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亚麻新品种华亚2号的选育

中国麻业科学 2018

摘要:为满足优质、高产育种目标的要求,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自选多胚品系D95029-8-3-7为母本,以自育品系98018-10-22为父本杂交,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了华亚2号。该品种2013~2014年在黑龙江种植原茎产量7333~8083 kg/hm~2,比对照黑亚14号增产13.25%,纤维产量达到1623 kg/hm~2以上,增产极显著;2016年在安徽省参加鉴定试验,原茎产量6540 kg/hm~2,比对照品种中亚麻2号增产19.78%,当年在安徽登记。

关键词: 亚麻 新品种 华亚2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果园中龄梨树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性

花卉 2018

摘要:依托物联网技术探索新型管理模式,运用"互联网+"的思维理念推动农业种植变革,是现阶段时代的必然趋势.现阶段的物联网建设应用仍存在诸多需要突破难题,其中,数据不准确是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由传感器放置不合理产生.梨树是黑龙江省主要果树之一.秋香梨是黑龙江省梨树主栽品种,本研究通过土壤水分测试仪对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中龄梨园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性的研究,分析土壤水分在水平及垂直层面分布的差异性,为今后的物联网传感器节点部署提供技术支持,为果园生产的数字化管理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黑龙江梨果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分布 无线传感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构建竞争结瘤能力强且耐酸性固氮菌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固氮、竞争结瘤能力强且耐酸的功能菌株,促进新型多功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前期分离、鉴定获得的竞争结瘤能力强的大豆根瘤菌菌株YA-1和耐酸性菌株BQ-2为材料,按照功能互补的原则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针对融合子采用全氮比色法测定其固氮能力,利用BOX-PCR生物学技术评价其竞争结瘤能力,以GGE双标图的数学模型绘制出融合子和p H环境图标,进行融合子耐酸性状和稳定性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两供试菌株原生质体易于融合,连续传代10次后,共获得稳定融合子5株。固氮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融合子YB-3生物固氮量最高,较出发菌株YA-1和BQ-2有显著的提高;融合子在竞争结瘤能力方面对两出发菌株进行了平衡,接种融合子YB-3菌株图谱与结瘤菌株图谱一致性较高,其占瘤率最高为95%,菌株竞争结瘤能力强于土著根瘤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菌株耐酸性顺序为YB-2> YB-3> BQ-2> YB-4> YA-1> YB-5> YB-1,稳定性顺序为YB-5> YB-3> YB-1> YA-1> YB-2> YB-4> BQ-2,耐酸性强且稳定性较好的融合子菌株为YB-3。综合比较而言,获得了一株表现出双亲优良性状的集高固氮、竞争结瘤能力强且耐酸性的新型固氮菌YB-3。

关键词: 根瘤菌 原生质体融合 BOX-PCR GGE-Biplo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甲虫与寄主植物间的共进化及其防治

中国马铃薯 2018

摘要: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是世界著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分布遍及整个北半球,可以适应大约20种野生和栽培的茄科植物,其中栽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被视为首选寄主,造成的危害也最为严重。自1993年在中国新疆首次发现后,如今马铃薯甲虫已分布在中国3个省(自治区)46个县(区、市)。马铃薯甲虫之所以能成为一种世界性入侵有害生物,主要体现在其对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以及马铃薯甲虫独特的生命周期和可塑性,马铃薯甲虫与寄主植物间的共进化过程也使得这种抗性机制变得更加复杂。目前针对马铃薯甲虫的防治手段主要有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力度、农业及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实际应用中根据发生情况不同应合理交替用药,减少杀虫剂抗性积累。马铃薯甲虫零星发生地区不建议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应尽量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以避免昆虫抗药性的积累。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植物-昆虫共进化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平沙绿僵菌的鉴定及生防应用潜力评价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大蜡螟诱集法,从黑龙江地区不同类型土样中筛选分离到一株虫生真菌FZZ菌株,经形态学及18S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平沙绿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KY419576)。通过对平沙绿僵菌FZZ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其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2龄幼虫的致病性及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FZZ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产孢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0~25℃,30℃孢子萌发率最高,但48h也仅为48%。浓度为1.0×109个/m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小菜蛾2龄幼虫,5d后校正累计侵染率为78.33%。FZZ菌株对7株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菌丝抑制率最高,达45.45%,对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率最低,为36.31%。FZZ菌株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有较强抑菌活性,抑菌带宽直径达2.93cm,对其余6种病原菌未表现出抑制效果。此结果对筛选高效平沙绿僵菌及扩大其生防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平沙绿僵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力 抑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新品种华亚1号的选育

中国麻业科学 2018

摘要:为满足市场对优质、高产亚麻品种的需求,以荷兰亚麻品种AGTHAR为母本,以从俄罗斯引进的种质资源D95029筛选到的多胚单株D95029-7-3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代单株选择,从其后代选育出优良品系H07020-2。该品系2013~2014年在黑龙江种植原茎产量6760~8333 kg/hm~2,比对照黑亚14号增产10.87%;纤维产量达到1649~2326 kg/hm~2,增产达极显著;2016年在安徽省参加鉴定试验,原茎产量6320 kg/hm~2,比对照品种中亚麻2号增产15.75%,当年经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鉴定登记委员会登记,命名为华亚1号。

关键词: 亚麻 新品种 华亚1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饲料不同组合对黑安格斯青年母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了组合粗饲料对黑安格斯青年母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明确其对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粗饲料的适应状况,达到合理使用粗饲料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进而对其在高寒地区的日常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选出14月龄左右、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黑安格斯青年母牛36头,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2头,进行为期3个月的舍饲试验后,对其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试验Ⅰ组粗饲料:玉米秸秆(60%)+水稻秸秆(20%)+大豆荚皮(20%);试验Ⅱ组粗饲料:水稻秸秆(60%)+玉米秸秆(20%)+大豆荚皮(20%);试验Ⅲ组粗饲料:大豆荚皮(60%)+玉米秸秆(20%)+水稻秸秆(20%),精料均为2 kg/(头·d);粗料采食量10 kg/(头·d),全部试验牛舍饲并自由饮水。三个试验组安格斯牛的体斜长、胸围、胸宽和体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黑安格斯母牛能够很好地适应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的饲料饲养条件;在试验条件的日粮营养水平下,虽然所测血液生化指标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都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性能,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关键词: 粗饲料 安格斯牛 母牛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大豆绥农32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绥农32是集高油、高产、抗病等特性并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大豆品种。该品种紫花,长叶,亚有限结荚习性,顶荚丰富,脂肪含量21.0%,蛋白质含量38.2%,百粒重20g左右,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 791.9kg·hm~(-2),较对照品种黑农44增产11.8%,生育日数120d,需≥10℃活动积温2 430℃。

关键词: 绥农32 高油 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真菌毒素污染防控研究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8

摘要:玉米植株及籽粒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极易遭受真菌感染并产生真菌毒素。本文介绍了玉米中几种主要真菌毒素及其限量标准,调查分析了目前我国玉米中真菌毒素污染现状,并提出预防玉米中真菌毒素污染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玉米 真菌感染 真菌毒素 限量标准 污染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EDEM的控位分层施肥开沟器作业过程的仿真与试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免耕播种机分层施肥开沟器存在纵向尺寸大、分层效果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主开沟器及浅层尾管组成的控位分层施肥开沟器,通过浅层尾管的位置调节,实现分层施肥位置的横向控制。利用EDEM建立开沟器离散元仿真模型,模拟其切土开沟分层施肥作业过程。对开沟器侧位及正位施肥方式的土壤耕作阻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开沟器侧位施肥方式较之正位方式,具有相对较高的土壤耕作载荷及较小的载荷波动;侧位施肥方式具有较佳的肥料分层效果及更为集中的颗粒空间分布特性。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控位分层施肥开沟器可实现分层施肥设计功能,正位及侧位方式的平均施肥深度差及施肥深度差变异系数分别为3.9 cm、4.7 cm及10.8%、5.1%,侧位方式具有更明显、稳定的肥料分层效果,且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免耕播种机 EDEM 控位分层施肥 开沟器 仿真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