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荷兰马铃薯品种的鉴定与筛选

中国蔬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中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保存的17份荷兰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期、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和产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获得了中早熟品种3份,中熟品种3份,中晚熟品种1份,晚熟品种10份。其中Mentor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淀粉含量也相对较高;Favorita、Wilia、Estima和Bintje在产量方面表现突出,Bintje、Sirteme、Urgenta、荷1对疮痂病表现高抗。同时筛选出Favorita、Estima、Colmo 3个优良马铃薯品种。

关键词: 马铃薯 荷兰品种 生育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李树种植现状和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随着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以及市场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的李树产业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发展高峰,到目前的发展低谷。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李树整体种植面积缩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李树 现状 问题 解决办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饲用甜高粱在黑土和盐碱地土壤生产潜力比较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黑土和盐碱地种植的高产引进饲用甜高粱,对7个美国科满田公司提供的甜高粱品种进行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2FS9005的鲜产和干产在黑土和盐碱地中均为最高,12FS9003在两地鲜产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折合干产排名第二和第三,干物质含量在7个品种中较好。综合两地测产结果,品种12FS9005、12FS9006适合在黑土和盐碱地区栽培,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甜高粱 盐碱土 黑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rduino物联网系统在连栋大棚中的选型与设计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物联网技术在设施蔬菜种植研发及应用成本过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连栋蔬菜大棚的物联网系统选型及构建方案,该方案以Arduino单片机(WeMos D1)为核心,选用性价比高的传感器和开源免费的软件系统,以较低的经济成本和技术难度实现连栋大棚的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的实时监测以及设施控制,为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关键词: Arduino 连栋大棚 传感器 物联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帚用高粱新品种龙帚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龙帚2号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我国第一个帚用高粱杂交种,它具有早熟、抗倒伏、抗病、籽粒产量高等特性。本文分别对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品质性状、产量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粱 龙帚2号 帚用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绥化市不同水稻品种旱种比较试验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摘要:为找出耐旱种质资源,为绥化市旱稻新品种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持,特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旱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旱直播种植方式下产量较高的品种为绥粳3号、龙粳31和龙粳46;品质较好的的品种为绥粳15和龙粳21。

关键词: 水稻 不同品种 旱种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tacking Learning在高光谱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应用科技 2018

摘要:高光谱图像分类研究中,集成学习能够显著地提高分类效果。但是传统的并行多分类系统对基础分类器有较高要求,即要求差异性及分类均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Stacking Learning的堆栈式学习方式,首先使用K-Fold和交叉验证的方式进行数据分割和训练,将原始特征进行特征变换,重新构建二级特征。再使用新特征进行对Meta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判决分类器,用于样本的最后分类判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Stacking Learning方法不依赖基础分类器,且相比较于传统的多分类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多分类系统 Stacking Learning 集成学习 交叉验证 图像分类 特征变换 K-Fol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葵褐腐病病原鉴定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推动北方保护地特种蔬菜产业发展,以黄秋葵和红秋葵病果为试验材料,鉴定其病原菌。结果表明:通过对采集回来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确定该病原物为笄霉菌,属接合菌亚门真菌。

关键词: 秋葵 笄霉菌 褐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技术

种子科技 2018

摘要:在我国,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寻找粮食新增长点打开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等待解决。通过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和试管微型薯培育,马铃薯种薯在实践过程中展现出了良好的作用,使培育的马铃薯在产量上有所突破。但是脱毒马铃薯种薯在繁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马铃薯试管苗生产规模小、繁殖周期长、容易受污染、栽植成活率低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提出了用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试管微型薯 智能繁育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小麦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小麦生产上的安全性,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及UPLC-MS/MS测定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虫嗪在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噻虫胺在不同样品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7.0%~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0.6%~11.1%;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噻虫胺在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mg·kg-1,最小检出量分别为0.002 5、0.000 1、0.012ng。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8.0~12.4d和16.5~19.3d;噻虫嗪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2~2.5d和3.7~5.3d;2014年和2015年,在哈尔滨、新乡和银川市三地以240g·hm-2和360g·hm-2施药量分别施药2~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14d时,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噻虫胺在小麦籽粒中的最高残留量均小于0.05mg·kg-1,低于我国国家标准(GB2763-2016)。

关键词: 高校氯氟氰菊酯 噻虫嗪 噻虫胺 小麦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