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绥棱地区树莓栽培技术
《北方果树 》 2018
摘要:树莓(Raspberry)也称托盘、覆盆子,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植物,是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实为聚合浆果,柔嫩多汁、色泽鲜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用于加工。因其具特殊的营养与保健功能,被称为第三代水果,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1]。绥棱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全县总面积4 238 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27°30′44″~127°43′00″,北纬47°3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遗传多样性及寄主专化性分析
《昆虫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明确中国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不同地理种群、不同田间寄主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和基因流水平,了解不同种群间是否产生寄主专化性和遗传结构的差异。【方法】采用双向测序法测定了采自中国东北3种主要寄主植物(玉米Zea mays、高粱Sorghum bicolor和谷子Setaria italica)上的23个地理种群400头亚洲玉米螟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 (COI)基因的1 034 bp序列;利用DnaSP 5. 0和Arlequin3. 5. 1. 2等软件对亚洲玉米螟不同寄主种群以及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基因流水平、系统进化发育和分子变异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400条长度为1 034 bp的亚洲玉米螟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包含60个单倍型。亚洲玉米螟总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Hd)为0. 793±0. 01,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单倍型多样度范围在0~0. 916±0. 041之间。总基因交流水平较高(Nm=2. 67),总的群体Fst为0. 1579,不同地理种群的Fst范围在-0. 046~0. 627之间。总种群的Tajima’s D为-1. 73602,检验结果不显著,说明中国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未曾在近期经历种群扩张,群体大小稳定。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大(Fst=0. 16236,P <0. 0001),83. 76%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为16. 24%,不同寄主种群间的遗传分化(Fct=0. 01568,P> 0. 05)很小,遗传变异仅占1. 57%,说明亚洲玉米螟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而非其地理种群间或寄主种群间。各寄主种群的单倍型在系统发育树上和中介网络图上散布在不同种群中,缺乏明显的地理分布和寄主分布格局。【结论】亚洲玉米螟较强的迁飞能力(或随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使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未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虽其寄主范围较广,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亚洲玉米螟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以玉米、高粱和谷子为寄主的种群尚未产生寄主专化性和种群遗传结构的差异。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线粒体COI基因 寄主 地理种群 遗传多样性 基因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猪粪沼气发酵工艺
《中国沼气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猪粪沼气发酵的产气效率,试验应用响应面法对其沼气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通过Design-Express8.0.6.1软件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原料产气率为响应值,研究发酵温度、总固体浓度(TS)和搅拌转速3个因素对猪粪产气效率的影响,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降维优化分析,最后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和TS两因素对于猪粪产气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极显著。最优工艺条件TS为5.8%,发酵温度为29℃,搅拌转速为92 r·min~(-1)时,理论原料产气率为160.09 mL·g~(-1)TS,试验原料产气率为154.83 mL·g~(-1)TS,试验值与理论值接近,二者相对偏差为3.21%。可见,所建模型能较好的优化沼气发酵工艺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醇醚糖苷(AEG)乳化剂制备5%戊酸氰醚酯微乳剂的探讨
《化学与黏合 》 2018
摘要:以新型绿色功能性表面活性剂醇醚糖苷(AEG)作为乳化剂,研制5%戊酸氰醚酯微乳剂,筛选配制该微乳剂的最佳配制工艺和方法。对复配得到的制剂进行各项技术指标的测定,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和配方,实验结果表明:以AEG作为乳化剂的戊酸氰醚酯微乳剂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各项质量技术指标均达到该类微乳剂产品的国家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Wega7F种子为供试材料,经~(60)Co-γ和甲基磺酸乙酯(EMS)两种诱变处理后,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植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对苜蓿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低剂量(150Gy)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高剂量(300和450Gy)抑制萌发率和幼苗生长。EMS处理均抑制苜蓿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在低剂量条件下,~(60)Co-γ射线处理对株高有促进作用,高剂量会抑制植株生长;EMS处理则抑制苜蓿株高生长。两种诱变处理均促进苜蓿分枝,且低剂量处理下均有利于提高苜蓿单株鲜草产量。在~(60)Co-γ辐射和0.4%EMS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提高,其他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降低。诱变提高了苜蓿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程度表现为POD>CAT>SOD。本研究结果表明,150Gy ~(60)Co-γ对苜蓿产量及株高影响显著,为苜蓿生产应用提供了一定利用价值;EMS处理更有利于增强苜蓿分枝能力,有利于苜蓿在观赏方面的提高及改良。
关键词: 60Co-γ辐射 EMS 产量性状 酶活性 生理特性 育种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导入nodVW基因对费氏中华根瘤菌HH103共生固氮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慢生型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110为出发菌株,扩增慢生型根瘤菌中双组份调控基因nodVW,并将其导入快生型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 HH103及HH103 nod D1失活突变株中,研究重组根瘤菌菌株对大豆嫩丰16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双组份调控系统NodVW的导入使大豆植株的株高和鲜重显著降低,大豆植株根部结瘤数量明显减少,NodVW的导入阻碍了快生型根瘤菌的结瘤固氮途径,从而抑制了快生型根瘤菌与大豆结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种衣剂SN100田间防效及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有效防治大豆苗期病虫害,采用大区对比法,对生物种衣剂SN100防病增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SN100对大豆根腐病和大豆根潜蝇的防效高于空白对照和BFA处理,对大豆幼苗期素质、成熟期的产量性状有明显的提高。生物种衣剂SN100对大豆增产作用明显,单产较对照提高6.2%,较商品种衣剂BFA处理增产3.4%,对环境无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商业开发前景。
关键词: 生物种衣剂SN100 大豆 生防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盖方式对塑料大棚草莓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林副特产 》 2018
摘要:为探讨黑龙江地区塑料大棚草莓生产不同覆盖方式对塑料大棚草莓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爱萨’和‘艾尔巴’为供试品种,采用黑色膜、银色膜、无色膜、银黑双色膜、无纺布以及对照设5个处理,进行冷棚生产草莓的不同覆盖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银黑双色膜和黑色膜处理的田间杂草最少。银黑双色膜处理的AS和AEB越冬成活率最高和叶片保存率最高、果实品质最好,产量最高。采用银黑双色膜进行覆盖不仅减少了田间杂草,而且提高了果实品质和产量,可以应用于黑龙江地区塑料大棚草莓生产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