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阳猕猴桃引种试验示范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贵州猕猴桃品种结构,提高猕猴桃果品质量,使猕猴桃产业能更好地发展。2000年在贵州省水城县引种试验示范,2003年开始初花初果,2005年进入盛果期。4个试验点在中等肥水条件下,平均产量2006年1 382.3 kg/667m2、2007年1 555 kg/667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9%,口感好,品质佳,丰产稳产。从试验结果看,红阳猕猴桃早实、丰产、优质,适宜在贵州类似地区推广。


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Ⅱ.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撒播油菜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撒播油菜田间密度低于2.5万株/667m2时,较高的施氮水平有利于获得最大的生物群体产量和经济产量,田间密度在1.78万株/667m2左右,施氮量在11.5 kg/667m2的情况下,经济产量为216.8 kg/667m2,物资投入回报为1∶8.2,是最佳收益点。田间密度高于3万株/667m2后,较高与较低的施氮水平都不能获得最佳的生物群体产量和经济产量;随着田间密度的增大油菜单株产量有明显的下降,但密度的改变对油菜的株高、千粒重、含油率影响不大。随着施肥量的加大,油菜的株高、单株有效角、角粒数相应上升,单株产量有所增加,但油菜的千粒重下降,含油率下降明显。


优质水稻新品系大粒香的选育及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质水稻新品系大粒香是采用粳、籼杂交方法育成的,其稻米品质优异、外观靓丽、食味滋润、气味清香、产量较高。用其加工生产的茅贡牌大粒香米自2003年以来连续5次荣获中国十大金奖大米。表明,利用籼粳或粳籼杂交,只要亲本选择恰当,是选育优质稻新品种和优质恢复系的重要途径。


蝉拟青霉多糖反馈抑制的初步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摇瓶中考察了蝉拟青霉发酵菌丝体生长、多糖合成的动态过程,探讨了蝉拟青霉多糖自身反馈抑制作用。在培养144 h后,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1.07 g/L;培养168 h后,蝉拟青霉多糖达到最高浓度3.24 g/L,大致与生物量变化的趋势呈正相关。在摇瓶培养基中添加同源多糖,以浓度梯度实验法考察培养基中的同源多糖浓度对蝉拟青霉菌丝体及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多糖浓度大于0.6 g/L时,蝉拟青霉菌丝体及多糖的产生明显受到抑制,随着培养液中同源多糖浓度的增加,反馈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浓度达到2.2 g/L时,蝉拟青霉菌丝体的生长和多糖的产生完全被抑制。


仁怀引进甘薯品种的茎尖培养研究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嘌呤(6 BA)和不同种类的生长素(NAA、IAA、GA3)作为仁怀引进甘薯品种的茎尖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茎尖先培养在MS+6-BA0.5+IAA 0.1上10~15 d,再转入MS+IBA 0.5+GA30.5上进行二次诱导培养,茎尖诱导成苗的效果最佳,成苗率为52.8%左右;而茎尖先在MS+6-BA 1+IAA 0.1+GA30.5上培养相同时间,再转入MS+IBA 0.5+GA30.5培养,可显著缩短成苗时间。


小菜蛾nAChR靶标敏感性与沙蚕毒素类药物的抗性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抗杀虫双、杀螟丹和溴氰菊酯品系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及与它们对沙蚕毒素类药物的抗性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品系小菜蛾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与125I标记的α-银环蛇毒素的结合率。【结果】抗杀虫双、杀螟丹品系小菜蛾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对沙蚕毒素药物有显著的靶标不敏感性,它们与配体的结合率大约分别是敏感品系的66%和60%,在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对杀虫剂敏感性下降可能是小菜蛾对沙蚕毒素药物产生抗性的一种作用机理。


贵阳市郊区菜地土壤铅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贵阳市城郊菜地土壤铅状况,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基础资料,2005年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贵阳市城郊菜地耕层土壤铅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郊区菜地耕层土壤铅含量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最高值为最低值的5.97倍。菜地耕层土壤铅污染现状总体上不严重,尚处于清洁和基本清洁水平。影响贵阳市郊区菜地耕层土壤铅含量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土壤母质和土壤类型,人为因素主要是冶炼厂、工业垃圾、汽车尾气等带来的点源污染,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