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14条记录
不同温度下~(137)Csγ射线处理水稻种子的诱变效率

核农学报 1990 CSCD

摘要:水稻种子在极低温(-196℃)条件下进行(137)~Csγ射线辐照,然后进行热冲击(65℃)后处理。结果表明,极低温加热冲击处理的辐射防护效应大于极低温处理。在10—50krad剂量范围内,水稻主要性状的突变率,极低温加热冲击组及热冲击组大于常温组,而常温组又大于极低温组;在70—90krad范围内,极低温加热冲击组大于极低温组,其余两组全部死亡。各处理组在最适宜诱变剂量下的突变频率:极低温加热冲击组最高,常温组最低,其余两组居中。

关键词: 水稻 ~(137)Csγ射线 极低温 热冲击 诱变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提纯、粒子性质和血清学

植物病理学报 1990 CSCD

摘要:采用冰冻患病小麦叶片,经0.5M磷酸钾缓冲液pH7.0抽提,1/4体积四氯化碳澄清,6%聚乙二醇,3%NaCl和1%Triton X—100沉淀,二次差速离心(含20%蔗糖垫,0.3%Triton X—100).一次10—50%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最后经一次超速离心浓缩,成功地获得部分提纯制剂。经电镜观察,可见大量线状病毒粒子,很少有杂质。病毒粒子在中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变形。病毒粒子直径13—14nm.长度250—1800nm,其中在300—400nm,550—700nm之间具有二个主要分布峰。经紫外读数,病毒制剂表现为典型的核蛋白吸收特性.其中OD260/OD244为1.19,OD260/OD280为1.29。病毒粒子外壳蛋白有二个组分,分子量分别约为30kd和27kd。在免疫电镜实验中,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和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抗血清不仅均能显著而有效地捕获汁液中的WSSMV粒子,而且还可在粒子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抗血清外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叶枯病对杂交水稻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1990 CSCD

摘要:本文探讨了水稻白叶枯病对杂交水稻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孕穗—抽穗期接种,单株实粒数、空壳率、千粒重、单株粒重等4个性状与感病度相关密切,但受害程度因组合而不同。南优2号等组合感病度与单株实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空壳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威优6号、汕优6号等组合,因感病度低,各性状均不受明显影响。根据通径系数的分析,感病度对各组合单株粒重的直接影响力较低,而通过单穗实粒数、千粒重的间接影响力则较高。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白叶枯病 经济性状 感病度

印度瓜野螟种群的增长力及其密度制约

动物学研究 1989 CSCD

摘要:在养虫室内群体饲养条件下,对印度瓜野螟种群动态的测定结果表明:第二代和第三代的种群内禀增长力(rm)分别为0.0792和0.0487,它们的累计产卵率随时间而表现出逻辑斯蒂曲线变化。在相同的生活和取食空间内,幼虫的发育速率和存活率随种群密度的增长而下降;每对成虫的每天产卵量随成虫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单对成虫密度下的产卵率比17对成虫密度下的产卵率高达18倍左右。

关键词: 印度瓜野螟 生命表 内禀增长力 密度制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加速黄酒陈化效果的研究

核农学报 1989 CSCD

摘要:用适宜剂量辐照黄酒,经半年贮藏,达到陈化一年半的效果。辐照可使黄酒增香、味醇厚、爽口、鲜美。辐照酒的化学指标符合轻工部标准,色、香、味、格保持黄酒特有风味。辐照酒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量有明显增加。卫生安全性试验表明,对健康无害,符合国家标准。辐照酒中H_2O_2含量无明显增加,未发现长寿命自由基,小白鼠急性LD_(50)>10g/kg体重,属实际无毒,微核实验为阴性。辐照陈化黄酒方法简便,成本低,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有希望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黄酒 辐照 陈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不同小种的抗谱测定

植物病理学报 1989 CSCD

摘要:7群16个小种的20个稻瘟病菌株,对261份主要水稻栽培品种和新品系以及部份抗原进行了抗谱测定,结果如下: 对籼、粳稻品种致病性均强的小种有中A_1.中B_1.中B_3、和中B_13.次之为中B_15、中C_13、中F_1和中G_1.中C_1和中E_1小种对籼型致病性较弱,但对粳型则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30个菌株在我国7个鉴别品种上的致病性测定结果.保持与原小种相一致的有14个菌株,占46.7%,群同种异的有4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类赤霉病菌在水稻上存活的进一步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1989 CSCD

摘要:本文报道浙江省北部的麦-早稻-晚稻的三熟制地区,麦类赤霉病菌在麦收后能侵染早、晚稻的穗部和稻株基部叶鞘。经取样测定,8块田的平均穗感染率20.63%,谷粒感染率为5.51%,稻株基部感染率为19.38%。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翌年早春稻桩产生的玉米赤霉子囊壳,是在晚稻生长后期已被该菌侵染所致。除外,在水稻上还分离到弯角镰孢、同色镰孢和单阳镰孢。本试验采用小麦粒、琼脂培养基作为诱发镰孢属菌株产生分生孢子和禾谷镰孢的有性世代子囊壳,在菌株鉴定中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发生贪青的原因和防止途径探讨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CSCD

摘要:叶色明显恋青、千粒重下降、空秕谷增加是贪青水稻的三个基本特征。影响水稻贪青的因素主要有三点;群体水平、叶片含氮率和灌浆期间的日辐射量大小。水稻贪青多数在群体过大、叶氮偏高的情况下发生。日辐射量较小时贪青加重。发生贪青的机理在于抽穗后光合产物在营养器官中滞留和植株呼吸消耗量明显增大,由此而引起穗部营养物质的严重贫缺,而发生贪青。 以群体指数-实粒数曲线的转折点作为高产稻与贪青稻的界限,以曲线转折时的群体指数作为开始发生含青的指标,可用于栽培实践,并就防止贪青的途径作了探讨。

关键词: 贪青 最大功能叶 滞留 群体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牛体内两种新的锡叶吸虫

畜牧兽医学报 1989 CSCD

摘要:1981~1983年在浙江水牛瘤胃内发现了两种新的锡叶吸虫(Ceylonocotyle)。(1)钱江锡叶吸虫(Ceylonocotyle qianjiangense se.nov.):发现于钱塘江沿岸的富阳、萧山、余姚和鄞县等地,其主要特征为两枚睾丸小而呈圆形,边缘光滑而无缺刻,前后排列并有相当间距;劳氏管和排泄管不交叉;肠支长而无扭曲;根据这些特点可与短肠锡叶吸虫(C.br-vicaeca Waug,1966)、弯肠锡叶吸虫(C.sinuccoelium Waug,1959)和侧肠锡叶吸虫(C.scolicoelium Fischoeder,1901)等相区别。(2)台州锡叶吸虫(Ceylonocotyle taizho-uense sp·nov):发现于黄岩县,其主要特征是虫体椭圆形,宽而短,体宽与体长比为1:1.87,食道甚短,肠管粗而直,肠支分叉处很细而呈肩状,可与其他锡叶吸虫相区别。

关键词: 钱江锡叶吸虫 C.Z.q.C.(中国.浙江.钱江.锡叶) 台州 锡叶 吸虫 C.Z.T.C.(中国.浙江.台州.锡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宽皮柑桔聚乙烯薄膜单果包装常温贮藏的研究

园艺学报 1989 CSCD

摘要:试验比较了薄膜单果包装与多种液体保鲜膜剂涂(浸)果处理,在常温条件下的贮藏效应。结果表明,薄膜单果包装应用于温州蜜柑(Gitrus unshiuMarc.)和椪柑( C. reticulata Blanco)的常温贮藏,降耗保鲜效果均优于供试的液体保鲜膜剂。薄膜单果包装在适当“吹风发汗”预处理、采用合适的薄膜、松散封口、并控制适当贮藏期的条件下,其效果与前人应用于甜橙(C.sinensis Osbeck)、葡萄柚( C. paradisi Macf.)、柠檬( C.limon Burm.f.)等相一致,有实际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