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改进M-training算法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高光谱数据有标签样本数量有限的分类问题,提出将M-training算法应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采用两个SVM、一个K近邻(KNN)以及一个随机森林(RF)进行分类器组合,对传统M-training算法进行改进,增强分类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了充分考虑大量无标签样本的影响,采用有标签样本与无标签样本错误率加权作为有标签样本集更新的限制条件,从而有效地扩大了有标签样本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和传统的M-training算法相比较,在总体分类精度与Kappa系数上分别提高1. 85%~12. 10%与0. 021 5~0. 141 3,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半监督分类 M-training算法 错误率加权 图像处理 SVM分类器 RF分类器 KNN分类器


奶粉加工环节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同源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本研究旨在有效降低奶粉厂阪崎克罗诺杆菌污染风险。利用生理生化法、PCR法和16SrDNA序列分析法分析在配料、生产线、设备及环境收集的微生物样品。共采样25处,其中8处有菌检出,3株鉴定为阪崎克罗诺杆菌。利用16SrDNA法对阪崎克罗诺杆菌(ATCC 29544)C.sakazakii E、问题奶粉中的C.sakazakii A、回收细粉中的C.sakazakii H、准备间地漏中的C.sakazakii D四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C.sakazakii A与C.sakazakii H的同源性最高,说明成品中阪崎肠杆菌污染可能源于回收细粉。将8处有菌检出的环节设为关键控制点,其中回收细粉处为最为关键环节,与准备间地漏一同作为阪崎克罗诺杆菌危害关键控制点,本研究对奶粉厂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控制提供了数据依据。
关键词: 阪崎克罗诺杆菌 奶粉 16SrDNA 同源性 关键控制点


辣椒疫病抗性与形态学性状相关分析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162份辣椒材料为试材,对其进行疫病的人工接种抗性鉴定,以期为辣椒的抗疫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抗病(R)材料11份、中抗(MR)材料23份、中感(MS)材料18份,感病(S)材料110份。同时对供试材料的疫病抗性与28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辣椒的疫病与果形、果肩形、果基存花萼和单株果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与主茎色、叶节色、株高、株幅和花柱长呈显著相关关系。对疫病抗性较强的供试材料中,长指椒和短羊角椒占有较大比例。


纤用亚麻新品种黑亚23号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中国麻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适应国家种植结构调整,促进黑龙江亚麻产业发展,实现优质、高纤、抗病、抗倒伏育种目标,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性强亚麻品种黑亚12号为母本,以高纤、抗倒、早熟的法国品种Ilona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了98110-3。经试验该品系原茎、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6141.1、1556.2、636.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7.5%、25.3%和13.5%。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于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定名为黑亚23号,同时提出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烯效唑对半干旱地区甘薯产量及结薯性的调控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明确新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促使甘薯增产增收的效果,2013年在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沙壤土甘薯结薯初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3307分别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S3307能够调控徐薯22和黑龙江省一窝红的产量、大小薯比例结构、结薯个数,增减幅度随浓度变化,与CK(喷施清水)达到差异显著,增产的最佳浓度均为75mg·L-1,分别增产17.16%和34.89%;可实现甘薯增收312.83~4 289.17元·hm-2;徐薯22存在低浓度造成减产减收。由此得出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S3307能够显著调控大小薯结构及产量(P<0.05),可使甘薯增产增收。


黑龙江省水稻耐低氮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改良和培育水稻氮高效品种,提高黑龙江省水稻氮肥利用率,以62份黑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低氮胁迫对水稻成熟期株高、有效穗数、穗长及其它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胁迫对供试材料生长均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结实率、千粒重外,施氮处理的各性状观测平均值均高于不施氮处理,其中以株高、有效穗数、单株产量受到影响最大;根据供试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对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认为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生物产量、单株产量可作为供试材料耐低氮能力的筛选指标;利用耐低氮指数初步筛选获得氮敏感材料7014和耐低氮材料Q01、Q10、Q25、7003、7005、7009、7011、7021、7032。


0.136%赤·吲乙·芸苔WP与水稻田除草剂混用安全增效性研究
《农药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0.136%赤·吲乙·芸苔WP与水稻田除草剂混用的安全增效性。[方法]以稻花香2号及水稻田稗草为研究材料,进行0.136%赤·吲乙·芸苔WP与5种除草剂混配的12个处理田间小区试验及室内酶的测定。[结果] 0.136%赤·吲乙·芸苔WP+10%双草醚SC或0.136%赤·吲乙·芸苔WP+2.5%五氟磺草胺OD+45%二氯喹啉酸SP混合施用,可以调节作物的生长,增强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结论]水稻田推荐使用0.136%赤·吲乙·芸苔WP来保障除草剂的安全增效。
关键词: 0.136%赤·吲乙·芸苔WP 除草剂 安全性 增效性


不同深松年限处理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盐碱土耕层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构建黑龙江省西部苏打盐碱土合理耕层,试验设不深松(CK)、隔两年深松、隔一年深松、连年深松4个试验处理,分别在播种前、开花期、成熟期测定0~50cm土壤耕层的含水量、容重等耕层指标,并在成熟期测定玉米产量性状指标,以探讨不同深松年限处理对盐碱土耕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能够提高各耕层的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耕层容重,连年深松处理>隔年深松处理>隔2年深松处理>不深松处理;产量对比,隔年深松处理>隔2年深松处理>连年深松处理>不深松处理。由此得出,深松处理能够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但连年深松增产效果逐渐降低,因此最佳深松模式为隔年深松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