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852条记录
不同生态条件下影响稻米品质变化的气象因子研究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贵州省区试中的13个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品种在贵州省8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稻作区种植的稻谷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其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灌浆期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品种在不同的生态稻作点种植,其稻米品质指标中的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变化较大,达到显著差异;通过气象因子与稻米品质的偏相关分析得出,在水稻灌浆期的日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三因子中,显著影响稻米品质变化的是日平均温度,而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灌浆期的日平均温度是稻米品质中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变化的主控因子。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稻米品质 生态稻作区 日平均温度 水稻灌浆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2号选育研究 Ⅱ.母本SAB-3的配合力分析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测定了隐性核不育两型系SAB-3的配合力,结果表明:SAB-3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荚果、荚实粒数和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强,易配强优势组合;已育成黔油12号、黔油18号和通过省级区域试验的组合黔杂RX 003。

关键词: 油菜 黔油12号 母本 配合力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篱技术发展回顾和贵州省的研究进展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国际国内植物篱技术发展的回顾,认为通过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可供推广应用的坡耕地治理技术。植物篱技术的优点在于能有效的控制坡地的水土流失,增加作物的产量,增加经济收益,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在逐步形成梯地的过程中,投资较省、地力得到提高。但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因受地域条件差异的影响和农民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使成篱作物较难选择,形成的植物篱容易破坏。我们采用农民参与选择成篱作物的方法,实践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农民能选择出风险小、经济效益较高,适合当地条件的,受群众欢迎的新型植物篱模式,能促进植物篱技术发展,明显地提高了植物篱技术推广的成功率。

关键词: 植物篱 农民参与 贵州 水土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紫红叶标记性状的遗传及利用探讨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遗传分析得出:紫红叶色甘蓝型油菜的紫红叶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紫红叶色对绿色呈显性。利用紫红叶色标记性状材料作父本,绿叶核不育系作母本进行隔离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制种中必须拔除不育系中的可育株。同时进行了紫红叶标记材料利用方法探讨。

关键词: 紫红叶标记 遗传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秋番茄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引进的5个番茄品种:好运105、铁将军2号、磊石八号、铁帅106、金粉101(ck),在贵阳地区进行夏秋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铁将军2号综合表现最佳,产量为5 517 kg/667 m2,比对照高11.4%,好运105次之,产量为5 516 kg/667 m2,比对照高4.2%。

关键词: 夏秋番茄 品种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Ⅹ父本隐性核不育恢复系双168的保优扩繁技术规程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2号亲本繁育实践,按其父本恢复系双168的特点,总结其高产保优扩繁技术规程,确保父本恢复系的种子质量和品种使用生命力。

关键词: 油菜 黔油12号 父本 扩繁 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Ⅶ亲本的提纯鉴定整理技术规范及效果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总结了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2号亲本隐性核不育两型系SAB-3和恢复系双168采取三圃制原则进行提纯鉴选和杂种优势鉴定整理的方法,确保亲本种子质量和品种使用生命力。

关键词: 油菜 隐性雄性核不育 两型系 恢复系 黔油12号 提纯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黔油17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研究Ⅰ父母本不同间比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农作物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的不同间比制种与常规行比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心式技术各处理产量均大于对照行比法,以1∶4处理的制种产量最高,2年平均制种产量为96.70 kg/667 m2,比常规行比的平均制种产量77.60 kg/667 m2增加19.1 kg/667 m2,增产幅度为24.6%。(2)“农作物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的核心是增加制种田中的不育株数,在父本花粉量能满足母本正常结实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父本比例,增加母本株数,从而提高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

关键词: 杂交油菜制种 黔油17号 间比 行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高海拔山区杂交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的技术效果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贵州高海拔(1 660 m)冷凉山区,通过对水稻栽培措施中的栽插密度、单穴栽插基本苗数、生育前后期按不同比例施肥(控制总N量相同)进行田间试验,发现密度为27.0万/hm2,生育前后期施N肥比例为6∶4的栽培措施能显著提高单产,而单穴栽插基本苗数对产量贡献不显著。引进杂交水稻按叶龄模式进行大田管理的栽培技术示范,产量增幅在71.0%~214.8%之间,总结出的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技术适应贵州高海拔山区。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海拔山区 叶龄模式 技术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控技术在杂交油菜黔油14号制种上的应用研究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杂交油菜“黔油14号”制种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父本上喷施“920”能够提高父本植株的高度、增加单株有效角数、结角密度及每角粒数;母本喷施多效唑能够降低株高和分枝部位,显著提高每角粒数,构建良好的株形结构。父本喷施“920”、母本喷施多效唑及仅在母本上喷施多效唑能够提高制种产量,分别较ck(父母本均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12.424%和6.943%。

关键词: 杂交油菜 制种技术 化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