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寒优质李新品种——牡红甜李
《中国果树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牡红甜李是1982年以巴彦大红袍为母本,七月红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李新品种。经多年观察及区域试验和生产试栽,该品种具有抗寒、优质等特点,1996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目前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地推广栽植近30万株。
关键词: 李,品种,牡红甜李,抗寒性


棚室蔬菜环境条件综合管理
《北方园艺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棚室蔬菜环境条件综合管理毕宏文棚、室是我国北方地区秋、冬、春季生产蔬菜的主要场所。棚、室内各种环境条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环境条件管理得当,就能使蔬菜生产高产、高效、低投入。因此加强环境条件的综合调控,是保证作物生长发育,充分发挥棚、室作用的必要手段...


小偃麦的选育及其形成途径的研究
《植物研究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对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intermedium)杂交衍生的八倍体小偃麦,硬粒小麦(Triticumdurum)与中间偃麦草杂交衍生的六倍体小偃麦的形成过程进行系统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并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技术研究了小偃麦的染色体构成。结果表明:小偃麦的形成是由杂种F1产生非减数的雌配子,经亲本小麦回交产生回交一代(BC1F1)。BC1F1在AABBDD或AABB中枢染色体组的缓冲下,连续自交经人工选择、鉴定而形成稳定的小偃麦。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非减数配子;小偃麦


哈尔滨小黑豆在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中的利用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育种工作者对哈尔滨小黑豆的抗性利用情况及所取得的显著效果,为更好地利用黑龙江省这唯一的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小种抗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参13.


春大豆百粒重与气象条件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大豆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百粒重受鼓粒后气象条件的影响,由此引起的产量波动约占大豆总产量的3.1%。百粒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粒重的增长速度和鼓粒时间的长短。粒重的增长速度,前期受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及降雨量影响较大,而后期受日较差及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大;鼓粒持续时间主要受鼓粒后的温度条件影响。各气象要素综合作用决定了大豆百粒重的大小。
关键词: 春大豆;百粒重;气象条件


发挥地产优势开发黑加仑
《北方园艺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黑加仑(俗称黑豆果)在黑龙江省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经过前些年黑加仑热,由大发展到萎缩,再经过自发的调整,几次反复。目前,在黑龙江省适宜种植区已有东山再起之势,并步入稳步发展阶段。因为黑龙江省地处寒带,有适合黑加仑生长的低温、肥沃的土壤及昼夜温差大等...


大豆新品种绥农12号
《作物品种资源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新品种绥农12号1选育经过1984年以早熟品种黑河4号为母本,与父本晚熟品种铁7604进行有性杂交。获得的杂交种子于1985年种成F1,又以其F1为父本、本所内一个新品系绥83-432为母本进行三交。三交获得的F0种子用60Co1.2万伦琴辐射处...


应用威农防除移栽稻田扁秆藨草施药技术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于1994~1996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威农防除移栽稻田扁秆草施药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威农对株高1~7cm的多年生扁秆草有强烈的杀伤和抑制作用。水稻移栽后1~10d威农第1次施用,剂量有效成分为675~90g/hm2、在此基础上,间隔15~20d再一次施用威农45~675g/hm2,可有效地防除扁秆草,总防效可达90%以上,比威农仅施用1次的防除效果提高13%以上,达到了早期消灭扁秆草的目的,对水稻安全,施药方法简单,以药土法撒施即可。
关键词: 威农,移栽稻田,扁秆藨草,施药技术


克单8号玉米大双直栽培技术
《现代化农业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大双覆栽培是利用晚熟品种采取覆膜种植技术使其正常成熟,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温条件,达到提高产量和增加效益的目的。玉米大双直栽培技术则是在大双覆种植方式基础上改进的节源增效技术。两者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大双直一方面不需覆膜,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用工量,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