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海南番茄蕨叶型CMV分子检测及其序列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鉴定引起海南定安县番茄叶片呈蕨叶型或变窄成线条状,叶片表面凹凸不平、生长不规则等症状的病原物,对该病样的叶片提取总RNA,反转录成第一链c DNA,然后根据CMV RNA1保守序列设计2对特异引物,再利用常规PCR方法鉴定其病原是否为CMV。利用两对特异引物进行PCR方法扩增后,分别获得大小约为500 bp和700 bp的目的 DNA条带,经序列相似性比对,发现海南定安县番茄的病原物为CMV。构建系统进化树和同源性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引起番茄叶片蕨叶和生长不规则的CMV为重花叶株系(包括蕨叶症状),属CMV IB亚组。本研究鉴定了CMV是引起番茄叶片蕨叶和生长不规则等症状的重要病原物,通过序列比较和同源分析确定了该病原物为CMV的重花叶株系(包括蕨叶症状)。

关键词: 番茄 黄瓜花叶病毒 PCR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sHSP23.8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中克隆到一个小热激蛋白基因。该基因全长cDNA为1 002 bp,最长开放阅读框645 bp,预测编码蛋白包含214个氨基酸残基,与植物sHSP23.8蛋白具高度相似,将该基因命名为HbsHSP23.8。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bsHSP23.8具有α-晶体蛋白保守结构域,可能定位在叶绿体,HbsHSP23.8蛋白中预测到19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HbsHSP23.8由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随机卷曲组成。实时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HbsHSP23.8在巴西橡胶树胶乳、叶片、树皮、雄花、雌花、花药中均有表达。在橡胶树叶片不同发育时期,HbsHSP23.8表达存在明显变化。此外,HbsHSP23.8表达受高盐、干旱、低温、乙烯和茉莉酸处理调控,表明HbsHSP23.8可能在巴西橡胶树逆境胁迫应答、乙烯和茉莉酸信号途径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小热激蛋白23.8 逆境反应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番木瓜环斑病毒全长cDNA克隆及其侵染性克隆构建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解析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的致病机理,寻找广谱、有效的抗病毒新策略,培育具有应用前景的抗病新品种,利用RT-PCR和快速cDNA末端扩增技术(RACE)对引起番木瓜环斑病毒病的PRSV海南海口分离物(PRSV-HN2)的基因组cDNA进行了全序列测定。PRSV-HN2全长cDNA包含10 326 nt(不包括3′端的polyA,Gen Bank登录号为KF791028),能编码3 346个氨基酸。对PRSV-HN2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结构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其与其它23个PRSV分离物的核酸序列相似度达81%~91%,氨基酸相似度为88%~94%。利用酵母同源重组系统成功构建其侵染性克隆载体并通过农杆菌转化与侵染,最终获得其侵染性克隆。这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PRSV遗传变异、侵染及致病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全长cDNA 克隆 酵母同源重组 序列分析 侵染性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基因型值的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43份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为材料,对其10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基于基因型值对性状间的相关性和种质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43份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的10个农艺性状表型值变化幅度较大,其极差值均明显高于平均值,尤其是株高、叶宽、果纵径、果肉厚表现最明显;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以单果重最高,为0.43,叶柄长次之,为0.38;10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3.67~3.73,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株幅、叶长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叶长与叶宽、叶宽与果横径及单果重与果柄长、果纵径、果横径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柄长与叶长、果纵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果纵径与果柄长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3份种质间遗传距离为1.84~12.14,其遗传差异较大;在标定距离为9.50时,43份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可聚为8大类群,其中第1、3、5、6、7和8类群仅包括1份国内或国外的种质,这些种质与其他种质亲缘关系较远。【结论】供试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CCJ120、CCJ60、CCJ96、CCJ55、CCJ134和CCJ85等6份种质可用于育种亲本材料选择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关键词: 黄灯笼辣椒 基因型值 遗传多样性 相关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发生及防治

中国森林病虫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2013年在海南、广东和广西等地新发现的危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对我国棕榈科植物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该虫在我国的发生危害情况,提出了当前我国椰子织蛾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椰子织蛾 发生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MaTPS1基因序列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随机克隆测序法,从香蕉根系cDNA文库中获得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命名为MaTPS1。MaTPS1扩增获得cDNA序列,全长3 946bp,开放阅读框2 562bp,编码853个氨基酸。生物学信息分析表明,MaTPS1蛋白属于不稳定蛋白,等电点4.72,具有TPS和TPP结构域。序列预测分析表明,MaTPS1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不存在信号肽,为跨膜疏水蛋白。与已知植物TPS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一致性达74.81%,其中与2种马来西亚野生蕉、玉米、野茶树、中果咖啡的TPS编码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100%、79.91%、71.33%、63.93%和65.13%。器官特异性分析表明,MaTPS1在香蕉的根、球茎、假茎、叶、花和果实中都有表达,其中在根、球茎、假茎和花中表达量较高。qRT-PCR分析表明,ABA、ACC、干旱、低温、盐害和枯萎病胁迫处理后,MaTPS1表达量在盐胁下增加,于24h时达到最高,而在其他胁迫下较正常条件下降低。研究认为,MaTPS1可能参与调控香蕉抗盐胁迫机制,从而提高香蕉耐盐性。

关键词: 香蕉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TPS1)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含水量对芒果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芒果果实生长期水分管理及芒果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采后芒果果实可食率、可溶性糖和果实失水率等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后熟阶段呈倒V型变化,处理A均低于其他处理,果实完熟时处理C显著高于处理A;可溶性糖含量在后熟阶段各处理逐渐上升,果实完熟时处理B显著高于处理E;后熟阶段各处理淀粉含量逐渐下降,果实完熟时处理A淀粉含量最高;可滴定酸含量后熟阶段逐渐下降,果实完熟时处理A~E较CK增长幅度分别为13.89%、11.80%、27.39%、14.91%和32.38%;后熟阶段VC含量逐渐下降,完熟时各处理VC含量高于CK,以处理C增幅最大;随着果实完熟,CK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增加,处理A~E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处理A~D果实失水率大于CK,处理E低于CK,处理A与CK果实失水率达极显著差异;果实可食率处理A低于CK,其他处理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灌溉 土壤含水量 芒果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椒鲜果力学性能测试与试验分析

农机化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胡椒青熟鲜果在不同压力下表皮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不同工况下果皮、果核受压破损数据及曲线图的分析,明确了胡椒鲜果脱皮的基本力学要素,得出了胡椒鲜果在机械法脱皮过程中,理论击打力在5~3 0 N时可取得较好的脱皮效果,且不会造成果核破损等现象发生的结论。该研究可为胡椒初加工机械的升级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支撑。

关键词: 胡椒鲜果 力学性能 测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健康种苗半自动种植机开沟器的设计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开沟器是甘蔗健康种苗半自动种植机的关键部件之一。通过对现有开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对比,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设计了一种种肥隔离式开沟器,蔗种与肥料相互分离,适应宽深沟种植需要,对其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确定各最佳结构参数分别为入土角α=37°、前部张角ν=40°、侧挡土板外倾角λ=10°、幅宽l=40cm。通过ANSYS Workbench仿真分析可知其前部尖端变形量最大,但变形量相对较小,变形不明显,其影响可以忽略,试验效果达到设计要求,为后续进一步优化设计甘蔗健康种苗半自动种植机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条件。

关键词: 甘蔗种植机 健康种苗 开沟器 隔离式 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对豆大蓟马蛹期发育和羽化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rall)是近年来严重制约海南豇豆生产的重要害虫。针对该蓟马在土壤中化蛹的习性,本文研究了在室内条件下不同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对豆大蓟马化蛹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显著影响豆大蓟马蛹的发育历期和羽化率,土壤含水量为15%且土壤类型为砂壤土时,豆大蓟马的发育历期最短为3.62±0.15 d,羽化率最高为52.08%±0.07%,低含水量(5%)和高含水量(25%)均不利于豆大蓟马化蛹。土壤类型以砂壤土最适宜豆大蓟马化蛹,粘土最不适合豆大蓟马化蛹,其羽化率最低为19.17%±0.02%。

关键词: 豆大蓟马 土壤含水量 化蛹 羽化 发育历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