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茄果类蔬菜MY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中国蔬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茄果类蔬菜是我国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番茄、茄子和辣椒3种蔬菜作物.MYB转录因子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本文综述了近些年研究人员对茄果类蔬菜MYB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分类,并总结整理了MYB转录因子在茄果类蔬菜花青素、辣椒素等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植株形态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的调控作用,旨在为茄果类蔬菜MYB转录因子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茄 茄子 辣椒 MYB 转录因子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扰动与社区韧性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例

旅游学刊 2023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迅速。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活态遗产和旅游资源类型,具有生态脆弱和文化敏感等特点,旅游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对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强烈的人为扰动,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文章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例,选取不同旅游发展程度的阿者科、普高老寨、大鱼塘、箐口、勐品和胜村6个村寨,基于系统论理论将哈尼梯田遗产地旅游扰动与社区韧性看作是一个整体,构建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扰动与社区韧性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两者的关系,应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哈尼梯田遗产地具备较强的社区韧性水平,旅游发展程度越高,社区韧性总体水平相对越高,旅游扰动相对越弱;(2)遗产地旅游扰动与社区韧性的耦合度处于高耦合水平阶段,耦合协调类型为勉强协调、旅游扰动滞后型,遗产地旅游发展并未产生威胁到社区韧性系统的破坏性扰动;(3)旅游发展程度不同,影响两者协调关系的因素也有所差异。该研究对哈尼梯田未来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启示,有助于推动哈尼梯田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扰动 社区韧性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砧木对浙东海涂地红美人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美人柑橘为试材,研究了7种砧木对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耐盐碱砧木,开展浙东地区海涂地红美人适栽砧木的运用推广。结果表明:资阳香橙砧的树高、冠幅、新梢长度及新梢粗度均最大;朱栾砧的单叶重、叶面积最大,其次为资阳香橙砧;朱栾砧和资阳香橙砧的叶片厚度最大;枳雀砧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但可滴定酸含量也最高;朱栾砧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固酸比最高。综合树体生长量和果实品质,朱栾可以作为海涂地红美人栽培的优良砧木。

关键词: 砧木 海涂地 红美人 生长量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主栽草莓品种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评价草莓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为品种改良和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0份草莓种质资源的2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和分类.结果表明,浙江省主要草莓品种包括自育品种5个、国内品种8个以及进口品种7个,各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421~1.497之间,对于不同群体而言,群体间描述性状存在较大差异.相关分析发现,大部分数值型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性状聚类结果是植株伸展相关性状和果实伸展性状均聚类成簇,而其他综合性性状均单独成簇.聚类分析将20份资源划分为五个类群,大部分材料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性和不同的表型特征,可以作为草莓新品种选育和改良的优异亲本材料.

关键词: 表型 种质资源 多样性 草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咪鲜胺对葡萄表面赭曲霉毒素产毒活性的影响

农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咪鲜胺对水果储藏期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明确咪鲜胺是否可以抑制采后葡萄中炭黑曲霉和黑曲霉菌落生长。[方法]以查氏酵母膏培养基与葡萄为基质,研究咪鲜胺在不同温度下对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生长以及产毒的影响。[结果]20℃时,咪鲜胺对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的EC50分别为0.031、0.017 mg/kg。28℃时,咪鲜胺对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的EC50分别为0.058、0.067 mg/kg;在CYA培养基上,不同温度、浓度的咪鲜胺均会导致炭黑曲霉产生赭曲霉毒素A(OTA)量显著增加。在葡萄上,冷藏条件下咪鲜胺会显著刺激炭黑曲霉产生OTA,在室温条件下咪鲜胺对炭黑曲霉产生OTA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不同温度下咪鲜胺对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但对其产生毒素的抑制效果不理想,且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结论]在药剂防治真菌产生毒素方面,并非是药剂浓度越高防治效果越好。

关键词: 咪鲜胺 赭曲霉毒素A 炭黑曲霉 黑曲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DELLA基因家族鉴定及其mRNA在嫁接体中的运输分析

遗传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ELLA基因家族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其中GAI(GA insensitive)mRNA还是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的信号分子。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DELLA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mRNA运输特性,可为甘蓝DELLA基因家族的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利用甘蓝基因组数据和转录组数据,在甘蓝中鉴定了5个DELLA基因家族成员(BoRGA1、BoRGA2、BoRGL1、BoRGL2和BoRGL3),但甘蓝基因组缺失了GAI基因。采用劈接法将甘蓝(自交系G27)接穗和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四九菜心)砧木嫁接在一起,构建异源嫁接体。对砧木菜心花序轴和对应位置的实生苗菜心花序轴(对照)取样进行转录组测序。在甘蓝/菜心异源嫁接体的砧木菜心花序轴的转录组测序文库中分别鉴定到8、9、3、5、1个来自甘蓝BoRGA1、BoRGA2、BoRGL1、BoRGL2和BoRGL3的外源read。甘蓝DELLA家族基因mRNA运输并没有提高砧木菜心中DELLA家族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甘蓝DELLA家族基因mRNA运输效率与其自身的序列和接穗甘蓝中的DELLA家族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相关。本研究为深入探究甘蓝DELLA家族基因mRNA运输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甘蓝 菜心 嫁接 DELLA基因 mRNA运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水和施肥对稻田地表径流总氮流失量的耦合作用

灌溉排水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降水和施肥对稻田地表径流总氮(TN)流失量的耦合作用,为水稻种植区面源污染削减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水稻田间试验,设置4种施肥方式,分别为常规氮肥处理(N18)、减量氮肥处理(N15)、有机肥处理(OF)和不施肥(CK),监测2019—2021年水稻生育期内的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中的TN浓度及气象数据,分析降水和施肥对稻田地表径流TN流失量的耦合作用。【结果】2019—2021年,降水量和TN流失量呈同步下降趋势,而回归分析表明日降水量与TN流失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考虑降水间隔时间后所获得的分段日平均降水量与TN流失量呈正相关(回归系数≥0.36)。不同施肥处理对TN流失量的促进作用由高到低依次为:N18处理>N15处理≥OF处理>CK。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分段日平均降水量、降水间隔时间、施肥量、施肥种类和降水距施肥的天数是影响TN流失量的重要因素,以上各因素的标准化总影响因子分别为0.264、-0.126、0.078、0.033和-0.038。降水相比施肥对稻田TN流失量的影响更强,且分段日平均降水量和降水间隔时间是决定地表径流TN流失量的关键因素。【结论】降水间隔时间的缩短相比降水量的增加对稻田TN流失量的促进效应更强,雨季有机肥配施相比化肥施用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中的TN浓度,从而削减稻田TN流失量。

关键词: 稻田 总氮流失 面源污染 施肥 降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嘧菌酯在杨梅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嘧菌酯在杨梅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考察嘧菌酯在杨梅中的储藏稳定性,通过开展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在杨梅树上1年(2018年)6地的田间试验,明确嘧菌酯在杨梅上的残留特征及膳食风险。杨梅样品中嘧菌酯经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1~0.05 mg·L-1范围内,嘧菌酯在溶剂及基质中的峰面积与其对应的质量浓度间线性关系均良好,R~2≥0.999 1。当添加质量分数为0.01~30.0 mg·kg-1时,嘧菌酯在杨梅中添加回收率为90%~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7.9%,定量限(LOQ)为0.01 mg·kg-1,该方法能用于检测嘧菌酯在杨梅中的残留量。杨梅中嘧菌酯在冷冻储藏条件下较为稳定,在≤-18℃储藏条件下杨梅样品储藏650 d,其降解率低于14.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在杨梅上降解较快,其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2~5.0 d。按照300 mg·kg-1(制剂用药量:1 667倍液)对杨梅树施用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2次,施药间隔10 d,最后一次施药后20、25、30 d,杨梅中嘧菌酯的残留量分别为0.012~0.57、<0.010~0.52、<0.010~0.28 mg·kg-1。嘧菌酯的普通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ational estimated daily intake, NEDI)是6.111 4 mg,风险商(risk quotient, RQ)为48.5%,对一般人群健康风险较低。

关键词: 嘧菌酯 杨梅 残留 消解 储藏稳定性 膳食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辐照清香型高粱酒陈化效应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清香型高粱酒加速陈化的方法,利用60Co-γ射线辐照酒样,辐照剂量设置为0(CK)、1.51、3.14、4.65、7.37 kGy,检测酒样中挥发性成分,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高粱酒酯类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1.51 kGy和3.14 kGy处理对高粱酒陈化效果较好,辐照处理后己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和柠檬烯等香味物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辐照处理降低了有害化合物的数量与含量,且感官评价较CK好。清香型高粱酒陈化的适宜辐照剂量为1.5~3.0 kGy。综上所述,辐照处理可加速高粱酒的陈化,节省了传统繁琐的老熟工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成本。本研究结果为利用γ射线辐照加速高粱酒陈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高粱酒 γ射线辐照 加速陈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芪多糖对樱桃谷鸭肠道健康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黄芪多糖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24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樱桃谷鸭(体重相近)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雏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黄芪多糖组饲喂含250 mg/kg黄芪多糖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饲粮添加250 mg/kg黄芪多糖后樱桃谷鸭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绒隐比均显著增加(P<0.05);饲粮添加250 mg/kg黄芪多糖后樱桃谷鸭盲肠菌群Shannon指数显著减少(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黄芪多糖能促进樱桃谷鸭肠道形态发育,稳定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保障樱桃谷鸭肠道健康。

关键词: 樱桃谷鸭 黄芪多糖 肠道形态 盲肠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