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不同禽源坦布苏病毒抗原相关性的测定与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禽源坦布苏病毒(TMUV)抗原的相关性,通过细胞微量血清交叉中和试验测定了分离自种鸭、蛋鸡、肉鹅的不同禽源坦布苏病毒之间的抗原相关值,并进行了抗原相关性分析。结果测得抗鸭源TMUV阳性血清对鸭源TMUV、鸡源TMUV和鹅源TMUV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1 349、1:1 202和1:1 318,抗鸡源TMUV阳性血清对鸭源TMUV、鸡源TMUV和鹅源TMUV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1 023、1:1 023和1:977,抗鹅源TMUV阳性血清对鸭源TMUV、鸡源TMUV和鹅源TMUV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933、1:912和1:955。根据亲缘值(R值)(R=√r1×r2)计算公式,得出鸭源TMUV与鸡源TMUV、鹅源TMUV间的抗原亲缘值(R)分别为0.94和0.95,鸡源TMUV与鹅源TMUV间的抗原亲缘值(R)为0.91,可见3种不同禽源TMUV之间的R均大于0.7,表明三者为同一血清型的坦布苏病毒。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 不同禽源 抗原相关性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分析福建省选育福云半同胞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

茶叶学报 2015

摘要: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选育的福云半同胞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18对SSR引物PCR扩增13个参试品种,共获得10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占67.59%。遗传相似系数分析发现,半同胞系品种间相似系数在0.75~0.91之间,而对照种相似系数在0.68~0.97之间,说明对照种遗传多样性比半同胞系更丰富。13个参试品种聚类结果表明,早春毫等3个对照种与其它品种遗传距离最远,同时这3个品种由于相互间的遗传距离较远而没有聚合成簇;剩余10个品种聚合成2组,其中5个半同胞系全部聚合于Ⅰ组,而母本福鼎大白茶与其它4个对照种聚合于Ⅱ组。从聚类图中进一步看出对照种的遗传多样性比半同胞系丰富。通过分析聚类结果与遗传相似系数发现遗传距离与品种间的地理距离、品种的亲本来源及品种性状特征具有重要的相关性。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为茶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茶树杂交育种及遗传改良提供依据,以及为茶树栽培选种及引种提供指导作用。

关键词: 福云半同胞系 遗传多样性 SSR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田鸡VIPR-1基因外显子2HpaⅡ位点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VIPR-1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影响产蛋性状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河田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HpaⅡ-RFLP技术,对VIPR-1基因外显子2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和基因型分析,并对该多态位点与产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扩增产物用HpaⅡ酶切检测出AA,AG和GG 3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对开产日龄和300日龄蛋重没有显著相关(P>0.05),对240日龄产蛋数、3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GG基因型的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AG基因型和AA基因型,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AG基因型的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高于AA基因型,但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3种基因型240日龄产蛋数、300日龄产蛋数呈现GG基因型>AG基因型>AA基因型的趋势。G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

关键词: 河田鸡 VIPR-1基因 HpaⅡ位点 产蛋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再生稻佳辐占头季高产抗倒性的调控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为探索佳辐占作再生稻机械化栽培高产抗倒的调控技术,在头季设置施氮量和抗倒剂试验发现:增施氮肥,促进茎蘗数和叶面积发展,干物质积累增加,以每667m2施氮量13.8kg的产量最高,施氮量9.2kg次之,但二者产量差异不显著;茎秆弯曲力矩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茎秆抗折力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相关,每667m2施氮量13.8kg处理的茎秆弯曲力矩显著较大,而茎秆抗折力显著较低,于成熟期出现倒伏;加施抗倒剂立丰灵有显著降低弯曲力矩和增加茎秆抗折力的效果。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肥,配施抗倒剂是保障再生稻佳辐占机械化栽培高产抗倒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再生稻 佳辐占品种 机械化生产 茎秆抗倒性状 氮肥施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皇竹草的综合开发利用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

摘要:目前,皇竹草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皇竹草的利用领域也越来越多。较详细地对皇竹草在各个领域的利用进行综述,以供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 皇竹草 王草 综合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巢式PCR检测花生青枯病菌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为建立花生青枯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本研究利用细菌16S-23SrDNA内源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L1/L2扩增花生青枯病菌基因组DNA并对其扩增序列进行克隆测序,通过与其同属近缘种做比较,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W1/W2,利用该对引物与细菌通用引物L1/L2建立了花生青枯病菌的巢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引物W1/W2只能从花生青枯病菌中扩增出374bp的特异片段;巢式PCR检测灵敏度可达10fg·μL-1基因组DNA,较常规PCR提高1000倍;该技术可用于花生青枯感病期或者发病潜伏期时的病害检测。

关键词: 青枯病菌 花生 巢式PCR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ELSD法测定闽台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福建中医药 2015

摘要: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二氯甲烷(60∶40);流速:1.0 m L/min;柱温:30℃。ELSD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70℃,氮气流速1.5 L/min。结果甘油三油酸酯进样量在3.068~15.43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1.32%(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关键词: 薏苡仁 甘油三油酸酯 HPLC-ELSD法 福建 台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槐猪与杜洛克猪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形态学比较分析

福建畜牧兽医 2015

摘要:为了寻找脂肪型猪和瘦肉型猪在组织形态学的上差异,分别以槐猪和杜洛克为研究对象,选定7月龄和12月龄的杜洛克和槐猪进行屠宰,取背上、背下、腹下脂肪、板油和冠状动脉脂肪等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通过制作石蜡组织切片,分析测定脂肪泡长径、短径、平均直径、密度、面积、泡长短径比等形态学定量性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猪脂肪沉积具有品种间差异性,槐猪脂肪沉积能力要强于杜洛克,槐猪脂肪细胞的体积、长径、平均直径显著大于杜洛克猪(P<0.05);在相同个体中,猪皮下脂肪细胞直径、面积均显著大于内脏脂肪细胞。

关键词: 槐猪 杜洛克猪 脂肪组织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专用肥在烟草上应用效应研究

中国烟草科学 2015 CSCD

摘要:控释肥在农业生产中已广泛应用,但目前尚缺乏烟草控释专用肥品种。在田间条件下开展了2年烟草控释专用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烟草推荐施肥相比,烟草控释专用肥能增强烟株抗病性;促进烟叶生长,产量提高1.8%~15.7%;增加养分吸收量,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6.7%~14.8%、3.4%~11.4%和4.3%~7.1%;改善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上等烟比例提高0.8~5.8个百分点。明显增加上、下部烟叶还原性糖和总糖含量,降低总氮和总植物碱含量,提高中部烟叶钾含量。显著增加烟叶产值,增加经济效益2048~10 489元/hm2。可见,烟草控释专用肥具有较好的综合效应,可在烟叶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烟草 控释肥料 产量 品质 养分利用率 烟株发病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组ITS序列分析鉴定红曲霉菌株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有效的红曲霉分类鉴定方法,进一步发掘和保护红曲霉菌株生物资源,以福建省内各类红曲霉生产菌株为主要材料,采用MEGA 5.10软件对其ITS序列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察氏酵母提取物琼脂培养基和甘油硝酸盐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生化试验对41株红曲霉进行分类鉴定。试验结果显示41个红曲霉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520bp左右,嘌呤嘧啶(GC)含量比例在56.2%~58.0%,41个不同序列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52。经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辅以菌落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最终将41株红曲霉鉴定为紫色红曲霉、丛毛红曲霉、橙色红曲霉、红色红曲霉、烟灰色红曲霉和白色红曲霉6大类。

关键词: 红曲霉 ITS 序列分析 分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