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两垄一沟”栽培法土壤耕层环境效应与根系生长
《大豆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大豆“两垄一沟”栽培法土壤耕层中水分、温度、容重、三相比、土壤养分和根系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栽培法0—30cm耕层含水量和温度均较高;容重除两垄一沟中间行0—10cm耕层较小外,其它耕层也较高;三相比20—30cm耕层中空气减少,固相有增加,容积含水量增加最大;土壤中速效氮和速效磷有明显增加。说明“两垄一沟”栽培法改善了土壤耕层理化特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大量不定根和中小根瘤,有利于大豆后期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大豆;两垄一沟;土壤环境;根系生长


混合一年生杂草与大豆竞争临界期的研究
《杂草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86~1988年研究表明.大豆田混合一年生杂草从株高上可分为三个种群:以稗、苋为主的混合一年生杂草的春大豆田,无杂草期与大豆产量呈高度正相关,表现为S型曲线,方程为,认为无杂草临界期为大豆出苗后5周。杂草竞争持续期与大豆产量呈高度负相关,回归分析两年平均产量为倒S型曲线,方程为,杂草竞争持续临界期为大豆出苗后4周。结果表明大豆田除草的临界期为大豆出苗后4~5周,此期要保持大豆田基本无草状态,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认为大豆田除草的最佳时期为大豆出苗后3~5周。
关键词: 混合,一年生,杂草,大豆,群落,临界期


水稻品种抗恶苗病鉴定研究初报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恶苗病(Gibberellafujikuroi)是常见的水稻病害,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1991~1992年作者用芽期接种方法和花期接种方法,鉴定了42个水稻品种(品系)对恶苗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芽期和花期接种均表现抗病或中抗的品种有哈80—4-1、松粳2号、嫩交90-038、藤系140、恢粘、松88-12、东8613、龙花046等21份;芽期和花期接种均表现为感病或中感的品种有东农415、东农417、龙花83—079、合江21、嫩交90—47、哈80—4等。此鉴定结果可供选用品种时参考。
关键词: 恶苗病,接种,抗病性


高抗灰斑病高产大豆新品种合丰34号的选育
《中国油料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高抗灰斑病高产大豆新品种合丰34号的选育齐宁,郭泰,刘忠堂,商柏廷,张荣昌(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黑龙江省是我大豆的的主要产区,也是重要的大豆出口生产基地。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大豆灰斑病始终是阻碍大豆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使大豆产量降低...


寒地水稻利用日光温室加代技术及应用前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寒地水稻利用日光温室加代技术及应用前景朴京姬(黑龙江省农科院寒地水稻研究中心)水稻育种材料的加速世代进程,以集团选育法为基础,利用温室或暖地一年培育2~3早世代材料,以期达到缩短育种周期(三年)的方法。水稻加速世代进程,对于因受严寒和低温影响.一年只...


矮化密植苹果园的栽植技术
《北方园艺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矮化密植苹果园的栽植技术甄灿福一、授粉树的选择与配置。配置授粉树是苹果园丰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条件.因为大多数苹果品种自花不孕或自花结实率很低.因此建矮化密植苹果园时配置适宜的授粉树是必不可少的。1.授粉树皮具备的条件。①与主栽品种授粉时亲合力强,并能互...


远缘杂交选育高产大豆新种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远缘杂交选育高产大豆新种质林红,姚振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大豆育种亲本遗传基础狭窄,杂交后代重要经济性状变异幅度小,难于育成突破性品种,是当前大豆单产增长迟缓,品质改良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作为栽培大豆(G.max)近缘祖先的野生大豆...


东北地区土壤氯素分布与含氯化肥连续施用肥效变化
《土壤通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各类非盐渍化农田土壤中原始含氯量在22~55gg-1,土壤剖面通体含氯量变化不大,总体含氯水平较低,适于施用含氯化肥的土壤可能容量远未达饱和程度。连续3年定位试验常量施肥条件下,氯化铁与尿素等氮等效,连续施用氯化铵的肥效仍很稳定。施用氯化铵加氯化钾,亦未因施氧量的增加而降低含氯化肥肥效。
关键词: 土壤含氯量;含氯化肥,田间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