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地理区域桔小实蝇解毒酶系活性及其与抗药性水平关系
《环境昆虫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昆虫体内的解毒酶活性是反映其抗药性水平的主要生理指标,本文比较了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几种解毒酶活性和抗药性水平关系。测定了9个地理品系和相对敏感品系的桔小实蝇成虫的三种解毒酶,即多功能氧化酶(Mixed function oxidase,MFO)、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的活性,利用药膜法测定其对敌百虫(Trichlorphon)、高效氯氰菊酯(β-cypermethrin)和阿维菌素(Avermectin)的抗性水平,比较了各地理品系的桔小实蝇这些酶活性和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的关系,并作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广州地区桔小实蝇体内的MFO-O-脱甲基活性最高,为相对敏感品系酶活性的1.4782倍;而广东茂名地区品系酶活性最低,只有0.8649倍。广东惠州地区桔小实蝇体内CarE活性最高,为相对敏感品系酶活性1.8147倍;而广西南宁地区的桔小实蝇体内酶活性最低,为敏感品系的0.9636倍。广东茂名地区桔小实蝇GST活性最高,是相对敏感品系2.2557倍;而广东广州地区桔小实蝇GST活性最低,只有相对敏感品系的1.1622倍。抗性水平表明:各地理品系对敌百虫的抗性水平为相对敏感品系的2.1552倍至100.2271倍之间,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在1.0065到26.0026倍之间,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在2.3353倍至29.0688倍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桔小实蝇体内的GST活性和对敌百虫抗性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41,存在显著性正相关;CarE活性与桔小实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水平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0。通径分析结果表明:GST活性对敌百虫的抗药性水平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4414,对敌百虫的抗性上升起到正向作用;MFO-O-脱甲基活性、CarE活性和GST活性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水平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311,0.4946和0.1775,均起到正向作用;GST活性与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的直接通径系数很小,为0.0668。结果显示了桔小实蝇的解毒酶与抗药性水平关系密切,在抗性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胶乳转化酶HbNIN基因家族物理定位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胶乳转化酶(Invertase,Inv)是控制橡胶树胶乳蔗糖代谢和影响胶乳(橡胶)产量的关键酶。已有研究证实了胶乳转化酶属于中性/碱性转化酶。本研究以热研7-33-97(2n=36)为材料制备叶片细胞染色体标本,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胶乳转化酶基因HbNIN1、HbNIN2和HbNIN3进行了染色体物理定位的初步研究。结合核型分析,初步确定HbNIN1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其信号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为33.1;HbNIN2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其信号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为35.7;HbNIN3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其信号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为40.42。由此揭示了该基因家族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转化酶 HbNIN1 HbNIN2 HbNIN3 荧光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处理对菠萝蜜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1-MCP具有延缓跃变型果蔬成熟衰老的作用,以干包75株系菠萝蜜果实为试材,研究果实采后不同浓度(0,0.1,0.5,1.0 mg/L)1-MCP处理对果实乙烯、淀粉、纤维素、果胶、可溶性总糖等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极显著地抑制了干包菠萝蜜果实采后乙烯的产生,延迟了乙烯高峰的出现。1-MCP处理极显著地抑制菠萝蜜果实中淀粉、原果胶、纤维素含量的下降和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和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将果实中淀粉降解的启动时间延后了2 d,并显著地降低了菠萝蜜果实的蔗糖含量,但提高了还原糖的含量。此外,1-MCP处理还极显著地抑制了菠萝蜜果实贮藏后前6 d中的有机酸和VC含量升高。在室温下,lMCP处理将菠萝蜜果实的货架寿命延长了6~10 d,其中0.5 mg/L 1-MCP处理效果最好。
关键词: 菠萝蜜 1-MCP 乙烯 淀粉 纤维素 果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还田方式下甘蔗叶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甘蔗叶在土壤中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应用网袋法模拟秸秆还田方式,研究了不同还田方式下甘蔗叶碳、氮、磷、钾养分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还田方式下,甘蔗叶在0~60 d腐解速度较快,在180 d时,覆土、覆土覆膜和仅覆膜处理下甘蔗叶的质量累积减少率分别为95.1%,94.6%,82.1%,表现为覆土>覆土覆膜>覆膜。腐解过程中甘蔗叶养分的释放速率表现为K>P>N≈C。180 d,碳、氮、磷、钾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3.0%~95.0%,82.0%~95.1%,73.5%~97.0%,98.4%~99.7%。考虑甘蔗叶还田养分的释放情况,可以适量减少基肥中钾肥的用量,覆土处理下,养分释放率最高,但是与覆土覆膜处理差异并不显著,覆地膜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生长,因此,如果生产实际情况允许建议甘蔗叶还田采用覆土覆膜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施肥对菠萝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徐闻县对当地普遍种植的巴厘种菠萝展开不同管理方式的对比研究,探讨了滴灌施肥与常规施肥对菠萝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空白对照、常规施肥和滴灌施肥。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在菠萝上使用滴灌施肥技术,产量可达到81405 kg/hm2,增产39.04%,果实内在品质无下降,但商品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商品果率为95.73%,较常规处理高11.51%。净收入较常规施肥处理高69670 Yuan/hm2,增长92.07%,节省用工成本1125 Yuan/hm2,产出投入比由2.00∶1上升到2.97∶1。N、P2O5分别节省42.84%、52.67%。滴灌施肥对菠萝的产量、商品品质以及经济效益提高有积极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获得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动态特征,并分析其对各影响因子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NEE)日动态均为"U"型曲线,白天均为碳吸收(NEE为负值),夜间均为碳排放(NEE为正值);全年各月除2月外,NEE月总值均为负值,吸收碳,雨季4~10月各月NEE值均较大,旱季1~3月、11~12月,各月NEE值均较小;橡胶林年固碳能力强大,超过11.0 t C/(hm2·a)。(2)橡胶林生态系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冠层内大气平均温度(Ta)、地下5 cm土壤温度(T_-5 cm)和饱和水汽压差(VPD)及地下5 cm土壤含水量(VWC_-5 cm)等均负相关,但影响强度不同,其中PAR影响最为显著;另外NEE还与橡胶林本身林分状况及周围大气环境CO2浓度等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根系突变体lrn1、prl1和野生型根系显微结构的差异
《植物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外源细胞分裂素不敏感突变体lrn1和prl1表现为磷高效。营养液培养0.2μmol/L细胞分裂素(6-BA)处理,与甘蓝型油菜野生型‘宁油7号’(WT)相比,突变体lrn1侧根较多,prl1主根较长。本研究利用体式显微技术、非切片压片法以及石蜡切片等技术,对3个基因型在ddH2O和0.2μmol/L 6-BA处理下的根毛、根表皮细胞分化及根尖解剖结构的差异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ddH2O处理,种子发芽后第1、3、6、9 d,lrn1、prl1和WT根尖成熟区根毛较少。0.2μmol/L 6-BA处理,种子发芽后第3 d,lrn1、prl1和WT根尖形成大量根毛,其中WT根毛最多、密度最大;prl1根毛最少,密度也最小;lrn1处于两者之间。种子发芽后第6 d,lrn1、prl1和WT分生区和伸长区明显缩短,lrn1和prl1分生区面积无显著差异,但两者均显著大于WT;lrn1和prl1根冠细胞结构较正常,而WT根冠细胞结构畸形;lrn1皮层原细胞之间排列较WT和prl1紧密。种子发芽后第9 d,lrn1已有4条侧根,但prl1与WT无侧根形成。6-BA处理,prl1主根较长,与其根尖分生区面积较大密切相关;lrn1侧根较多,可能与中柱原细胞排列密度较高密切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ELSD法测定礼品西瓜果实可溶性糖的种类和含量
《南方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西瓜果实糖分类型和含量的方法,为精准鉴定西瓜种质资源的糖分类型和测定其含量及西瓜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ELSD法,设置色谱条件采用Comosil Sugar-D柱(4.6 mm ID×250.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75∶25),流速1.0 m L/min,柱温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80℃,气体流量1.60 m L/min,分析西瓜果实中可溶性糖的类型和含量。【结果】在10 min内准确检测出西瓜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3种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在线性范围0.25~3.00 m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果糖=0.9943、r葡萄糖=0.9997、r蔗糖=0.9988。加样回收率98.57%~101.36%;西瓜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分别为45.88、16.62和34.03 mg/g。【结论】HPLC-ELSD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快速准确测定西瓜果实中糖的类型及其含量。
关键词: 西瓜 可溶性糖 类型和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 精准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SSR标记在茄子及其他茄科作物上的通用性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已完成测序的番茄基因组发展大量的SSR标记,并将这些标记转移到茄子及其他茄科作物上,节省开发SSR标记的成本.【方法】本研究利用近缘物种转移法分析了番茄SSR标记在茄子及其他茄科作物上的通用性情况.【结果和结论】1 046对番茄SSR引物中有887对能在茄子基因组DNA上扩增出产物,425对引物扩增出的带型在番茄与茄子间相似程度高,标记的通用率为40.6%;EST-SSR比基因组SSR的通用性更好,前者通用率为54.5%,后者为38.9%;414个通用SSR标记被电子定位到番茄染色体上,不同染色体来源的标记通用率明显不同;93对引物在2份用于遗传图谱构建的栽培茄子亲本间表现出多态性;获得的425对通用引物在马铃薯、辣椒、枸杞上通用率分别为96.2%、78.1%、54.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