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南省长沙市34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定适合农户需求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政策,利用微观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76.15%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具有采纳意愿;2)性别、受教育程度、绿色防控技术感知易用性、绿色防控技术感知有用性、邻居的影响、生态环境关注程度是影响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顺利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的对策建议:加强适用性较强的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加大对农村带头人的培训,发挥新技术采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霉素对冬季迟缓期艾纳香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赤霉素对冬季迟缓期艾纳香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一年生艾纳香种子苗为实验材料,在冬季艾纳香生长迟缓期喷施3次赤霉素,测定艾纳香的株高、地径、叶长、叶宽、叶干重、叶片总黄酮含量和叶片中l-龙脑含量。结果表明:赤霉素可显著促进艾纳香生长,提高生长指标和叶干重,其中,1mg/L和10mg/L赤霉素的效果最明显。赤霉素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艾纳香叶片中总黄酮相对含量的积累,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极显著地促进了总黄酮绝对含量的增加,1mg/L赤霉素处理下的总黄酮绝对含量分别是10mg/L、100mg/L和空白处理的1.78倍,2.54倍和4.69倍。赤霉素显著抑制了l-龙脑的积累,但可促进其绝对含量的增加;1mg/L赤霉素处理的艾纳香叶片中l-龙脑绝对含量最高,分别是100mg/L和CK处理的1.57倍和3.67倍。结论:在冬季艾纳香生长迟缓期施加赤霉素可以显著促进艾纳香生长和增加叶干重,提高总黄酮和l-龙脑的绝对含量。
关键词: 赤霉素 艾纳香 生长迟缓期 l-龙脑含量 总黄酮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8号木薯块根形成期叶绿体蛋白质组学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华南8号’木薯块根形成期叶绿体为材料,采用改进酚抽法提取总蛋白,通过一维和二维电泳,经Image Master分析,获得了木薯叶绿体的蛋白质表达谱,发现(397±31)个蛋白点;挖取2-DE凝胶上相对丰度较高的蛋白点275个,利用改进的酶解方法进行胶内酶解,经MALDI-TOF MS质谱鉴定,获得208个蛋白点,对应143种蛋白质,这些蛋白主要参与光合作用、光合生物碳固定、氧化还原调节、氨基酸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转运等途径。结果为后期从蛋白质组水平深入研究木薯叶绿体高光效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象因子对桂热3号木薯淀粉含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气象因子对木薯淀粉含量的影响,并给木薯种植规划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以GR3为材料,对3年4个试验点的木薯淀粉含量与8类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与年均温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与年积温、9月份均温达到显著正相关,与10月份月均温、11月份月均温、3月份月均温和年日照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年均温、10月份月均温和11月份均温是影响木薯淀粉含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结论:提高各种温度因子、增加日照时数、减少降水量有利于淀粉积累;以年均温为主要参考指标,结合10月份均温和11月份均温规划种植木薯,可保证木薯淀粉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姜黄素对大肠杆菌攻毒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姜黄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0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用大肠杆菌攻毒(1×109个细胞/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mg/kg喹烯酮,200mg/kg和400mg/kg姜黄素,试验期21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50mg/kg喹烯酮和400mg/kg姜黄素可以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料重比(P<0.05);400mg/kg姜黄素组断奶仔猪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因此得出结论,日粮中添加姜黄素能促进仔猪生长,提高仔猪抗氧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MKK4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CE技术,从橡胶树‘热研7-33-97’中克隆了1个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MKK)基因HbMKK4。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1 580bp,编码框1 059bp,编码352个氨基酸,含有S_TKc结构域,其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38.83kD,理论等电点为9.36。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bMKK4在橡胶树的根、树皮、胶乳及叶片中均有表达。割胶、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利均能上调胶乳中HbMKK4基因的表达,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在割胶后2h、茉莉酸甲酯处理8h和乙烯利处理4h后达到最高。研究结果推测HbMKK4可能通过MAPK信号途径参与茉莉酸信号途径的响应,可能在天然橡胶生物合成调控中起关键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季节性干旱区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因气候变化引起的季节性干旱已日益成为限制华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阐述了华南四省(区)季节性干旱的类型及分布、节水农业技术在华南地区主栽作物上的应用现状,对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初步提出了以下重点研究思路:应用集雨补灌技术解决丘陵坡地旱季水源问题;引入半旱式耕作制减少水稻生态耗水,在深入研究作物需水规律的基础上研发农田精准控水技术;设置长期经费支持及政策配套以保障相关研究的连续性,为农田精准控水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的RAPD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种群间遗传、变异分化,选取来自各个地区的黄单胞病菌代表菌株45个,利用多态性较好的8条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构建指纹图谱。利用统计分析软件NTSYS对样品的PCR结果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遗传变异较大,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经综合聚类分析,在75%的相似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7个类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