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土区连作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大豆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基于环境因子相同的黑土区大豆连作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y-PCR,qPCR)和PCR-DGGE技术,解析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结构组成在不同连作年限间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连作7年以上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明显低于轮作和连作4年以下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大豆连续种植导致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的演替,是根际作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缓慢累积的过程,直到连作7年才足以被检测出来。连作大豆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连作2年和连作4年根际真菌群落组成丰富,多样性较高。而连作7年以上和轮作处理的大豆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 067 7~3. 071 5,低于连作2年和连作4年处理,同时连作7年处理真菌群落组成与轮作处理相似性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大豆连作土壤被称作抑制性土壤的机制所在。


秸秆腐解对不同氮肥水平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利用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秸秆还田试验为平台,探讨秸秆还田后不同施氮量下土壤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明确农田黑土玉米秸秆腐解下土壤氮素含量与脲酶活性的关系。试验以秸秆腐解和不施秸秆为主区,不同氮肥水平(纯N)(0、135、180、225 kg/hm~2)为副区,测定了土壤全氮、碱解氮及脲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2种秸秆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变化趋势均随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增加,在拔节期达到最高后降低;与无秸秆处理相比,施氮量为180、225 kg/hm~2的秸秆腐解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P<0.05),而施氮量为0、135 kg/hm~2时虽提高了脲酶活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碱解氮、土壤全氮的变化趋势与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显示,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和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开展了3种生防木霉菌,包括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525、哈茨木霉T.harzianum 610和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886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盆栽试验,研究这3种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达到78%以上,且以棘孢木霉525的田间防治效果最高,达到81.53%。与只接种枯萎病病原菌的对照相比,3株木霉菌单独接种或与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同时接种均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显著提高黄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其中以拟康氏木霉886单独接种促进效果最强。研究表明,3种木霉菌通过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增强植物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从而提高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


钢渣硅肥在白菜种植中的应用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钢渣硅肥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白菜种植过程中施用硅肥对白菜产量、抗病性和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硅钙肥在白菜种植中的施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硅肥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的有害病菌,降低白菜植株的感病率,霜霉病感病率平均低3.48~7.54个百分点,软腐病感病率平均低2.65~6.13个百分点。硅肥能够促进白菜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产量,平均增产率6.25%~8.01%。在连续施用硅钙肥的情况下,白菜的主要生育期土壤有效硅含量均是施用硅钙肥处理明显高于CK,差异显著。


黑龙江省东部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时空动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时空变化规律,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技术,分析2014~2017年黑龙江省东部生产田和试验田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选用8对SSR引物扩增547株供试大豆疫霉,获得123个条带,其中110个为多态性条带,占89.43%,基因多态性位点主要集中在700、450和350 bp,在450 bp处基因多样性复杂;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随时间推移,黑龙江省东部大豆疫霉群体内基因变化极显著,遗传多样性复杂,基因变异频率升高,群体明显进化。试验田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基因变异频率略高于生产田。


黑龙江省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哈尔滨市帽儿山镇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资产,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住房保障和生活保障,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直接影响其流转行为,该问题的研究对于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帽儿山镇为研究区,以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为研究对象,从农户的家庭特征、职业特征、文化特征、其他因素等方面对其237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通过使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模型,找出影响农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加强农民政策认识、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提出推进研究区宅基地流转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为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提供参考。


鹅精液冷冻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鹅精液冷冻技术将使人工授精技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促进鹅精液采集和人工授精技术发展至关重要。精液冷冻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如果能成熟应用,可加快解决制约我国养鹅业发展育种落后和繁殖率低等瓶颈问题,提高鹅产业的经济效益。文章针对精液采集、精液品质、冷冻保护稀释液和冷冻方法等关键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探讨
《科技经济导刊 》 2018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关系密切,事业单位管理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较强,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不具备盈利属性,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基础管理工作之一,我国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的制度改革,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基石,必须要进行优化,进而保障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下面指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善建议和措施。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安达市大豆生育期归属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自然条件下,为了提高黑龙江省西部安达市大豆的应用效率,利用2年时间,以16个北美大豆生育期组(maturity group,MG)标准品种为参照,对本区域推广的主栽大豆品种和区域对照品种共11份进行生育期组划分。结果表明:安达地区只能对Ⅰ组的生育期组进行有效判别,参试的所有品种均在生育期组Ⅰ组的范围内,适宜安达地区的种植和推广。此外,部分生育期标准品种的生育期组发生改变,这可能是与其不同光敏性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