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巴西橡胶树HbPEPRK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先前获得的EST序列,从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克隆了一个编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激酶相关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kinase-related kinase,PEPRK)的基因HbPEPRK1。HbPEPRK1编码区c DNA长度为1 401 bp,编码466个氨基酸。HbPEPRK1蛋白具有典型的的丝/苏蛋白激酶结构特征的结构特征,和其他植物中的类似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对HbPEPRK1启动子区域进行分析,发现含有众多应答激素和环境胁迫信号元件。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HbPEPRK1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胶乳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乙烯刺激后HbPEPRK1在胶乳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行距对斜排稀植甘蔗脱毒种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台糖22号二代脱毒种苗为试材,在播种量为45 000芽/hm2条件下,考察行距为1.3、1.4、1.5 m的斜排稀植模式甘蔗的生长、产量、含糖量变化。结果表明,斜排种植模式下甘蔗分蘖率、不同生育期株高、单茎重、每公顷蔗茎产量、折算每公顷含糖量均较对照下降,且随行距的增加下降幅度增大;其中1.5 m行距下斜排种植甘蔗成熟前株高与1.3 m行距、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斜排种植模式下甘蔗成茎率、单位面积有效茎数、蔗茎直径、蔗茎锤度均较对照增加,且随行距增大增加幅度变大;除1.4、1.5 m行距下斜排种植模式甘蔗成茎率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果树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细胞水平探明荔枝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方法】通过改良涂片法对荔枝品种‘妃子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多核仁、单价体、落后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不均等分裂、多分体等异常情况,为观察细胞总数的8.5%。异常情况多集中于前期Ⅰ、中期Ⅰ、前期Ⅱ和四分体时期,分别为各时期观察细胞总数的71.56%、33.33%、15.85%和31.25%,并对其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讨论。【结论】分裂过程中发现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片段、不同步以及不均等分裂等异常现象主要来源于终变期出现的较高频率的单价体,与细线期发现的多核仁现象没有直接关系,异常现象是导致多分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导致花粉败育。异常行为的发生可能与品种、个体或气候因素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蔗糖代谢相关酶在‘石硖’龙眼假种皮糖积累中的作用
《果树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石硖’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Shixia’)果实糖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假种皮生长发育过程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结果】石硖果实质量、假种皮质量和总糖含量的变化均呈先慢后快的生长趋势。在假种皮缓慢生长期,以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糖积累主要受AI、SS(分解方向)活性的调控;假种皮快速生长期,以积累蔗糖为主,AI和SS(分解方向)活性降低,同时,SPS、SS(合成方向)活性增加是蔗糖积累的主要因子;而NI的活性相对较低。【结论】‘石硖’龙眼为糖直接积累型,假种皮在发育期,存在明显的蔗糖积累(花后75 d)和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变化(花后65~75 d)的转折点。蔗糖积累的同时伴随着AI、SS(分解方向)活性的下降和SS(合成方向)、SPS活性的提高,所以糖分积累进程是在蔗糖代谢相关酶的综合作用下进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软木及软木橡胶复合板导热性能研究
《林产工业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准稳态法测量软木次生皮、软木板和软木橡胶复合板导热性能,研究含水率(0~6%)、密度(0.25~0.55g/cm~3)和橡胶混合比例(40%~70%)3个主要因素对软木产品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木板导热系数与其含水率和密度呈比较强的正线性关系,平均含水率为0.2%、3.3%、5.9%的软木板导热系数分别为0.057 8、0.066 1、0.070 2W/(m·K);密度为0.25、0.35、0.45、0.55g/cm~3的软木板导热系数分别为0.047 3、0.058 2、0.070 2、0.089 3W/(m·K);相同密度和含水率条件下,软木橡胶复合板的导热系数与其橡胶的混合比例呈较弱的正线性关系和二次非线性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46份菠萝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20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5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94条,多态位点比率为75.5%,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数分别为12.9条和9.7条。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I为0.365 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1 4,表明供试样品遗传多样性不丰富。46份菠萝蜜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74 8~0.975 5之间,平均为0.775 8,说明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较近。通过UPGMA构建树状图,当相似系数为0.771 0时,菠萝蜜种质资源可分为6个类群,我国的种质资源和东南亚来源的种质相对分开聚类,来源地相同或较近的种质表现出了较为亲密的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套袋防治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的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评价了不同类型的套袋对苦瓜上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实蝇对果长为3~4cm的苦瓜为害率最低,约为3%;套袋显著影响苦瓜的好瓜率,果长为3~4cm的苦瓜套袋后好瓜率显著高于果长为7~8cm苦瓜套袋后的好瓜率,且前者经高密度聚乙烯袋、无纺布袋和牛皮纸袋套袋后好瓜率均≥90%;套袋也显著影响苦瓜的发育和色泽,与未套袋的苦瓜相比,经塑料袋和无纺布套袋后苦瓜果长、横径和单瓜重显著增加,颜色之间并无差异。结合本研究,建议苦瓜套袋防治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的适宜时期为苦瓜发育至果长3~4cm时,适合的果袋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和无纺布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杨酸诱导膨胀浮萍(Lemna gibba SH0204)开花
《植物生理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水杨酸(SA)诱导膨胀浮萍开花,结果显示,在液体1/2Hoagland培养基中加入适当浓度的SA对开花有显著促进作用,SA浓度为20μmol·L-1时开花率最高,达到39.37%。SA在诱导开花的同时,明显抑制叶状体的生长,在浓度为80μmol·L-1时,叶状体死亡率达到94.38%。此外,本研究尝试在固体1/2Hoagland培养基上诱导膨胀浮萍开花,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诱导开花,SA浓度为20μmol·L-1时,开花率超过45%,死亡率显著降低。在固体培养基上,方便对开花植株进行跟踪和操作,因此,用固体培养基诱导开花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应用价值。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花粉粒呈近圆球形,表面有网状带刺纹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NTL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巴西橡胶树膜结合转录因子Hb NTL2进行克隆和表达,并通过酵母试验进行转录激活功能分析。结果表明,Hb NTL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380 bp,编码一个由45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该蛋白属于NAC转录因子家族中的ANAC001亚族;在第6~172位氨基酸之间含有典型的NAC结构域,第433~453位氨基酸具有跨膜结构域,是膜结合NAC转录因子;Hb NTL2具有转录激活功能,转录激活区在C–末端;Hb NTL2在叶片的表达高于在橡胶树的其他部位,受割胶、茉莉酸(JA)和乙烯(ET)处理以及低温胁迫诱导。综合分析结果表明,Hb NTL2可能参与调控巴西橡胶树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过程。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膜结合NAC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转录激活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
《化学试剂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Qu ECh 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植物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方法。样品经过1%甲酸酸化的甲醇/乙腈(V(甲醇)∶V(乙腈)=85∶15)溶液提取,Qu ECh ERS(Mg SO4+C18+PSA)净化,UP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4种黄曲霉毒素的浓度在0.5~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为84.3%~103.2%,相对标准偏差为2.9%~7.6%,方法检出限为0.2~0.3μg/kg。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可靠的优点,串联质谱提供的离子对扫描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基质干扰。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植物油 QuEChER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