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早熟水稻新品种龙粳59的选育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龙粳59(龙丰09291)是以龙糯2号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014—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区域、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龙粳20、龙粳46平均增产8.7%,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熟期早、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抗冷性中等,分蘖力中等、抗倒伏等特点,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种植。

关键词: 早熟 水稻 龙粳59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充分利用作物秸秆资源,并探讨其还田效用,综述了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讨论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重点。为今后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水稻产量的提高和稻米品质的改善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对疫霉抗性的快速鉴定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发现叶、茎、茎基部和果实接种4种方法均能用于鉴定辣椒对辣椒疫霉的抗性。叶与茎接种法操作简单,接种部位发病快,可同时检测大量品种,但要求空气湿度大;茎基部接种法模拟田间病害的发生过程,最能反映品种的真实抗性,但需要菌量大,工作量也大;果实接种法不仅操作简单、接种部位发病快、菌需求量小,而且可同时筛选大量品种,可以通过量化达到有效区分抗病和感病品种的目的,更具有完整保存原有植株的优势。

关键词: 辣椒疫病 抗病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耕对黑土水分特征及动态变化影响

土壤通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水分特征曲线是反映土壤持水性、供水性和水分有效性的重要参数。为明确深耕对黑土土壤水分特征及有效性的影响,通过田间多点取样,比较研究了深耕与常规耕作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孔隙组成及水分动态变化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深耕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符合Van Genuchten模型,相关显著;深耕提高土壤有效孔隙比例,有效孔隙增加5.48%~82.00%;深耕提高了0~40 cm土层有效水储量,其中速效储水量和迟效储水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54和1.21倍;深耕改变了作物整个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5 cm土层土壤受降雨影响波动性大,对照、深耕无差异,15 cm、25 cm土层对照水分高于深耕,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对照低于深耕;对照0~30 cm土层土壤耗水量高于深耕7.8 mm,30~60 cm土层低于深耕7.2 mm,深耕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率高,是对照的1.74倍。黑土深耕可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和总储量。

关键词: 深耕 水分特征曲线 有效性 土壤孔隙 储水量 耗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荸荠加工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8

摘要:为了研究荸荠在发酵熟化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分别对荸荠熟化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取样,测定蛋白质、脂肪、p H值、还原糖、黄酮、多酚、类黑精含量。结果表明,荸荠熟化过程中pH值下降,其余各营养成分明显提高。荸荠经过特定工艺发酵制成的黑荸荠营养物质大大提高,使黑荸荠产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关键词: 荸荠 黑荸荠 营养物质 保健功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

中国种业 2018

摘要:通过分析2008-2016年9年间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的变化情况,阐述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增产潜力和高产技术,明确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现状,提出玉米生产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黑龙江 半干旱 玉米 生产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黄菇娘露地栽培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2018

摘要:为提高北方露地黄菇娘栽培技术,从育苗和种植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黄菇娘 露地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生态性状在铁岭地区的表现及育种潜势研究

土壤与作物 2018

摘要:为深入发掘和有效利用东北大豆优异种质资源,本研究于2012-2014年对铁岭市种植的东北地区各育种单位现存的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系)361份,利用重复内分组设计试验方法,采用频次分布和描述统计及方差分析对4类13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揭示其育种潜势。结果表明:(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铁岭市平均表现值为:全生育期104 d(83.6~136 d)、蛋白质含量40.9%(37.7%~45.9%)、脂肪含量22.4%(18.9%~23.8%)、蛋脂总量63.3%(60.4%~66.5%)、百粒重18.8 g(11.0~34.7 g)、株高72.0 cm(42.4~121 cm)、主茎17.1节(11.5~23.1)、分枝1.59个(0.27~5.09)和倒伏1.8级(0.88~4)。(2)当地适合熟期组为MGⅡ和MGⅢ,该熟期组品种的各性状的平均值与群体平均值相近,其他熟期组在当地的表现与之不同。而品质性状表现则略优于当地品种水平。(3)群体各生态遗传性状均有一定的改良潜力空间,部分优异亲本品种,可供育种工作者在改良各生态、品质性状时参考利用。(4)追溯第4亚区品种祖先来源及贡献率表明:该地区育成/搜集品种平均含有祖先亲本7.8个,其中前20个祖先亲本对当地育成品种的贡献率为70.6%,而前10个祖先亲本对群体的贡献率为61.1%。

关键词: 东北大豆 种质资源 熟期组 生态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潜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用向日葵杂交组合子实含油率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探讨油用向日葵子实含油率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各性状对子实含油率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方法]对49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组合)的生育日数(X1)、株高(X2)、茎粗(X3)、叶片数(X4)、花盘直径(X5)、单株粒数(X6)、百粒重(X7)、籽仁率(X8)、结实率(X9)、单株粒重(X10)和子实含油率(Y)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论]子实含油率与籽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百粒重、籽仁率、单株粒重、茎粗、叶片数、单株粒数、生育日数、结实率、花盘直径。[结论]高油向日葵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首先关注籽仁率进行选择和调控,同时充分考虑百粒重对子实含油率的负向作用,在可接受的百粒重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油用向日葵 子实含油率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7年黑河市不同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促进黑河地区域水稻生产的大力发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17个水稻品种物候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龙粳4556、龙稻111、龙粳1539、龙粳3007、绥粳305、绥117308、龙粳3033、龙粳4298、龙桦15、龙盾310、龙粳2401和龙粳3215产量均显著高于龙粳47(CK),且增产率均在7.7%以上,积温、熟期均正常,适合当地种植。

关键词: 黑河市 水稻 品种 比较 物候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