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高大环柄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1株大环柄菇属野生菌为研究对象,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为高大环柄菇。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干质量和生长势等指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氮比为(10~30)∶1,最适碳氮比为20∶1;最适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1;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4~28℃,最适温度为28℃;最适p H值为7.0。

关键词: 高大环柄菇 鉴定 组织分离 碳氮比 生长因子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NK971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中国种业 2016

摘要:黄淮海夏玉米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近几年种植面积在1000万hm2左右,被农业部列为我国玉米生产优势产业带。该地区气候复杂多变,温度高、湿度大、阴雨寡照,病虫害严重,为促进该地区夏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中需要不断选育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耐密植等的新品种。玉米新品种NK971(国审玉2014016)是以国内核心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发展动态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糯玉米以美国研究和利用最多,主要用于淀粉加工和饲料,基本不作为鲜食玉米。我国糯玉米育种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糯玉米种质创新、组配模式优化、新品种培育、品质改良等方面均具有中国特色,在一些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京科糯2000等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糯玉米产业的整体发展。综述国内外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糯玉米育种创新点,为我国糯玉米产业在玉米调结构、转方式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以鲜果穗销售为主、加工为辅,加强甜加糯新类型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糯玉米秸秆有效利用,高端特色,打造品牌。

关键词: 玉米 糯玉米育种 京科糯系列品种 产业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玉米新品种京科932选育及配套技术

种子科技 2016

摘要:青贮玉米京科932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采用单倍体育种手段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以MX1321为父本、京X005为母本,选育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生物产量高、抗倒性好、抗病性强、纤维品质优,2015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北京及周边地区夏播种植。介绍了京科932的选育及配套技术,供参考。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杂交种 京科932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蜡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6

摘要: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北京市区内74株选定白蜡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对引物共检测到145个等位基因,其中133个等位基因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为91%,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变幅为5~11个,平均为8.5个。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变化范围0.365到0.853之间,平均为0.590。对74株白蜡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73处将74株白蜡划分为5组。研究结果可为白蜡遗传改良、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白蜡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13份鲜食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从103对SSR引物中筛选出40对稳定扩增的多态性SSR引物,多态性比率为39.1%,并对213份鲜食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进行分子评价。研究表明,40对SSR标记共扩增出169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位点等位基因数变幅从2到9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范围从0.72到0.91,平均每对引物0.82。基于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将供试玉米自交系划分为3个大类群,第3类群又划分7个亚群,遗传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与自交系谱系及来源相符。

关键词: 玉米 SSR 自交系 遗传多样性 多态性信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黄素的提取方法和功能研究进展

河北林业科技 2016

摘要:叶黄素是一种天然植物色素,具有抗氧化、保护视网膜、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同时具有调色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饲料中。蔬菜、水果、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其中以万寿菊中叶黄素的含量最高。叶黄素的提取方法有干燥法、萃取法、微波法、浸提法和超声波法等,其中超声波法为叶黄素提取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 叶黄素 提取 功能 发展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白杨不同组织器官稳定表达看家基因的筛选

植物生理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BJHR01’的不同组织器官为材料,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及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软件Best Keeper、Norm Finder和geNorm分析了8个看家基因在毛白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稳定性。所选看家基因包括细胞骨架蛋白肌动蛋白基因(actin)、微管蛋白基因(TUB)、18S核糖体RNA基因(18S rRNA)、翻译延伸因子(EF-1 beta)、翻译起始因子(eIF 5AV)、组蛋白编码基因(H3)、核糖体蛋白基因(RP)和泛素蛋白基因(UBQ),结果发现eIF 5AV、actin和UBQ三个内参基因在毛白杨不同组织器官中表达水平稳定,适合在定量PCR分析中作为内参基因;TUB的表达稳定性最差,不适宜作为毛白杨不同组织器官基因表达研究的内参基因。在毛白杨不同组织器官基因表达水平研究中,可选用eIF 5AV、actin和UBQ三个内参基因的几何平均数作为参照标准,实验数据的分析将更为准确。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基因表达水平 毛白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制固相萃取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果蔬中的8种真菌毒素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基于自制固相萃取柱的样品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果蔬中8种主要真菌毒素的方法,包括链格孢毒素、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及橘青霉素。样品经80%乙腈溶液提取、离心后,通过自制固相萃取柱(HLB+MCX)排除杂质干扰,流出液经氮吹至近干后,直接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在较宽的线性范围内,8种毒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定量限为1~5 μg/kg,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6.0%~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0.8%~4.7%。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苹果、樱桃和番茄等果蔬中痕量真菌毒素的测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自制固相萃取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果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竹芋专用长效肥料氮磷钾释放规律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优化家庭长效花卉肥料配方,进一步研究简约水肥一体化,以"青苹果"竹芋盆栽试验得出的养分配方为依据,共设7个处理采用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专用长效肥料的养分规律。结果表明:加水冲洗药片状肥料基本上能够实现可控的EC、pH和硝态氮、磷和钾的均匀和长时间释放,且冲洗时长比片数对冲洗液中电导率、pH、硝态氮、磷、钾的量更有明显影响。同时,养分释放时间与氮、磷、钾累积释放率呈线性关系,用于竹芋的长效片状肥料需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固体磷酸,减少硝态氮、磷、钾原料的用量。

关键词: 长效肥料 养分释放 竹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