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桑树远缘杂交选育材料的叶质饲蚕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考察远缘杂交选育材料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的桑叶饲蚕成绩。[方法]采用桑叶饲蚕鉴定法分析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饲蚕的大蚕期发病率、饲蚕产量和质量。[结果]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的4龄起蚕结茧率分别为98.99%、97.96%和97.94%;全茧量分别为2.25、2.17和2.10 g;茧层率分别为23.11%、23.96%和23.81%。万蚕收茧量分别为22.07、20.12和20.96 kg;万蚕茧层量分别为5.59、5.10和5.27 kg;壮蚕100 kg叶产茧量分别为6.32、5.75和6.10 kg。[结论]桑树远缘杂交选育材料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表现出比对照湖桑32号更优的茧质成绩和更高的产茧量,是优异的桑树品种选育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种质P13的抗条锈性鉴定及抗病机制研究
《南方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小麦新种质P13对条锈病的抗病性及其抗性机制,为P13种质的进一步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铭贤169为感病对照,用6个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3、CYR29、CYR31、CYR32、CYR33和Hybrid46-8)对P13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鉴定;采用自然诱发法鉴定P13的田间抗条锈性;以P13和铭贤169为材料,采用常规的夏孢子悬浮液涂抹法接种条锈菌CYR29,以不接种为对照,然后测定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结果】苗期P13对CYR32表现为免疫,对CYR29、CYR33和Hybrid46-8表现为近免疫,对CYR23表现为高抗,对CYR31表现为感病。P13在拔节期、孕穗期和乳熟期均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P13接种条锈病菌CYR29后,其叶片内POD、PAL、PPO、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均高于未接种植株和感病对照铭贤169。【结论】P13对贵州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其在贵州小麦生产及抗病育种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散囊菌MAPKs超家族的鉴定及分析
《菌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赤散囊菌Eurotium rubrum全基因组序列为对象,利用HMMER软件构建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s,HMM)结合BLAST的方法鉴定了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超家族。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对鉴定蛋白进行分析,并利用MEME软件进行了保守性基序的预测及活性位点注释。分析结果表明,赤散囊菌基因组包含了4个MAPK蛋白,分别属于Hog1-type、Mpk C-type、Slt2-type和Fus3/Kss1-type类型;3个MAPK kinase(MAPKK)蛋白,分别属于MKK1-type、Pbs2-type和Ste7-type类型;3个MAPK kinase kinase(MAPKKK)蛋白,分别属于BCK1-type、Ste11-type和Ssk22-type类型。保守性基序分析及注释结果表明,MAPKs超家族蛋白都包含了蛋白激酶活性位点"-D[L/I/V]K-"以及保守性的ATP-binding标签序列。MAPK与MAPKK蛋白分别包含了"-Tx Y-"和"-SD[I/V]WS-"磷酸化位点,且MAPK蛋白还包含一个保守性的common docking基序(CD motif),而MAPKKK蛋白则包含了一个功能不明的保守性基序,其一致性序列为"-GTPYWMAPEV-"。研究结果为揭示MAPKs信号途径在赤散囊菌中参与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赤散囊菌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MAPK激酶(MAPKK) MAPK激酶激酶(MAPKKK)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10个油菜主推品种油脂品质及农艺、经济性状比较分析
《种子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搜集了贵州10个主要推广的油菜品种,通过大区互比、统一栽培管理,利用红外光谱仪对10个油菜品种的脂肪酸组成及农艺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品种产量在2 274.3~3 157.2kg/hm2之间,平均达到了2 756.1kg/hm2,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5.89%~6.55%之间,油酸含量在55.77%~72.77%之间,亚油酸含量在11.86%~20.06%之间,亚麻酸含量在10.07%~11.62%之间,芥酸含量在0.1%~2.31%之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暗腹雪鸡肌肉营养成分测定分析
《畜牧与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比较了新疆暗腹雪鸡和海兰褐蛋鸡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及氨基酸、脂肪酸的差异,以期为科学认识新疆暗腹雪鸡肌肉的营养特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暗腹雪鸡肌肉水分、粗灰分极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P<0.01),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海兰褐蛋鸡(P<0.01);脂肪酸方面,暗腹雪鸡脂肪酸种类比海兰褐蛋鸡多2个,即肉豆蔻酸和亚麻酸,暗腹雪鸡的亚油酸极显著低于海兰褐蛋鸡(P<0.01),棕榈酸含量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P<0.05);暗腹雪鸡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P<0.05),而不饱和脂肪酸显著低于海兰褐蛋鸡(P<0.05);氨基酸方面,暗腹雪鸡的胱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海兰褐蛋鸡(P<0.05),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极显著低于海兰褐蛋鸡(P<0.01),两者的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暗腹雪鸡肌肉营养特点主要表现为低脂、高矿物质和脂肪酸种类较多,但暗腹雪鸡氨基酸含量有低于海兰褐蛋鸡的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模式对贵州冬作马铃薯抗旱防寒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中薯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冬作早熟马铃薯抗旱防寒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能显著提高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特别是双膜覆盖栽培可比未覆膜对照增温3~5℃,土壤湿度提高5~9百分点。不同栽培模式出苗时间差异较大,覆膜栽培能提早出苗,且出苗整齐度比较一致。其中,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出苗最早,较对照提早了11 d,比黑膜覆盖栽培提早了5 d;植株长势也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且收获时间提早了11~17 d,生育期缩短了6~9 d。另外,双膜覆盖栽培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比未覆膜对照增产和增效23.9%和42.5%;黑膜覆盖栽培次之,分别比对照增产和增效18.4%和40.4%,但二者之间经济增效并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起垄后采用黑膜覆盖避开晚霜时间播种,栽培简单省力,能有效累积地温、防寒保湿,促进马铃薯提早出苗,有效延长早熟马铃薯的生长期,使早熟马铃薯能在早稻播种前充分、快速地生长,增产增效明显,可作为冬作早熟马铃薯抗旱防寒高效栽培的有效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MR对早期断奶羔羊采食量、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适宜早期断奶羔羊的全混合日粮(TMR),提高早期断奶羔羊的生产性能,试验选取24只体质量相近的健康羔羊,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公母各半,混群饲养),每重复1只。测定6种TMR不同的精粗比和营养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的采食量、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断奶羔羊的干物质采食量(DMI)随着精粗比和营养水平的降低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Ⅱ组达到最大,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采食时间随精粗比或营养水平的降低而减少,采食频次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平均每次采食时间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显著性各有不同;公羊和母羊的毛生长率均随精粗比和营养水平的降低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公羊毛生长率有高于母羊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公羊体况指数随精粗比和营养水平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母羊体况指数则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公羊和母羊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公羊和母羊的平均日增质量(ADG)均随精粗比或营养水平的降低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显著性各有不同,各组公羊的ADG明显大于母羊;组别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对体况指数(BCI)和毛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ADG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早期断奶羔羊公羊的生产性能大于母羊,Ⅱ组TMR的精粗比和营养水平适宜早期断奶羔羊阶段。
关键词: 全混合日粮 早期断奶羔羊 干物质采食量 采食行为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