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汾蓖10号高密度丰产技术体系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以汾蓖10号杂交种为试验材料,以蓖麻杂交种生物学特征为基础,通过合理调节种植密度、调节个体来探讨蓖麻杂交种群体和个体变化对产量的贡献,旨在寻求合理的高产群体结构,为蓖麻杂交种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经过2010—2013年连续4 a试验,结果显示,覆膜直播条件下蓖麻杂交种种植密度以1.5万株/hm2产量表现最佳,同密度下蓖麻宽窄行种植产量表现明显优于平均株行距种植。


苹果、梨、桃和枣4种水果5种重金属含量检测与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以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为依据,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等检测方法,对山西省中部、南部水果主产区的苹果、梨、桃和枣共70个样品进行了铅、镉、砷、铬和镍5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铅、镉、砷、铬和镍在苹果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100%,23.3%,100%和60%,在梨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0%,0,0,100%和50%,在桃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0%,100%,30%,100%和90%,在枣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25%,0,100%和75%;其中,4种水果铅和镉的超标率均为0,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由少到多依次为镉<砷<铅<镍<铬。套袋特别是套塑料袋能减少梨重金属的含量;4种水果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梨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最低,桃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最高;靠近公路的苹果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较远离公路的样品中重金属含量高,其中对铅含量的影响最大。


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 2015
摘要:为研究低温弱光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耐低温性不同的9504、9506、9507、9511、9514和9517等6份高代自交系黄瓜种子,对其幼苗进行低温处理,白天12℃,晚上8℃,每天光照7.5 h,弱光强度2 000 lx,共处理14 d,对其耐低温性、叶片数、叶面积、叶片电导率、核糖核酸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下,各材料的叶片数、叶面积、叶片电导率、核糖核酸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差异变显著;幼苗叶片数、叶面积下降;叶片电导率、核糖核酸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上升.耐低温性强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核糖核酸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
关键词: 低温弱光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生长 生理指标


中草药添加剂改善猪肉品质剂型剂量优化筛选的试验研究
《养猪 》 2015
摘要:选取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126头,根据胎次一致、品种相同、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颗粒剂高、中、低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中药颗粒剂1.5%、1%、0.5%)以及中药超微粉高、中、低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中药超微粉1.5%、1%、0.5%),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肥育结束后,每组屠宰3头,对其背最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及肌肉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超微粉0.5%组可使猪肉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脂肪酸中亚麻酸、亚油酸等人体所需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人体半必需不饱和脂肪酸显著增加,肌内脂肪含量提高达3.41%;胆固醇含量降低为40.96 mg/100 g。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中药超微粉低剂量组即中药超微粉0.5%添加量为最理想添加剂型和剂量。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猪肉品质 氨基酸含量 脂肪酸含量 肌肉化学成分 剂型剂量


高粱种子丸粒化配方研究
《农学学报 》 2015
摘要:为实现高粱抗旱保全苗和通用精密播种机播种,笔者选取了4种附着剂(粘土、腻子粉、粉煤灰、炉渣)和3种粘着剂(108胶、水、明胶),进行了不同组分的配比研究,筛选出适宜高粱种子丸粒化材料的最佳配比,并且对丸粒化种子的抗压强度、崩解时间、出苗率以及幼苗生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粘土丸粒种子的出苗率为95%,腻子粉丸粒种子的出苗率为85%,粉煤灰丸粒种子的出苗率为75%,炉渣丸粒种子的出苗率为92%,对照裸种的出苗率为97%;明胶溶液所制丸粒的抗压强度较108胶溶液低,抗压强度顺序为:粘土>腻子粉>炉渣>粉煤灰;崩解度顺序为:粘土>腻子粉>粉煤灰>炉渣;同一粘合剂浓度与不同填充剂制作的丸粒抗压强度与崩解度也不同,抗压强度顺序为:粘土>炉渣>腻子粉>粉煤灰;崩解度顺序为:粘土>腻子粉>粉煤灰>炉渣。因此,粘土与20%的108胶水溶液为高粱种子丸粒化材料的最优配比。


区域植物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方式研究——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农业网络信息 》 2015
摘要:本文以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基础,根据植物资源的经济用途,将山西省域内植物划分为14类;结合山西植物传统分类,形成山西植物资源的二维分类;并以此作为植物资源信息组织的主轴,建立山西省资源植物信息系统,将区域资源植物分级分类统计与分析,资源植物的基本特性、经济特性、空间分布信息查询与分析,以及平台植物资源信息(如植物标本、植物种质资源等)相关信息的关联查询与分析功能集成在一起,提高植物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区域资源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管理、相关研究与管理决策提供了支持。


高粱品质性状改良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植物生理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非洲和一些亚洲国家高粱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酿造、饲料加工和生物能源的原料。近年来高粱已成为重要的模式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发掘出与淀粉和蛋白的含量、可消化性、籽粒香味、花青素、单宁和前维生素含量及粒重等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找到了控制重要性状的关键功能基因包括糯性(wx-Sb10g002140)、淀粉含量(淀粉合成酶SSIIb基因Sb04g028060)、蛋白组分(22 k Daα-醇溶蛋白基因Sb05g024420)、籽粒花青素(myb转录因子Y-Sb01g037670和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Sb03g028880和Sb03g028890)、单宁(WD40-结构域蛋白TTG1基因Sb04g031730)等,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转基因途径改良高粱籽粒品质奠定了基础。


农业物联网在沾化冬枣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南方农业 》 201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对农产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农产品安全成为了当前相关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可以有效确保农产品安全,及时发现出现问题的环节。以沾化冬枣为例,对农业物联网在沾化冬枣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