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窄基因群体中七份种质的评价
《中国种业 》 2018
摘要:本研究选用绥系704、绥系701、绥系709、PH4CV组建群体,混合授粉,在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Zj01、Zj02、Zj03、Zj04、Zj05、Zj06、Zj07,利用绥系708和PH6wc 2个标准测验种,组配出杂交组合,进行田间综合鉴定及配合力分析,并对这7个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种质Zj06丰产性表现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其小区产量、出籽率、百粒重、容重等综合性状均表现优异,而且在抗大斑病上表现很好;种质Zj01的产量表现最好,说明它的丰产性最好,而且在抗大斑病上具有显著的遗传效应,其百粒重、容重均表现优异,在当下品质优先的育种环境下,可对改良品种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7份种质材料中能够综合利用且表现优秀的种质有Zj06、Zj01,其他种质在以后的应用中可针对某些性状进行利用。


内部控制财务体系问题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财务体系的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适当的财务体系内部控制可以使一个企业稳定发展。针对企业财务体系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


20%氰氟草酯+5%氟嘧啶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寒地水稻田稗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北方水稻 》 2018
摘要:稗草是寒地水稻田的恶性杂草,一般除草剂对其防治很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2017年采用一种自主研发的具有除草活性的氰氟草酯和氟嘧啶草醚复配剂对水稻田不同叶龄稗草进行防除试验。通过对水稻苗期安全性、大田的安全性、除草效果等项目的调查,结果表明:试验药剂20%氰氟草酯+5%氟嘧啶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有效控制水稻田稗草危害,对不同叶龄稗草用药后15 d的防效均达到90%以上,最适使用剂量可为100~120 ml/667 m~2,同时该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是一种新型、安全、绿色的除草剂。


黑龙江地区紫花苜蓿干草调制与贮藏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畜牧业大省,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黑龙江省苜蓿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1])。自"粮改饲"政策在黑龙江试点以来~([2]),紫花苜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优质紫花苜蓿进行干草调制后能长期保证牧草的安全供应,解决冬春季节牧草的短缺问题,促进了省内外畜牧业的发展~([3])。紫花苜蓿调制和安全贮藏是确保苜蓿在高产基础上获得优质干草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农牧民的经济效益。在调制过


不同种植方式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llumina MiSeq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轮作及连作大豆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基因组测序,初步分析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的大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从6个土壤样本中共获得25 419个OTUs,鉴定到细菌的47个门, 147个纲,709个属。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浮霉菌门是供试土壤细菌的优势菌门,占所有细菌群落总数90%以上。连作4年总OTUs及丰富度最高,连作20年最低。不同轮作方式土壤细菌丰富度差异不显著(P> 0.05),短期连作与长期连作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差异显著(P <0.05)。不同轮作方式下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低于连作方式,芽单胞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同地区连作方式。土壤功能细菌根瘤菌(Bradyrhizobium)、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溶杆菌属(Lysobacter)、土微菌属(Pedomicrobium)的相对丰度在不同年限连作下高于轮作。长期连作土壤优势细菌丰度与轮作土壤相似性更高。
关键词: 大豆 轮作 连作 细菌多样性 Illumina MiSeq测序


不同沙棘种质叶和茎的5-羟色胺和香豆素含量比较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5-羟色胺和香豆素均为天然抗癌生物活性成分。为比较不同沙棘种质叶和茎的5-羟色胺和香豆素含量差异。以8份不同沙棘种质的叶和茎为试验材料,采用甲醇法提取沙棘叶和茎的5-羟色胺和香豆素;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测定5-羟色胺和香豆素含量。结果表明:沙棘茎的5-羟色胺含量为840~4 410μg·g~(-1),香豆素含量为11.97~25.73μg·g~(-1),叶片的5-羟色胺和香豆素含量分别为12.50~213.75μg·g~(-1)和10.29~21.08μg·g~(-1);在同一沙棘种质中,茎的5-羟色胺含量显著高于叶片,而香豆素含量在叶和茎间相差较小;品系2016-03茎的5-羟色胺和香豆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 410和25.73μg·g~(-1)。
关键词: 沙棘 抗癌生物活性成分 5-羟色胺 香豆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地布覆盖下不同垄型对欧李园土壤温湿度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欧李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高垄种植欧李+地布覆盖(H)、沟作种植欧李+地布覆盖(D)、平作种植欧李+地布覆盖(F)处理,以沟作种植欧李(CK)作为对照,研究了生长季节内(5—9月)3种处理对土壤温度、湿度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昼20cm土壤温度随日照时间的延长,H、D处理高于CK,F处理低于CK,但增温幅度H>CK>D>F;生长期间土壤温度先升高后降低,H、D、F处理在09:30前土壤温度均高于CK。生长季节内20cm土壤湿度先降低后升高,生长前期(5月15日前)D处理湿度较高,生长中期(7月13日前)H处理高于D、F和CK,但D、F处理低于CK,生长后期(7月31日后)3个处理均低于CK。3种处理下(H、D、F),果实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5.79%、11.09%和7.30%,平均酸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23.65%、25.15%和15.75%,果实平均硬度分别较CK降低了15.86%、5.82%和2.58%,平均单果质量、平均果实含水量也较CK降低。3种地布覆盖方式均能对土壤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在雨季具有降低土壤湿度的作用,可明显改善鲜食欧李的品质。
关键词: 欧李 地布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果实品质 相关性分析


黑河地区大豆菌核病发生与分布现状调查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明确黑河地区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及危害的情况,于2017年对黑河地区的14块大豆田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大豆田的上茬作物、栽培模式、种植密度、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结果表明:黑河地区大豆菌核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嫩江县发病较重,而北安市、逊克县在本次调查中未发现。其中九三管理局嫩江农场1队发病最为严重,其发病率在26.22%,病情指数17.68%。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传播模式研究
《农民致富之友 》 2018
摘要:农业发展需要科技支撑,科技传播及应用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下,传统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互联网+"传播模式成为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但由于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普及程度差、农民文化素质及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原因,新媒体技术在农业科技传播及应用中效果并不明显,但是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农业科研院所利用新媒体进行农业科技信息和科普知识的传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