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玉米田110cm大垄立体施肥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避免一次性施肥易发生玉米生育后期脱肥现象,以郑丹958为试验材料,研究施用不同类型的氮素及施肥时期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施肥方式以普通氮肥39%+控释氮肥60%基施及大喇叭口期喷施叶面肥为最好,第二位为普通氮肥40%+控释氮肥60%基施,第三位为施普通氮肥40%基肥+拔节期普通氮肥60%追肥,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均以普通氮肥39%+控释氮肥60%基施及大喇叭口期喷施叶面肥为最高,最终达到稳产、高产目的。

关键词: 玉米 大垄 立体施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

摘要:生态承载力研究正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被认为是衡量区域生态系统是否稳定的标尺。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公园,其特殊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使得对其生态承载力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建立分层次的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全面的对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系统、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承载情况进行评价。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五大连池 生态承载力评价 指标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龙眼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中国调味品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以龙眼叶为原料,以乙醇溶液为溶剂,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Box-Benhnken试验设计对超声辅助提取龙眼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0%,液料比48∶1,提取温度61℃,提取时间132min。龙眼叶总黄酮得率为181.83mg/g,与预测值177.32mg/g相接近,因此,文章所采用的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龙眼叶总黄酮的工艺稳定可靠,该工艺可为龙眼叶的综合利用及龙眼叶总黄酮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龙眼叶 总黄酮 响应面法 超声辅助提取 工艺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粳稻育种亲本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筛选及类群划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16个农艺和品质性状,选取36份黑龙江2017年主导推广的粳稻品种,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确定了活动积温、产量、胶稠度等9个主成分性状因子、判别函数,并成功划分了4个类群。在此基础上,对19份亲本进行类群划分分析,明确了今后育种实践中,组配亲本选择顺序依次是相邻类群间、间隔一个类群间和同一类群间;对黑龙江近12年审定的170份粳稻品种进行类群划分,为育种家和研究者在亲本选配方面提供直观、便捷、量化的参考依据,提高育种准确性,减少盲目性。通过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黑龙江粳稻育种亲本类群体系,以期为寒地粳稻育种亲本选配及品种资源类群划分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黑龙江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粳稻 育种亲本 类群 划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式剪接及其在哺乳动物中的作用

畜牧兽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反式剪接(trans-splicing,T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pre-mRNA分子经过剪接形成一个成熟mRNA的过程,是一种在转录后水平产生嵌合RNAs的方式。TS研究起步较晚,但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伴随着大量TS及其嵌合RNAs被鉴定,人们发现TS可以产生新的功能性产物——融合蛋白或调控性非编码RNA,也可以仅仅通过竞争性使用亲本基因的pre-mRNA而影响亲本基因表达,从而在生理活动、疾病发生中发挥作用。本文就TS定义、类型、产生机制及其在哺乳动物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人们全面了解TS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式剪接 嵌合RNAs 类型 产生机制 作用 哺乳动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小豆与芸豆AREB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红小豆和芸豆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种植。但其在生长过程中经常遭受各种非生物逆境,如干旱、低温和盐碱胁迫等,这将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及产量品质的提高。AREB1是ABA信号转导中最为重要的转录因子之一,其可调节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因此,解析红小豆和芸豆中AREB1基因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拟南芥、NCBI、Phytozome等数据库初步获取红小豆和芸豆中的AREB1基因及蛋白序列,并通过Ex PASy、SOPMA和MEGA 5.0等在线软件对所得蛋白质序列进行理化特性分析、二级结构预测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红小豆AREB1同源蛋白共3个,芸豆AREB1同源蛋白5个,均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除芸豆XP_007136688.1外,其余几种同源蛋白均为碱性蛋白,消光系数、分子量、脂肪族氨基酸指数、等电点均相近。同时红小豆AREB1的3个同源蛋白亲缘关系也较为相近,芸豆AREB1的5个同源蛋白除芸豆XP_007136688.1外也表现出较近的进化关系。【结论】利用红小豆和芸豆中AREB1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可为其抗逆机制的研究及遗传改良提供重要参考与信息。

关键词: 红小豆 芸豆 AREB1基因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桔红色大白菜新品种“龙园红5号”的选育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龙园红5号"大白菜,是由母本‘05-51’和父本‘黄桔’2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该品种卵圆形,生育期75d左右,属中早熟品种,营养品质好,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的能力较强,产量为105 919.6kg·hm-2,适宜在黑龙江省及吉林省种植。

关键词: 大白菜 卵圆形 桔红色 龙园红5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置式大容量毒饵站对东北农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初探

植物保护 2018 CSCD

摘要:毒饵站是化学防鼠常用设施,可以减少非靶标动物的误食风险。目前常用毒饵站容量小、毒饵易浪费、添加毒饵不便的缺点限制了其在东北地区的大规模应用。本研究针对东北农业环境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高置式大容量毒饵站,在黑龙江了进行为期1年的防效试验,并测试其作用范围。结果表明,这种毒饵站每年毒饵用量2.8~3.8kg,鼠密度控制率可长期保持在75%以下;其有效覆盖面积为1.1hm2,最佳防治效果的覆盖面积为0.5hm2。这些结果说明这种大容量高置式毒饵站具有毒饵添加便捷、无浪费的优点,在东北地区防治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其他传统小容量毒饵站,值得在当地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毒饵站 鼠害防治 毒饵消耗量 作用范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霉对黄瓜幼苗生理特性及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18 CSCD

摘要: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在设施黄瓜栽培中最为常见且危害严重,应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该病害对黄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3株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率在74%以上的拮抗木霉,分别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525、哈茨木霉T.harzianum610和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886,研究了3种木霉对黄瓜生理特性和幼苗生长作用效应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霉与黄瓜枯萎病菌同时接种的田间防治效果均达到78%以上,其中棘孢木霉T.asperellum525的田间防效达到81.5%。与只接种枯萎病原菌的对照相比,3种木霉与黄瓜枯萎病原菌同时接种或单一接种均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叶绿素含量、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以及黄瓜株高和茎粗,其中以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886促进效果最强,叶绿素含量、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比表面积增加幅度分别达到38.7%~49.5%、32.1%~33.6%、29.5%~66.3%、10.8%~21.5%、19.6%~23.5%、17.9%~25.0%、4.9%~13.1%,株高、茎粗和全株鲜重增加幅度分别达到20.7%~28.8%、29.7%~35.1%、10.0%~10.70%。

关键词: 木霉 黄瓜枯萎病 生理特性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发生特点及DNA条形码鉴定技术的应用

植物保护 2018 CSCD

摘要:黑龙江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鼠害是影响该地区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当地农田害鼠种类、密度及分布特征,本研究于2010-2011年对该省主要作物田的啮齿类动物开展调查,并利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对害鼠种类进行鉴定,分析该地区农田害鼠种类分布和发生特点,为其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依据。结果表明,所捕获的害鼠经形态鉴定可分为2科7属7种,分别为鼠科的黑线姬鼠、巢鼠、褐家鼠和小家鼠,以及仓鼠科的大仓鼠、黑线仓鼠和东方田鼠。DNA条形码分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但是在近缘种间的区分上还需要与形态数据相结合。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密度呈现出"春低秋高"的时间特征,并且在玉米田中最高;在鼠种特征上,黑线姬鼠为广布种和优势种,其他鼠种则在局部地区密度较高。根据上述结果,应将春季作为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的重点防治时期,重点作物为玉米,同时应重点关注大中型鼠的数量变动情况。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田害鼠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