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基于弱极性溶剂萃取的白兰花开花过程7个阶段风味物质的成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经弱极性溶剂二氯甲烷萃取白兰花开花过程7个不同阶段的花被片中的风味物质,并使用保留指数和NIST谱库对化合物进行定性验证。结果表明:共检出化合物54种,以醇类和烷类为主,相同化合物27种,醇类化合物含量占总含量的84.72%~70.30%;所检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为芳樟醇,其含量为82.09%~61.82%,在开花阶段的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除芳樟醇外,化合物数量和含量在开花阶段呈正态分布,含量变化趋势主要为减少-增加-减少和增加-减少2种。

关键词: 白兰花 开花阶段 风味物质 成分分析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捕条件对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田间效果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是世界著名的严重危害棕榈植物的毁灭性入侵害虫,现已传入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对我国棕榈植物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比较了聚集信息素来源、诱捕器设置高度、颜色和类型对红棕象甲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来源的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诱捕器置于地面诱捕效果最好;红色和黑色诱捕器的诱虫量显著优于白色和黄色诱捕器;诱捕器类型对诱虫量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的监测技术提供指导。

关键词: 红棕象甲 聚集信息素 诱捕器 诱捕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埋厌氧氨氧化同步脱硫除氮菌B16对天然橡胶加工废水的处理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冲击负荷下厌氧生物处理通常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海藻酸钙(SA)、聚乙烯醇(PVA)复合材料对本实验室筛选到的同步脱硫除氮菌B16进行包埋,利用包埋固定化后的菌处理天然橡胶加工废水。结果表明:14 d后包埋菌株对实际废水氨氮、总氮及硫酸盐的去除效果分别为44.05%、46.29%和26.06%,并且氨氮去除速率最高可达110.59 mg/(L·d),硫酸盐平均去除速率为13.8 mg/(L·d),均高于游离菌株。包埋小球存在一个物料内外传递的时间差,可提供细菌对环境变化适应的一个缓冲的时间,使得包埋固定化后的菌对于水质的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非常适用于处理天然橡胶加工废水。

关键词: 包埋固定化 同步脱硫除氮菌 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品质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51份苦瓜种质资源的品质性状,本研究对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等16个品质相关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多样性分析发现,苦瓜16个品质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9.24%,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苦味,为55.79%,果实硬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5.4%。相关性分析发现,有8对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7对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9对性状间表现为显著正相关,6对性状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其它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累计贡献率达到73.35%为前6个因子,说明苦瓜16个品质性状特征参数的大部分信息可以用这6个因子来概括。通过聚类分析将51份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本研究结果为苦瓜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品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苦瓜 种质资源 品质性状 多元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南岛儋州地区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法对橡胶林水汽通量进行长期观测,获得2010年全年橡胶林水汽通量观测数据,分析全年水汽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橡胶林全年水汽通量基本为正值,水汽由生态系统进入环境,即橡胶林为水汽源;水汽通量日变化特征为单峰型,在12:00~14:00达到最大值,夜间水汽通量保持平稳,且接近0;白天水汽通量雨季(橡胶林主要生长季)远大于旱季,且变化规律性强;2010年全年总降雨量为1 763.8 mm,蒸散总量为999.6 mm,蒸散量占降雨量的56.67%;雨季8~10月降雨量远大于蒸散量,降水严重剩余;旱季蒸散量接近降雨量的2倍。(2)水汽通量与净辐射呈现正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雨季相关性最好,5~10月R2为0.760 4,其次是旱季,11~12月R2为0.614 3,1~4月相关性最差(R2为0.290 3)。(3)橡胶林水汽通量与气温呈现正相关,雨季相关性高于旱季。(4)水汽通量与饱和水汽压差正相关,雨季相关性最好,R2为0.362 1。(5)不同月份,影响橡胶林水汽通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净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是水汽循环最主要的驱动力,无论在旱季还是雨季都是影响水汽通量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关键词: 涡度相关 影响因子 橡胶林 海南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种仁矿质营养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8份澳洲坚果种质的种仁矿质元素(K、P、Mg、Ca、Fe、Mn、Zn、Cu)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种质的矿质营养特性进行综合定量评判。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种仁的矿质元素含量在供试种质之间变化较大,各元素在种仁内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Mg>P>Ca>Mn>Fe>Zn>Cu;经综合评判,‘南亚2号’和‘HAES 922’为矿质营养综合表现优良的种质,‘H2’、‘24’、‘10’等17份种质的矿质营养综合表现中等,而‘HAES 783’、‘HAES 333’、‘DAD’、‘NG 18’、‘HAES 246’、‘Yonik’、‘HAES 788’、‘HAES 814’和‘D’等9份种质的矿质营养综合表现较差。

关键词: 澳洲坚果种仁 矿质元素 灰色关联度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毛丹SRAP反应体系优化及多态性标记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成熟可靠的红毛丹SRAP-PCR扩增检测技术体系,本研究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反应体系中的DNA模板、Mg2+、d NTPs、Taq DNA聚合酶和引物浓度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设置不同的水平梯度,筛选出适宜的因子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L16(45)正交设计,建立了红毛丹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体系中包含DNA模板20 ng、d NTPs 0.25 mmol/L、引物0.6μmol/L、r Taq酶1.0 U、Mg2+2.5 mmol/L。并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从116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7对扩增条带清晰、产物多态性较好的引物。本研究建立的SRAP-PCR体系及筛选的引物,将为红毛丹从分子水平进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指纹图谱构建等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 红毛丹 SRAP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ID-ELISA技术调查分析海南3种主要番木瓜病毒分布及感病情况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apaya leaf distortion mosaic virus,PLDMV)和番木瓜花叶病(papaya mosaic virus,Pa M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上,获得重组质粒p ET28-PRSV-CP、p ET28-PLDMV-CP和p ET28-Pa MV-CP,通过转化、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分析显示,这3种CP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其中PRSV CP蛋白和PLDMV CP以包涵体形式存在,Pa MV CP以可溶蛋白形式存在。利用Ni2+-NTA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3种病毒的重组CP蛋白,并免疫大白兔获得高效价的抗体。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这3种抗血清与对应的诱导表达蛋白发生特异反应。再采用抗血清建立一种快捷、简便和低成本的ID-ELISA(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技术,并利用此技术对海南岛283个疑似感病的番木瓜样品进行检测鉴别,初步掌握了海南岛3种主要番木瓜病毒的分布及感病情况,为下一步该病的有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番木瓜病毒 外壳蛋白 抗血清 ID-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毯草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

草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6份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外部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地毯草种内的外部形态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指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P<0.05)。地毯草种内形态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生殖枝高度(71.11%),而种子长累积变异系数最小(4.41%),平均为19.29%,26个形态指标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聚类分析,26份地毯草种质被分为三大类:高花序密度型、相对低花序密度型、中间型。

关键词: 地毯草 种质资源 聚类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儋州橡胶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海南儋州地区种植5a(幼龄林)、10a(中龄林)和25a(老龄林)的橡胶林、30a桉树人工林、海南热带次生林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林与桉树林和热带次生林相比,5种不同微生物功能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不同林龄橡胶林之间,微生物在旱季的呼吸作用、雨季的氨化作用、旱季-雨季和雨季的硝化作用以及3个季节中的固氮作用差异性极显著,并且均是中、幼龄林强于老龄林;微生物功能作用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从旱季进入雨季,纤维素分解作用是逐渐增强,氨化作用基本不变,呼吸作用呈现明显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而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则是明显的下降;在0~30cm深的土层内,微生物纤维素分解作用、呼吸作用、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的强度随深度逐渐降低,氨化作用的强度逐渐增强,但是0~10、10~20cm和20~30cm这3个土层之间土壤微生物功能强度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橡胶林 热带次生林 桉树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