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漳州香蕉氮钾肥适宜用量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漳州香蕉氮肥用量普遍超量和钾肥用量超量与不足并存的施肥现状,通过4个田间试验研究氮钾肥适宜施用量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蕉园或中低产蕉园增施适量氮肥、高产蕉园增施适量钾肥等措施都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但在中低产蕉园,在施用中量至高量氮肥时增施钾肥才有显著增产作用。氮钾肥适宜施用量和比例,有利于改善果实农艺性状,并提高香蕉果实固形物、可溶糖和维生素C含量。高产蕉园氮钾肥经济施肥量分别为N 691 kg/hm2和K2O 1 154 kg/hm2,氮钾比例为1∶1.67;中低产蕉园则分别为N 631 kg/hm2,K2O 877 kg/hm2,氮钾比例为1∶1.39。高产蕉园的钾肥需求比例明显高于中低产蕉园。

关键词: 香蕉 氮肥 钾肥 品质 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渣黏结剂对有机复混肥养分释放率的影响

磷肥与复肥 2015

摘要:通过实验研究了在总养分含量高和总养分含量低的有机复混肥中添加菌渣或高岭土对肥料的颗粒硬度、养分释放率、外观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养分含量低的肥料颗粒24 h内崩解率较高,且菌渣作黏结剂的肥料高于高岭土作黏结剂的肥料;高岭土作黏结剂的肥料前15 d氮素累积释放率达到38%~41%,比菌渣作黏结剂的肥料高30%~38%,造成肥料浪费;菌渣作黏结剂的肥料的磷素和钾素释放率与高岭土作黏结剂的肥料的差别不大;菌渣因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更适宜作肥料的黏结剂。

关键词: 黏结剂 菌渣 高岭土 有机复混肥 养分释放率 颗粒崩解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量营养源对红曲霉产洛伐他汀开闭环组分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采用HPLC法测定红曲霉液态发酵培养合成开环的酸型莫纳可林K(Monacolin K)及闭环的内酯型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含量,研究生长因子、前体物质和金属离子等微量营养源对红曲霉液态发酵产洛伐他汀开闭环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霉液态发酵中,添加烟酸、乙酸钠和硫酸锌等微量营养源能促进Monacolin K及Lovastatin的合成,并提高Monacoling K的比例;当烟酸、乙酸钠和硫酸锌的添加量分别为:0.01%、0.15%和0.15%时,产生的开环Monacolin K的比例占79%,开闭环洛伐他汀总质量浓度为57.138mg·L-1。

关键词: 红曲霉 莫纳可林K 洛伐他汀 开闭环比例 微量营养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原生蔬菜经营主体的调查分析

长江蔬菜 2015

摘要:2013年以来,在构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原生蔬菜科技创新团队过程中,结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的"双百"行动,本团队对福建省原生蔬菜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生产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结合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原生蔬菜 经营主体 调查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击倒抗性基因频率检测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是十字花科蔬菜为害最重的害虫,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已经普遍产生了严重抗性。为完整了解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抗性特点,本研究采用核苷酸测序法检测了室内饲养种群及小菜蛾田间种群的击倒抗性基因频率,及氰戊菊酯处理后死亡个体的基因型组成。结果显示,本研究中仅检测到L1014F和T929I两个位点突变;室内饲养的小菜蛾2~4龄幼虫2个位点突变频率均为98.75%~100%,福建、浙江、内蒙古、北京等地小菜蛾田间种群在2个位点突变频率分别为90.00%~100%和88.75%~100%;2010-11~2011-11福州埔垱菜区田间小菜蛾2个位点突变频率相同,均为98.75%~100%;因氰戊菊酯处理死亡的个体在2个位点均为抗性纯合子。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抗性基因型较为单一;不同龄期、同一季节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季节小菜蛾抗性基因频率变化均较小;T929I突变在L1014F突变基础上产生,但当L1014F突变位点为杂合子时,T929I突变位点便为抗性杂合子或敏感纯合子;突变位点基因型不是小菜蛾对氰戊菊酯敏感性的唯一决定因素。本研究有助于更好了解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抗性的发生特点。

关键词: 小菜蛾 击倒抗性 核苷酸测序 钠离子通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水稻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关联系数法,采用2002-2013年水稻生产成本与收益数据,对福建省与全国水稻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水稻成本利润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水稻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全国水稻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源于综合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福建水稻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呈现波动的变化趋势,较全国平均值变化幅度大。

关键词: 福建省 水稻 Malmquist指数 生产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黄花菜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福建农业科技 2015

摘要:对福建省黄花菜产业的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品种引进、科技培训、改进加工设备和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福建省 黄花菜 生产现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检测鸭1型甲肝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建立快速检测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DHAV-1a)抗体的血清学方法,本试验利用纯化浓缩的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MPZJ1206株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DHAV-1a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各种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可用于鸭群DHAV-1a感染的血清学监测及其抗体消长规律的检测。

关键词: 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DHAV-1a)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果实种子发育对果形偏斜的影响

东南园艺 2015

摘要:对翠冠梨果实种子发育与果形偏斜情况进行的观测,结果表明,翠冠梨果实中种子总数、饱满种子数与偏斜度、斜果率关系密切,均呈负相关,即随着果实中种子总数、饱满种子数的增加,果实的偏斜度、斜果率趋小,当种子分布极度不平衡时则极易发生畸形果。但部分果实虽种子数量较多且分布也较平衡,仍有相当数量偏斜果和少量畸形果的发生,说明梨果实偏斜并非都是因种子发育不良与分布不均所致。

关键词: 种子 果形 偏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福建有机农业发展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中国水土保持 2015

摘要:福建的水土流失与自然地理条件有关,但受人为因素影响更大。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而在水土流失区发展有机农业既可以协调种养平衡,又可以起到生态修复的效果。福建水土流失区应借鉴安溪县茶业发展道路,切实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度发展有机农业,以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生态宜居、兴业富农、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有机农业 美丽乡村 福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