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培养基形态对桃花粉萌发的影响

东南园艺 2015

摘要:本试验以桃花粉为试材,通过研究培养基形态对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期确定有利于桃花粉萌发的培养基形态条件,为后期的桃花粉培养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组分的固体培养基培养的4个桃品种的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均比液体培养基的高,培养基的形态对花粉萌发和生长均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花粉 培养基形态 萌发率 花粉管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间杀青对“春闺”闽南乌龙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中国茶叶 2015

摘要:"春闺"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黄旦天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属灌木型,小叶类,晚生种,产量较高。抗性与适应性强,扦插繁殖率高,定植成活率高。制乌龙茶、绿茶,均有浓郁花香,品质优。近年来春闺在福安、武夷山、安溪等茶区深受种植者、消费者青睐。为适应消费者口感多样化的需求,闽南乌龙茶有"正炒"(香气较高、滋味较涩)、"消青"(香气、滋味较协调)、"拖青"(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甜高梁品种在闽南地区试种试验

福建农业科技 2015

摘要:引进4个甜高粱品种在长泰县进行试种,结果表明:非洲甜高粱-3秸秆产量最高,每667m2为2171.8k;莆田东峤种子产量最高,每667m2为414.8kg.

关键词: 甜高粱 秸秆产量 种子产量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脆蜜毛叶枣在福建热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2002年,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农业局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广东省引进脆蜜毛叶枣。经多年观察,脆蜜毛叶枣在漳州市表现良好,生长势较强,果实个大,果形美,品质佳,质地清甜脆嫩,品种特性优势明显;早实丰产,高接换种或嫁接苗定植当年即能开花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株产105 kg,折合每667 m2产量2 835 kg;抗逆性强,耐寒性好。该品种适宜在福建省热区推广栽培。

关键词: 毛叶枣 脆蜜 福建 热区 引种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狼尾草青贮饲喂肉猪效果研究

草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利用酶制剂青贮杂交狼尾草,对牧草品质和肉猪饲喂效果的影响。选用150头100日龄体重50kg杜长大三元肉猪。实验分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处理Ⅰ饲喂基础日粮,同时饲喂添加麦麸的杂交狼尾草青贮料;处理Ⅱ饲喂基础日粮,同时饲喂添加麦麸和纤维素酶青贮的杂交狼尾草青贮料;处理Ⅲ饲喂基础日粮,同时饲喂添加麦麸和纤维素菌液青贮的杂交狼尾草青贮料;处理Ⅳ饲喂基础日粮,同时饲喂添加麦麸和乳酸菌青贮的杂交狼尾草青贮料。结果表明,处理Ⅰ、Ⅱ、Ⅲ、Ⅳ与CK相比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平均日增重绝对值分别比CK提高了2.3%,8.6%,4.4%和2.2%,精料肉比分别降低了9.7%,14.9%,11.4%和9.5%,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11.34%,36.03%,21.60%和14.03%。4组饲喂杂交狼尾草青贮料的肉猪与CK相比会适当降低肉猪屠宰率,显著提高肉猪的背膘厚,肉猪的板油重、胃重呈增加的趋势,大肠重量差异不显著,小肠重量和长度则变短变轻,且增加肉质颜色等品质。说明利用纤维素降解菌可以提高牧草青贮品质,提高肉猪饲喂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肉猪 酶制剂 青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伪狂犬病病毒FZ-2012株的分离鉴定及其gE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从福建省某猪场采集疑似猪伪狂犬病的病料接种PK-15细胞,通过PCR法、动物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猪伪狂犬病毒(PRV),命名为FZ-2012,经测定该病毒株TCID50为10-9.40/0.1mL。根据Gen Bank已公布的PRV gE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将PCR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与国内外已发表的2012年以来15个新分离毒株、11个经典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FZ-2012株gE基因序列全长1740 bp,编码579个氨基酸,与新分离毒株gE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6%~99.3%,与经典毒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0%~98.6%;遗传进化关系表明,FZ-2012毒株与新分离毒株同属一分支,而与经典毒株分属2个不同分支。本研究首次报道福建省存在PRV新流行毒株,为丰富福建省猪伪狂犬病的分子流行病学和开发猪伪狂犬病新型疫苗奠定基础。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gE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霉菌对橡胶树褐根病菌的拮抗作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探讨9个木霉菌株的生长与产孢特性,并通过对峙培养法,测定了9个木霉菌菌株对橡胶树褐根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HCS、DJ1和ACCC31757生长速度最快,平均生长速度在4.5cm·d-1以上,ACCC30536平均生长速度最慢,只有1.5cm·d-1;9株木霉菌对橡胶树褐根病菌的拮抗作用差异较大,其中有3株木霉菌对橡胶树褐根病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在第8d,ACCC31642和HCS对褐根病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100%,ACCC31639对褐根病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93.33%。

关键词: 木霉菌 橡胶树 褐根病菌 拮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茶园建设过程中的培肥机制

茶叶通讯 2015

摘要:有机茶是现代茶叶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如何解决有机茶种植过程中的养分来源问题,关系到有机茶园建设的成败。本文从表土利用、绿肥种植、有机肥施用、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阐明有机茶园的土壤培肥机制,为解决有机茶园建设过程中养分来源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有机茶 培肥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稻米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福建省稻米中重金属镉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于2013年在全省区域共采集1458份稻米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检测稻米中镉含量,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稻米镉超标评价,并用非参数概率法对稻米中镉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检稻米的重金属镉含量为0.001~1.158 mg·kg-1,仅有5%左右的样品超出了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值(0.2 mg·kg-1);稻米中镉的风险熵(HQ)在95%、97.5%和99.5%高暴露位点分别为1.34、1.87和3.56,均大于1,潜在风险较大,并且晚稻对镉的吸收能力高于中稻和早稻。表明通过食用稻米途径,福建部分地区居民存在重金属镉过量积累的风险,应引起重视并对稻米中的镉含量进行追踪监测。

关键词: 稻米 污染分布 健康风险评估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的相关技术与主要物质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对其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选择适宜的菌草代替常规的栽培料可以提高食用菌子实体的产量,改善食用菌的品质,有利于提升食用菌的可食药用性价值,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从内因和外因(环境)两方面阐明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适宜的生长条件可以促进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总结了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的栽培品种、栽培模式、生产方式等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今后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野生草 牧草 食用菌 影响因素 栽培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