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浅析水稻施硅钙肥增产试验效果

北方水稻 2011

摘要:2010年应用正宝牌硅钙肥在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示范田进行为期2 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肥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增强水稻抗逆性,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增加效益。一次施用可保持2 a,肥效持久。施肥量以25 kg/667 m2增产效果最显著,较CK增产81.5 kg/667 m2,增产率13.8%。

关键词: 水稻 正宝牌硅钙肥 施用量 肥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农业循环经济4R原则,从经济社会产出、资源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4个方面,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系数法,对1990~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0~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经历了停滞、缓慢提升、快速发展3个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趋势不断增强。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障碍影响程度依次为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后,据评价结果提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优化调控对策。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熵权系数法 综合评价 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不育系吉2055A特征特性与应用潜力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吉2055A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新选育的优良高粱不育系。该不育系生育期112 d,株高70 cm,不育率100%,不育性稳定,柱头生命力强,自交不结实;抗旱和抗倒伏能力强,抗叶斑病和黑穗病;一般产量可达3000~4000 kg/hm2,制种产量一般为4000~5000 kg/hm2;配合力高,已育成国家及省级审定品种6个,还有8个新组合正处于区域试验阶段,所配杂交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对我国春播早熟区的高粱育种和生产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高粱 不育系 吉2055A 特征特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的创建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创建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为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的杂交、回交、自交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对黄早四进行了抗丝黑穗病的成功转育,并对其近等基因系进行研究,观察回交转育成的近等基因系的抗感变异及配合力变化特点。[结果]对照黄早四发病率46%,入选的25个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发病率均小于10%,入选率为92.6%;多数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与对照黄早四之间的配合力差异不显著,而M135、M140等几个自交系所配制的杂交种产量突出,超过对照郑单958,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力。[结论]试验所得抗玉米丝黒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的表型和配合力都已经非常接近黄早四,而其抗玉米丝黑穗病能力大大提高,从而解决了黄早四不抗玉米丝黑穗病的难题。

关键词: 黄早四 玉米丝黑穗病 近等基因系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3-2008年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2011 CSCD

摘要:农业部科技司1997年发出了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的通知,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作为农口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一使用方法。应用这一方法,测得吉林省2003~2008年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年平均值已达到53.36%。通过分析可知,吉林省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物质费用的投入和科技的进步,但物耗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占首位,科技进步居第二位。

关键词: 吉林省 农业科技进步 测算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保存萨福克种公羊鲜精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肉用种公羊鲜精低温(2~5℃)保存,是根据精子的代谢活动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当降至10℃以下时基本受到抑制的特点,延长鲜精的利用时间。2009年8月16日与22日,分2次在吉林省长岭县14号种羊场,对6头萨福克纯种肉用种公羊采精后作低温保存技术处理,用处理后的鲜精进行24、48 h活力评定,按五级评分法,活力均达4~5分。选择90只东北细毛羊2岁母羊经同期发情处理后进行人工授精,受精率达60.61%~63.63%。

关键词: 萨福克种公羊 精液 低温保存 人工授精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1

摘要:吉林省是我国马铃薯主产省区之一,近年来hm2产量为2459.85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82.55kg。吉林省马铃薯产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单产较低的原因除生产因素外,主要是落后的栽培技术及粗放的田间管理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芪多糖对1~14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PS)对肉仔鸡生长前期的生长性能、器官发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7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含0、0.2%、0.4%和0.6%APS的饲粮,饲养试验为14 d。结果表明:添加APS对1~14日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APS对7日龄肉仔鸡的肝脏、胰腺及免疫器官指数影响明显,但是对14日龄肉仔鸡的相应指数影响不大;添加APS可明显提高7和14日龄肉仔鸡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提示,在饲料中添加APS可促进1~7日龄肉仔鸡内脏器官的发育,提高1~7和1~14日龄肉仔鸡血清和肝脏中抗氧化酶的活性,但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肉仔鸡 生长性能 脏器指数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文库载体DNA的制备

生物技术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pYLTAC747NH/sacB文库载体DNA的制备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摸索和研究。结果表明,该文库载体经碱裂解法提取、QIAGEN Plasmid Mini kit纯化后,可获得较纯净的载体DNA。对其闭环载体DNA分别用不同酶量的Hind III酶切处理,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得出其最佳Hind III完全酶切条件为2 U Hind III/μg闭环载体DNA、37℃酶切30 min;分别用0.5 MBU和1 MBU HK脱磷酶/μg对其线性载体DNA进行脱磷处理,经电泳和载体自连产物电转化检测表明其适宜的完全脱磷条件为1 MBU HK脱磷酶/μg线性载体DNA,30℃脱磷1 h;将所制备的线性载体DNA与λDNA/Hind III酶切片段进行连接,连接产物转化频率较高,其电转化大肠杆菌DH10B感受态细胞频率可达到9.6×108。

关键词: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 文库载体 酶切 脱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稻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北方水稻 2011

摘要:针对中国稻米产业的现状,指出中国稻米产业面临的压力:价格与成本的压力;粮食流通体制上的压力;外国以精新产品打入中国市场的压力;绿色壁垒的压力;国家粮食保护政策面临新压力。提出了中国稻米产业今后发展的对策:扶持龙头企业,推进稻米产业化发展;建立生产风险制度;加强稻米安全标准和检验及国外种子病虫害检疫研究;注重开发稻米的多样性;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等,为稻米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稻米产业 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