近郊区县新型农民培训需求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摘要:新型农民培训是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首先介绍了新型农民培训需求的问卷调研情况;其次从农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加入合作组织、人均农业收入和人均收入方面系统分析了农户结构;最后获取了大兴区新型农民的培训需求,主要是以病虫害防治、品种与肥料、田间栽培技术为代表的农业技术培训为主,健康养生和创业知识培训为辅。该研究成果为农民培训需求分析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具有实际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培训需求 问卷调查 农业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明远断病手迹(六十九) 鉴定菊花猝倒病

农业工程技术 2016

摘要:打开微信,看到几张图片(图1、图2),是一个研究菊花栽培的朋友从河南给我发来过来的,问:"这是菊花猝倒病吗?用什么药物防治比较好?"因为我是搞蔬菜病虫害的,他这一问还真把我问住了。说实在的蔬菜猝倒病我见过,但是菊花是靠扦插来繁殖,跟大多数蔬菜靠播种来繁殖很不一样。我真的不知道菊花猝倒病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他这一问,我便意识到一个学习的机会来了。于是我就向他提出能不能给我寄一些病秧打过来鉴定一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结合MAP处理对豇豆保鲜效果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为试材,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自发气调包装(MAP,CO2高渗透膜)处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15℃下贮藏,1-MCP结合CO2高渗透膜MAP处理和CO2高渗透膜MAP处理,对豇豆失重率变化无显著影响,但均可有效抑制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增加,延缓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升高,延缓了活性氧自由基的损伤和酶促褐变反应对豇豆品质的影响。其中,1-MCP结合MAP处理对豇豆保鲜效果较佳。

关键词: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1-甲基环丙烯(1-MCP) 自发气调包装(MAP) CO2高渗透膜 过氧化物酶(PO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格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新型农技推广服务的探讨

基层农技推广 2016

摘要:网格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创新模式,通过合理划分网格,实施部件管理和流程再造,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文章从网格化管理的概念与特征入手,分析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北京市农技推广服务的影响因素及可行性,并提出了农技推广服务网格化管理的构想及建议。

关键词: 网格化管理 农技推广 可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燥温度对紫苏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干燥温度对紫苏中挥发性物质组成和风味的影响。电子鼻分析显示:55℃干燥获得产品的风味与新鲜紫苏冻干后的风味非常相似,与其他温度干燥获得产品风味有一定区别。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显示:新鲜紫苏冻干后总共检出2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紫苏酮含量最高为173μg/g,根据生理代谢途径特征可以判定该紫苏为PK(perillaketone)型。干燥温度对紫苏中挥发性物质组成有不同影响,其中55℃干燥样品保留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典型的挥发性物质如紫苏酮、芳樟醇、香芹酮等均有检出,较好保留了紫苏的风味。因此,55℃是紫苏较适宜的干燥温度。

关键词: 紫苏 挥发性物质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法 紫苏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LUCC的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人为干扰动态变化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干扰所造成的影响和变化正日益增强,正确估计人为干扰对现在和未来环境变化影响的程度以及叠加在自然变化上的幅度具有重大意义。选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突出、人地关系矛盾剧烈的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5和2013年2期SPOT 5遥感影像数据,借助人为干扰度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从结构变化、类型变化、空间变化和人为干扰度4个角度,探讨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人为干扰时空动态分异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3年间,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景观以林地-耕地-园地格局为主导,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加快,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强度增加。(2)农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整理、经济发展、建设占用以及生态恢复工程是流域内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旱地、园地、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减少,菜地、草地、疏林地、建设用地和滩地增加,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呈退化趋势;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主要转为园地、林地和草地,生态恢复工程略显成效。(3)半干扰是流域内主导的干扰景观类型,全干扰和半干扰型景观面积增加,无干扰型景观面积减少,流域内景观的人为干扰强度呈现由深山区向浅山区逐渐增强的空间分异特征,交通道路沿线及人类活动活跃地区是人为干扰强度增加最显著的地区。

关键词: 人为干扰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 时空格局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