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2018年黑龙江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Ⅱ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8昊疆4号28. 1品种来源北安市昊疆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以昊疆2255为母本,黑河4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8. 2特征特性普通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0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150℃左右。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 cm左右,无分枝,紫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 g左右。两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探析

农业展望 2018

摘要:目前,中国的生态农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一方面,经济的欣欣向荣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基础;另一方面,农业市场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其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多的约束与挑战。近年来,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实践与理论问题,未来应加大全局统筹,建立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规则;深入对农业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的创新研究;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及现代化进程;加强生态农业配套产业建设。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实践 理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亚麻屑栽培茶树菇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亚麻屑添加量对茶树菇菌丝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新型栽培基质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亚麻屑替代木屑作为主要基质栽培茶树菇,按20%、30%、45%、60%和78%不同添加量设计培养料配方,以无亚麻屑为对照(CK)。[结果]添加亚麻屑对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适量的亚麻屑可提高茶树菇商品性状和产量。当亚麻屑添加量为78%时,菌丝生长状况最好;当添加量为20%时,子实体色深、盖厚,不易开伞,商品价值最高;当添加量为45%时,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与对照和其他配方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亚麻屑栽培茶树菇具有可行性,不仅能提高产量,降低原料成本,还可为废弃亚麻屑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亚麻屑 茶树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饲养方式对松辽黑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质性状及肉质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圈养和放养对松辽黑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质性状以及肉质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用30头(99.0±3.0)kg去势松辽黑公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喂相同日粮,自由采食,试验期75 d。结果表明:与圈养组相比,放养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耗料增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放养组的胴体重和瘦肉率分别显著提高了5.42%和6.06%(P<0.05),背膘厚度显著降低了11.95%(P<0.05);放养组肌内脂肪含量明显提高(P<0.05),含量达4.03%;剪切力明显降低了2.84%(P<0.05);放养组肉质中铅、砷、铬、镉的平均含量较低,且含量远远低于国家猪肉卫生标准。综上可知,适当的林下放养增大了松辽黑猪活动空间,改善了生长环境,促进了猪只快速生长,提高了屠宰性能,提升了猪肉品质,降低了肉中重金属含量。

关键词: 松辽黑猪 林下放养 屠宰性能 肉质 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黑龙江档案 2018

摘要: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多,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管理好农业科技档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一、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宣传,致使很多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GE-biplot的大豆耐低磷资源筛选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准确评价大豆耐低磷基因型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采用GGE双标图,通过4种评价指标数据计算耐性因子GGE双标图数学模型对前期鉴定、评价获得的7个大豆耐低磷种质资源分别进行不同环境下耐低磷能力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耐低磷性强且多环境下稳定性较好的品种为丰收24。以地下部干重计算耐性因子双标图显示垦鉴27表现出多环境下稳定的耐低磷性,而以地上部干重为评价指标则显示其耐低磷性较好但并不稳定;同样,以单株磷含量为评价指标显示克交05-1397同样表现出多环境下较稳定的耐低磷性,而以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评价指标显示其耐低磷性较好但不稳定。因此在利用GGE-biplot筛选耐低磷大豆资源时应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研究结果对适于黑龙江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耐低磷大豆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豆 耐低磷 GGE双标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切根和施氮对退化羊草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切根施氮在松嫩退化羊草草地开展连续2年的二裂式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井字型切根(Q40)较条形切根方式(Q20)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切根条件下,施氮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在所有切根施氮组合中,组合Q40N4(井字型切根宽度40cm方式下施氮4kg·亩~(-1))产量为310.91±10.623g·m~(-2),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其中Q40N2处理的产量最少,为208.10±14.326g·m~(-2)。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土壤理化因子对草地生物量的实际贡献仅为34.23%。经蒙特卡罗置换检验表明,这种解释是可信的,且磷(P)元素是显著影响该区域草地全年产量的主要土壤限制因子。因此,在提高该区域羊草草地生物量方面,建议加大对磷肥的使用量,解除该区域草地土壤存在的长期磷限制,以获得较高的草地生物量。

关键词: 切根 施氮 退化羊草草地 土壤理化性质 草地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硒对不同作物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黑龙江省主栽作物(水稻、大豆、玉米和小麦)叶面喷硒的效果。结果表明:原始籽粒含硒量以大豆最高,玉米最低,顺序为大豆>小麦>水稻>玉米;而施入等量的硒后,4种作物籽粒硒含量都有明显的提升,提升幅度与喷硒量呈正相关,其中以小麦和水稻增加最高,大豆次之,玉米最少,且硒含量均在安全补硒值的范围之内。叶面喷硒后作物增产效果不明显。确定了叶面喷硒的浓度范围为11.25~22.50 g·hm~(-2),即可使水稻、大豆、玉米和小麦籽粒中硒含量满足低硒区居民补硒的需要;施硒时期综合比较,水稻的最佳喷硒时期是在扬花后期,玉米的最佳喷硒时期是在抽雄期,大豆是在初花期,小麦是在孕穗期。腐植酸硒降低了高浓度硒对作物的毒害作用,在生产实际中更具有安全性。

关键词: 作物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抗性鉴定以及抗病相关QTL定位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glycines)引起的大豆细菌性斑疹病是影响大豆稳产、高产的一种严重的细菌性病害。然而关于大豆细菌性斑疹病抗性相关QTL标记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利用细菌性斑疹病致病菌在重组自交系群体(RIL)室内接种的发病表型结果,定位得到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相关的QTL,为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的抗病育种提供指导。致病菌‘Xagneau001’(分离于佳木斯地区大面积发病的大豆叶片)接种到‘Charleston9’(♀)ב东农594’(♂)杂交衍生高世代重组自交系。并基于该RIL群体构建的SNP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winQTLcart2.5遗传模型定位相关的QTL,并对每一个标记中基因的功能进行注释,揭示候选基因在大豆防御病原菌入侵的过程中参与的信号通路。针对定位到的3个大豆抗细菌斑疹病相关的QTL。对每个QTL位点上下1 Mb区间基因注释,分析注释结果筛选得到7个可能与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相关的基因,并对候选基因的结构域和同源基因做了更进一步的注释分析。研究结果对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抗病基因的挖掘以及抗病品种筛选的分子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细菌性斑疹病 大豆 抗病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与建议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近年来,为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国家针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相继出台若干政策。从农业科研单位特点出发,结合科研院所经费的现状,分析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让国家政策落实到位,提出科研项目费管理的建议,使财政资金更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益。

关键词: 新形势 农业科研项目 经费管理 问题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