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大豆维生素E含量与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高维生素E或高α-生育酚含量大豆种质,提供群体改良的优质资源,采用大豆品种北丰9号和Freeborn作为亲本杂交后衍生的238份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试验材料,利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维生素E及其组分含量,分析了6个环境下大豆籽粒维生素E及其组分含量、农艺性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互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维生素E及其组分之间,除了大豆籽粒α-生育酚与δ-生育酚含量没有表现出稳定的相关性外,α-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和维生素E总含量两两之间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大豆籽粒α-生育酚含量与节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其它农艺性状无稳定相关性;其它组分(γ-生育酚、δ-生育酚和维生素E总含量)与农艺性状无稳定相关性;大豆籽粒α-生育酚和γ-生育酚含量分别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之间没有稳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大豆 维生素E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路径探究

中国市场 2018

摘要:文章结合新时期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发展特点问题,从明确政府财务报告需求主体、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审计鉴证制度、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拓展政府财务报告内容、建立政府财务对外报告制度等方面具体分析怎样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旨在为政府财务管理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关键词: 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权责发生制 国家治理 完善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主要类型旱田土壤持水特性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持水特性是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一种反映,不同土壤持水特性存在差异。为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旱田耕地土壤的持水特性,本研究通过定点采样方法,在不同地区选择了典型的黑土、草甸土、白浆土、碱土、褐土5类旱田耕地土壤,通过压力膜法得出不同水柱压力下土壤水分实测值,并通过Van Genuchten和Garden模型进行模型拟合,相关性极显著,通过Van Genuchten绘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从曲线看出,不同类型土壤持水特性存在差异,0~10 cm土层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差异大、曲线分散,草甸土、白浆土、碱土含水量在各压力下均处于较高水平,褐土最低,黑土居中; 10~20 cm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低吸力阶段差异仍较大,高吸力阶段差异小,褐土含水量最低,草甸土、白浆土、碱土趋于一致,黑土居中; 20~30 cm土层差异减小,褐土、碱土、黑土趋于一致;通过Garden模型计算土壤比水容量,不同水吸力下,褐土比水容量最高,其次是黑土,草甸土、白浆土和碱土比水容量较低,说明褐土和黑土释水能力强;土壤饱和含水量与土壤容重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持水库容与土壤大颗粒、土壤<0. 02 mm的颗粒呈极显著负相关,与0. 02~2 mm的颗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草甸土、碱土、白浆土饱和持水库容高,但有效库容低,与褐土、黑土相反。因此,提高土壤持水能力要根据土壤的物质特性提出对应措施。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旱田土壤 类型 持水性 水分特征曲线 比水容量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空间分布研究

环境工程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地生态安全是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以我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明水县为研究区,以研究区各乡镇为评价单元,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安全指数测算方法,计算研究区各评价单元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并将评价结果表达在空间上。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12个乡镇中,I级生态安全单元2个,II级生态安全单元6个,III级生态安全单元4个。导致安全评价等级差异的影响因子各乡镇不一,其中经济密度、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等因子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该研究成果可为保护区域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土地生态安全 空间格局 P-S-R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认证现状及建议

中国马铃薯 2018

摘要: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认证是保证种薯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中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认证现状,整理分析检测机构、检测人员、检测能力、检测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建立情况,并提出了发展建议。这有利于马铃薯种薯生产相关人员更好的了解现状,加深对检测工作的认识,为推进马铃薯种薯质量认证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薯 质量检测 认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翻结合心土与不同改土物料混合改良白浆土的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通过设置心土混拌配施改土物料区和浅翻深松区进行小区对比试验,调查心土混拌配施不同改土物料对白浆土心土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进而进一步拓宽白浆土心土改良途径。试验共设置浅翻深松区(CK);心土混合区(SML);秸秆+心土混合区(S+SML);秸秆+心土混合区+磷肥(S+SML+P),秸秆+心土混合区+石灰(S+SML+L);秸秆+心土混合区+石灰+磷肥(S+SML+L+P)6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与浅翻深松(CK)相比,深翻结合心土与不同改土物料混合能够改善心土层土壤物理性质,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提高幅度为2.11~6.11个百分点;硬度降低40%~50%,且没有出现峰值;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三相比值,固相降低幅度为8.5~9.97个百分点,液相增加幅度为2.82~5.41个百分点,气相增加幅度为3.89~6.65个百分点,容重下降幅度为10.13%~17.09%。2)提高心土层养分含量,碱解氮提高82.75%~121.63%,有效磷提高190.91%~681.82%,特别是添加磷肥处理变化明显,是对照处理6.5~6.8倍,速效钾提高20.7%~40.74%。有机质提高157.14%~185.71%。缓解土壤酸性,加石灰处理p H值提高0.45~0.47个单位。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全氮提高45.76%~52.54%,全磷提高108.14%~144.19%,全钾提高8.10%~26.34%。3)连续两年提高作物产量。与对照区相比,第1年大豆增产13.42%~24.46%,第2年玉米增产13.43%~19.17%,一次改土后效时间长,增产效果显著。研究结果认为,心土混合配施秸秆、石灰和磷肥是白浆土区比较理想的心土改良技术,可为白浆土及其同类低产土壤改良及作物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土壤 秸秆 石灰 心土混合 改土物料 白浆土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RRSV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有囊膜,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其基因组中含有10个开放阅读框(ORFs)。ORF1a和ORF1b编码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非结构蛋白,ORFs2~7编码结构蛋白[1]。PRRSV有欧洲型和美洲型两个公认的血清型,前者又称血清1型(PRRSV-1),后者又称血清2型(PRRSV-2)。PRRSV主要感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如猪肺泡巨噬细胞)及其他来源的巨噬细胞。弱毒疫苗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事业单位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问题研究

商业会计 2018

摘要:科研经费是科研事业单位开展科学研究的物质保证,是科研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文章全面分析了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与漏洞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提出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监管的对策及建议,以更好地规范科研资金使用,合理控制资金使用风险,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科研经费 问题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发生特点及DNA条形码鉴定技术的应用

植物保护 2018 CSCD

摘要:黑龙江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鼠害是影响该地区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当地农田害鼠种类、密度及分布特征,本研究于2010-2011年对该省主要作物田的啮齿类动物开展调查,并利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对害鼠种类进行鉴定,分析该地区农田害鼠种类分布和发生特点,为其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依据.结果表明,所捕获的害鼠经形态鉴定可分为2科7属7种,分别为鼠科的黑线姬鼠、巢鼠、褐家鼠和小家鼠,以及仓鼠科的大仓鼠、黑线仓鼠和东方田鼠.DNA条形码分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但是在近缘种间的区分上还需要与形态数据相结合.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密度呈现出"春低秋高"的时间特征,并且在玉米田中最高;在鼠种特征上,黑线姬鼠为广布种和优势种,其他鼠种则在局部地区密度较高.根据上述结果,应将春季作为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的重点防治时期,重点作物为玉米,同时应重点关注大中型鼠的数量变动情况.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田害鼠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垂直切根对当年羊草构件及繁殖资源分配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羊草(Leymus chinensis)在外界环境干扰下的繁殖分配,本研究在羊草不同发育时期(返青期 、孕穗期 、抽穗初期)进行不同间距(10、20、30 cm)的切根处理,对羊草叶 、茎 、穗 、根茎的生物量以及营养元素含量(全氮 、全磷)、能量累积和繁殖分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切根对羊草穗的生物量 、全氮 、全磷 、能量等资源的繁殖分配影响显著(P<0.05),同一时期切根,羊草穗的繁殖分配表现为切根间距30 cm>20 cm>10 cm;同一切根间距,羊草穗的繁殖分配为:抽穗初期>孕穗期>返青期;切根后羊草叶 、茎 、穗的全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返青期切根间距10 cm处理羊草根茎的资源分配比例增加,促进了羊草的无性繁殖,而抽穗初期切根间距30 cm羊草穗的繁殖分配比例增加,是利于羊草有性繁殖的最佳切根处理.综上所述,垂直切根可以影响羊草繁殖分配,羊草的繁殖分配是其应对环境干扰的重要调节机制.

关键词: 切根 羊草 生物量 营养元素 能量分配 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