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解决食用菌栽培原材料短缺的问题,扩宽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以大豆秸秆为栽培原料,对发菌期间菌丝长势、长速、出菇期子实体形态、产量等指标进行考察,探讨大豆秸秆栽培平菇的最适添加量。[结果]大豆秸秆替代木屑比例30%时,发菌期间平菇污染少、菌丝长势好、产量高,品质与对照相当,可见豆秸栽培平菇切实可行,且豆秸粉碎粒径值在1.0 cm左右时比较适宜,过长容易扎破菌袋或者造成"菠萝袋"现象,过短则不便于通气,发菌缓慢。[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平菇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秸秆
粒径值
栽培
平菇
《中国瓜菜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鉴定,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温室中疑似感染番茄灰霉病的番茄植株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分离并纯化病原菌。结果表明,共分离到4株病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明确了引起番茄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关键词:
番茄
灰霉病
灰葡萄孢
黑龙江
《草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调节剂对芸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调控机制,选用英国红芸豆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完全随机试验方法,以初花期叶面喷施调节剂为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了50mg·L-1烯效唑(S_(3307))和50mg·L-1胺鲜酯(DTA-6)对芸豆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光合相关指标和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除DTA-6在结荚期的净光合速率略小外,S_(3307)和DTA-6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开花期至鼓粒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面积指数。2)S_(3307)可提高结荚期至鼓粒期的叶绿素含量,DTA-6可降低开花期至鼓粒期叶绿素的分解速率。3)S_(3307)和DTA-6可提高芸豆各时期的地上部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尤其是鼓粒期作用效果更显著,S_(3307)和DTA-6较CK分别增加了14.55%和36.05%。4)与CK相比,S_(3307)和DTA-6降低了开花期至鼓粒期的茎叶分配率,显著提高了鼓粒期的荚分配率,促进了植物同化物质由"源(叶)"向"库(籽粒)"的转移。5)S_(3307)极显著提高了芸豆单株荚数,DTA-6极显著提高了单株荚数,显著提高了单株粒重,且S_(3307)和DTA-6均显著提高了产量,分别较CK增产4.30%和10.16%。综合分析可知,S_(3307)和DTA-6可有效提高芸豆生殖生长阶段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植物的干物质积累以及荚的分配,提高芸豆产量,且DTA-6的增产率更高。
关键词:
芸豆
S3307
DTA-6
光合特性
产量
《中国果树
》
2018
摘要:黑穗醋栗是一种营养极其丰富的小浆果,果实酸度高,风味独特,出汁率高,很适合加工果汁、果酒、果酱或蜜饯等小食品。为了明确不同品种果实的加工利用特性,以10个黑穗醋栗品种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其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根据这些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绥研1号’‘丹江黑’和‘大粒甜’为第1类,适合鲜食;‘丹丰’‘布劳德’‘晚丰’和‘奥依宾’为第2类,适合加工果汁、果酒;‘利桑佳’‘黑丰’和‘寒丰’为第3类,适合加工果酱、蜜饯类产品。
关键词:
黑穗醋栗
品种
果实
加工性状
聚类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钙为氮源,分别在基肥和追肥中选择不同氮肥施用,确定不同氮肥配施对马铃薯块茎形成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尿素相比,配施硫酸铵或硝酸钙可不同程度促进块茎形成和发育。其中,硫酸铵作基肥施用块茎总产量分别增加16.7%(2016年)和33.5%(2017年)(P<0.05),商品薯产量增加20.1%(2016年)和40.7%(2017年)(P<0.05);而硝酸钙作追肥施用块茎总产量增加10.4%(2016年)和26.2%(2017年)(P<0.05),商品薯产量增加15.0%(2016年)和32.8%(2017年)(P<0.05)。
关键词:
氮肥
马铃薯
匍匐茎发育
块茎
产量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规范了大庆地区东方百合鲜切花生产的环境条件、品种选择、种球处理、栽培管理、采收分级、包装运输等技术要求。适用于大庆地区棚室东方百合鲜切花的安全生产,其他适宜地区可以借鉴。
关键词:
东方百合
鲜切花
技术规程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作用。稻田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并破坏环境。为阐明稻田内CO2、CH4及N2O的产生机制,从水分、施肥、耕作3个方面论述其对稻田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并根据温室效应等因素,综合性地提出了推行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合理的施肥方式、选择合理的耕作制度3种减排措施,对发展低碳农业和降低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稻田
温室气体
影响因素
减排
《中国种业
》
2018
摘要:绥粳1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于2000年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粳型水稻品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14021),审定4年累计推广142.47万hm~2,为2018年黑龙江省推广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的香粳水稻品种;2015-2017年连续3年被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推介为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针对该品种穗大、秆强、喜肥水等特异性建立并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对保障优质高效品种安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稻
绥粳18
配套栽培技术
《种子科技
》
2018
摘要: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马铃薯的产量以及质量是现阶段应该探究的内容。简述了脱毒马铃薯种薯的增产效果及特点,同时分析了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繁育技术的一些发展动向,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繁育技术流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试管苗
微型薯
繁育技术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红小豆是重要的豆类作物,在中国种植范围较广。笔者综合了国内大量研究成果,概述了红小豆栽培技术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红小豆生理水平的研究进展。基于红小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展望了红小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红小豆
研究现状
栽培生理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