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不同套种模式对药食两用玫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中药材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玫瑰套种牧草对玫瑰园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为玫瑰绿色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大田药食两用玫瑰套种牧草(苜蓿、红豆草、金鸡菊)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玫瑰园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及酶活性研究,分析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相关关系.结果:不同土层深度,套种金鸡菌、苜蓿、红豆草的处理,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顺序为苜蓿>红豆草>金鸡菌>CK;套种苜蓿后,0~10 cm细菌数量占微生物总数的92.38%,放线菌占微生物总数的7.38%,真菌占微生物总数的0.24%;套种不同牧草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为苜蓿>红豆草>金鸡菌>CK;套种不同牧草后,在0~10 cm土层土壤细菌与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10~20 cm土层土壤细菌与真菌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放线菌和磷酸酶显著正相关(P<0.05),放线菌与真菌显著正相关(P<0.05);20~30 cm土层土壤细菌与脲酶和磷酸酶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玫瑰套种苜蓿、红豆草有利于药食两用玫瑰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提高,对维持玫瑰园土壤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玫瑰套种牧草对培肥玫瑰园土壤肥力作用较大.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牧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生长调节剂拌种对马铃薯种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合生产小型种薯的生长调节剂.[方法] 以马铃薯红美原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不同含量的5%氨基寡糖素、甲壳寡糖素、寡聚酸碘、6-BA,复配6种生长调节剂(D1~D6),清水为对照(CK),研究生长调节剂拌种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D2(10 mL·L?15%氨基寡糖素+2.5 mg·L?16-BA+7.5 mL·L?1寡聚酸碘)、D5(5 mL·L?1甲壳寡糖素+2.5 mg·L?16-BA+7.5 mL·L?1寡聚酸碘)处理出苗期较其他处理提前2 d,盛花期也较CK处理提前5 d和4 d.D3(10 mL·L?15%氨基寡糖素+2.5 mg·L?16-BA)和D4(5 mL·L?1甲壳寡糖素+7.5 mL·L?1寡聚酸碘)株高较CK分别提高12 cm和9 cm.D2处理茎粗最大,主茎数最少,茎粗生长速率最大,较CK高79.16%.D3处理茎粗最小,主茎数最多;D2处理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增加53.86%.D2处理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与D5处理无差异,显著高于其他处理.D2处理显著提高了≤50 g块茎比率,而D5处理显著提高了>50 g块茎比率.D2处理单株结薯数最高,产量35335.94 kg·hm?2;D5处理单株薯重最高,产量30572.42 kg·hm?2.[结论] D2处理拌种处理能够提高马铃薯茎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单株薯重,进而提高马铃薯小薯率和产量,适用于马铃薯机械化种植中原种生产;D5处理可提高单株薯重、大薯数量及产量,提高马铃薯商品薯产量.

关键词: 马铃薯 生长调节剂 光合作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熵值法、AHP与TOPSIS模型对河西制种玉米优化灌溉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研究了垄膜沟灌和覆膜漫灌模式下不同水分处理对制种玉米生产效益的影响,旨在为河西走廊玉米制种高效节水栽培模式提供依据.设置两种栽培模式下的8个不同水分处理水平,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构建TOPSIS数据模型,通过该数据模型将制种玉米的农艺性状与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并选出最优栽培模式方案.结果表明,根据相对接近度处理F3排名最前,意味着该处理在不同灌溉模式及水分处理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好,是所有处理中的最优方案;其次是处理F2、FC、F1、T2、T3、T1、TC.在河西走廊制种玉米覆膜漫灌的栽培模式下,整个生育期灌水7次,灌水定额50 mm,灌溉定额350 mm,3段生育期水分控制为80%、60%、60%时,在所有试验处理中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覆膜漫灌玉米比垄膜沟灌玉米用水量少,产量高且效益更好.

关键词: 玉米 垄膜沟灌 覆膜漫灌 TOPSIS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丸粒化对党参农艺性状及药材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丸粒化党参种子工厂化育成种苗的成药特性及药材产量。【方法】选用生荒土为填充剂,添加不同浓度(0,0.2,0.4和0.6%,对应处理为WG1、WG2、WG3、WG4)桃胶粉作为粘合剂,对党参种子丸粒化处理,以普通种子为对照(CK),采用工厂化机械穴盘育苗及大田成药栽培。【结果】当粘合剂浓度为0.2%~0.4%时种子丸粒易成形,与CK相比较,种子丸粒化不同程度提高了党参工厂化育苗的成苗率,WG3和WG2成苗率分别提高24.3%和18.0%,WG4提高15.0%。成药生长期也表现出种子丸粒化的优势,WG2种苗返青率显著提高8.3%,WG3和WG4分别提高6.7%和3.3%.粘合剂浓度为0.2%~0.4%时党参成药后药材个体质量较优异,折干率高,药材鲜产量差异性较为显著,WG2、WG3和WG4药材鲜产量分别为9 133、8 920、8 653 kg/hm~2、较CK分别提高11.6%、9.0%和7.3%。而WG1种子成苗率、种苗返青率及成药产量均与CK相当。利用10个成苗和成药性状指标计算的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WG2(0.956 7)>WG3(0.624 7)>WG4(0.573 2)>CK(0.286 3)>WG1(0.004 3)。【结论】党参种子丸粒化以生荒土为填充剂,添加0.2%~0.4%的粘合剂丸粒效果最佳,可有效提高党参成苗率和种苗生产性能。

关键词: 党参 种子丸粒化 育苗 药材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合相色谱快速测定当归中4个成分的含量及方法比较

中药材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了超高效合相色谱(UPCC)法快速测定当归中藁本内酯、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的含量.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过滤后进行UPCC分析;色谱柱为Acquity UPCC HSS C18 SB(100 mm×3.0 mm,1.7μm)柱;流动相为CO2-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动态背压(ABPR)为13.1 MPa;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50℃;进样量为2μL.结果:当归中4个成分在4.0 min内实现完全分离,并实现了UPCC与UPLC对实际样品的分析及比较.结论:UPCC方法具高效快速、试剂和时间成本低等优点,不仅可以满足当归中4个成分的快速测定,且UPCC与UPLC在分离分析过程中因分离机理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关键词: 当归 UPCC UPLC 活性成分 方法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党参根结线虫病发生、分布及病原种类鉴定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甘肃省党参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分布及病原种类,在甘肃省党参主产区调查、统计田间根结线虫病发生情况,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甘肃省6个党参主产区均有根结线虫病发生,病田率、病株率分别为40.7%、13.2%,病情指数为10.4.依据根结线虫各虫态的形态测量值和雌虫会阴花纹等特征,将危害党参的根结线虫初步鉴定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1949.rDNA-ITS区段和28S rDNA D2D3区段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显示,6个根结线虫群体无核苷酸差异,与多个北方根结线虫聚为一支且有较高的置信度.利用特异性引物Mh-F/Mh-R扩增得到北方根结线虫的特异性片段,大小为462 bp.故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危害甘肃省党参的根结线虫鉴定为北方根结线虫.

关键词: 党参 北方根结线虫 鉴定 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CK1)、全施普通尿素(CK2)、全施控释尿素(CK3)和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按照7:3(T1)、5:5(T2)、3:7(T3)比例配施,分析不同处理玉米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阶段耗水量、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性状变化.结果表明,T3处理的SPAD值和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均衡了玉米生育期耗水进程,通过协调全生育期氮素养分的均衡供应达到以水促肥的效果,氮肥利用率为38.8%;同时,T3处理的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13 354.5 kg·hm-2和33.60 kg·hm-2·mm-1,较其他施氮处理增加14.6%~30.1%和6.8%~15.4%;分析各产量构成因素表明,T3处理的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提高,分别为642.2粒和30.8 g,较其他施氮处理增加2.0%~6.0%和3.9%~12.0%.由此表明,70%控释尿素+30%普通尿素配施更有利于促进春玉米生长发育,实现高产和水氮高效利用.

关键词: 控释氮肥和尿素配比 产量 水肥利用效率 生长发育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品种混种对小麦条锈病发生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适用于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的品种混种模式,选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和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为研究地点,分别以小麦品种陇鉴9825、天选66号和陇鉴9822以及铭贤169、北京0045和农大211为研究对象,在两地均设置9个单种和混种处理,调查条锈病的普遍率、病情指数、病害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以及小麦千粒重和亩产量数据,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获得病害相对防效和产量相对增加率,从而比较不同品种混种对条锈病发生和小麦产量影响.结果表明甘谷试验站不同处理间病害普遍率、病情指数、AUDPC的变化比上庄实验站处理间的大.从相对防效综合来看,天选66号和陇鉴9822的混种处理加重病害发生,而北京0045和铭贤169按照3︰1的质量比混种对病害具有较好防效.在甘谷试验站的所有混种处理中,仅陇鉴9825和陇鉴9822按照5︰1质量比混种对千粒重的平均相对增加率为正值,其值为1.49%;仅天选66号和陇鉴9822按照1︰1质量比混种对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为负值,其值为-7.57%,按照3︰1质量比混种对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最大,其值为13.44%.上庄实验站的混种处理对千粒重和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均为负值,农大211和铭贤169按照3︰1质量比混种对千粒重和亩产量的负效应最大,其平均相对增加率分别为-8.62%和-27.20%.在甘谷试验站,千粒重与第五次调查的普遍率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901 4(P<0.01),同时,亩产量与第五次调查的普遍率的相关系数为-0.415 8(P<0.05);在上庄实验站,千粒重和亩产量与普遍率、病情指数、AUDPC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品种混种可持续绿色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小麦;品种混种;病害防治;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去皮发酵对苹果树莓复合果酒理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酿酒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苹果和树莓为原料,分析树莓和苹果(去皮和不去皮)复合果汁及果酒中基本理化成分的差异,研究苹果去皮发酵对复合果酒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皮对复合果汁中还原糖、pH值、氨基酸、有机酸、总酚及黄酮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含量分别降低了 13.81%、1.07%、64.57%、3.93%、28.76%、45.60%.复合果汁发酵后去皮对还原糖及氨基酸造成的含量差异因发酵而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去皮及发酵都会对果酒理化成分产生影响.

关键词: 苹果;树莓;复合果酒;去皮;理化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菌对胃肠道黏膜屏障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哺乳动物胃肠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其与宿主的健康息息相关.胃肠道黏膜屏障作为宿主与外界环境接触的"门户",在宿主免疫调节、营养代谢和抵御有害菌的入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益生菌与宿主的互作是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之一的关键点是胃肠道黏膜屏障,但益生菌是如何调控胃肠道黏膜屏障的,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本文总结了益生菌对胃肠道黏膜屏障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从益生菌对胃肠道上皮屏障紧密连接的调控、对胃肠道黏液层的调控以及对炎症反应的调控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益生菌对宿主健康的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益生菌 胃肠道 紧密连接 黏液层 炎症小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