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因枪介导bar基因表达盒转化甜玉米初步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甜玉米优良自交系1132幼胚的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采用基因枪介导法将bar基因表达盒(启动子+基因+终止子)导入胚性愈伤组织,经选择培养、胚状体诱导、再生等过程,获得38个株系共101株转基因玉米。对转基因植株的叶片涂抹除草剂basta进行抗性鉴定,其中有8个株系共22株表现抗性;进一步进行PCR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6个株系共15株为阳性。试验结果初步证明bar基因已整合到1132的基因组中,转化效率为3%。转基因表达盒完整性分析表明,bar基因表达盒在受体基因组中的结构是完整的。


初投产茶园氮磷钾配比施用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
《茶叶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水泥池培育方法,进行初期投产茶园氮磷钾肥料配比试验。结果显示,氮磷钾不同配比施用对幼龄茶树生长性状及茶园产量影响很大,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氮磷钾肥不同水平配施或单因素施入对茶树芽叶生化成分影响显著,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氨基酸含量有明显提高;磷钾肥对提高红茶品质有着较大的作用,单施氮肥将使红茶品质变差。最终分析得出初期投产茶园以每年施纯氮150 kg/hm2、磷(P2O5)150 kg/hm2、钾(K2O)75 kg/hm2效果最好,在此施肥水平下,不仅茶叶产量、品质得到提高和改善,同时增强幼龄茶树的树势,为成龄茶园丰产打下基础。


日粮添加荷叶提取物对黄羽肉鸡抗氧化功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选择28日龄岭南黄慢速型黄羽肉鸡120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4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1%和0.2%荷叶提取物,饲养至120日龄出栏,研究日粮添加荷叶提取物对黄羽肉鸡肉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日粮中添加0.1%荷叶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黄羽肉鸡公鸡肌肉pH45 min(P<0.05)及母鸡肉色b*值(P<0.05);显著提高公鸡肌肉总抗氧化能力(P<0.05)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0.01),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对母鸡抗氧化活性也表现出与公鸡一致的作用趋势,提高胸肌总抗氧化能力(P<0.1),显著提高GSH-Px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0.2%荷叶提取物也可以显著提高母鸡肉色b*值(P<0.05),但对本试验中其他肉品质指标及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0.1%荷叶提取物可以增强黄羽肉鸡的抗氧化能力,从而改善肌肉品质。


韭菜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和蒂腐菌的抑制作用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生长速率法、活体接种试验法、自然感病试验法研究了韭菜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和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韭菜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和芒果蒂腐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其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3.6%、5.8%;活体接种试验中,用试液处理,从开始有发病情况出现的第5天,能使芒果在20℃的条件下,其由外接芒果炭疽菌引发的芒果炭疽病发病率为8%~19%,抑菌率为67.7%~88.6%,而对照组的发病率为100%;在芒果自然感病试验中,韭菜提取物处理芒果也能够明显减轻芒果蒂腐病的发病程度。


猪骨和皮脂性状相关ESTs的SNPs筛查与关联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性状的QTL位于多条染色体上,寻找猪骨和皮脂性状的新候选基因,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从NCBI搜索到可能与骨和皮脂性状相关的ESTs 177条,通过cDNA池法测序筛选到其中9条ESTs上有21个SNPs,在长-蓝家系F2代进行关联分析,并用辐射杂交细胞系技术对其中的4条ESTs进行定位。【结果】发现其中6个SNPs与猪的骨和皮脂性状相关。E53不同基因型在后躯骨重上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骨率、前躯骨重和皮脂率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E82不同基因型在中躯骨重、中躯皮脂重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骨率、皮脂率、前躯皮脂重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E36在前躯骨重、后躯皮脂重,E42在中躯皮脂重、后躯皮脂重,E54在中躯骨重,E87在前躯骨重、皮脂率上不同基因型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E36定位在猪10q13处;E53定位在4q21-23处;E54定位在10号染色体SWC19处;E87定位在9p21处。【结论】E53和E82所在的基因有可能作为影响骨和皮脂性状的新候选基因进行而深入研究。


不同施肥方式对文心兰生长及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文心兰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探索文心兰不同营养生长阶段最佳的施肥方式。在幼苗期和成苗期分别设置5种施肥方式及对照进行基质栽培盆栽试验,处理结束后测定植株干物重、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营养生长阶段不同施肥处理的文心兰株高、干物质积累、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生理指标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在幼苗期喷施、淋施低浓度专用肥及淋施中浓度专用肥,文心兰的株高、叶干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指标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宜采用喷施低浓度专用肥(2500倍液)或喷施与淋施低浓度专用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在成苗期淋施中、低浓度专用肥及撒施缓释肥,文心兰的株高、假鳞茎周长、茎叶干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等指标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宜采用淋施中浓度专用肥(500倍液)或淋施低浓度专用肥结合撒施缓释肥的施肥方式。


信息叠加法大田初步筛选镉铅低富集叶菜
《土壤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降低Cd、Pb污染菜地的食物链风险,在Cd、Pb全量及田间管理等不一致的广州市城郊菜地,进行了2个大田小区试验来研究29种常见叶菜的Cd、Pb吸收特征,并通过信息叠加法来筛选Cd、Pb低富集叶菜。结果表明,供试叶菜地上部Cd、Pb含量都没有超过我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Cd在叶菜中的迁移能力较Pb强;叶菜Cd含量呈现科属亲缘特征,莴苣属和番薯属叶菜地上部Cd含量显著高于芸苔属(p<0.05)。同时筛选到3种低Cd叶菜和6种低Pb叶菜,在广州近郊菜地种植,其可食部分Cd、Pb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