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模拟空间环境对朱砂根愈伤组织岩白菜素合成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利用自行研制的旋转装置和紫外灯管辐射培养朱砂根的愈伤组织,研究模拟空间环境对愈伤组织岩白菜素合成的影响,以期寻找到有利于岩白菜素合成和积累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经旋转处理的朱砂根愈伤组织岩白菜素含量明显提高,且峰值出现的时间比对照提前,峰值是对照的1.85倍;波长为308nm的紫外线辐射对愈伤组织培养前期的岩白菜素积累有利。本研究明确了2种模拟空间环境对朱砂根愈伤组织岩白菜素合成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但对愈伤组织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将为朱砂根愈伤组织岩白菜素的进一步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模拟微重力 紫外辐射 朱砂根 岩白菜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夏黑’葡萄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以3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分别用‘奇宝’、赤霉素、吡效隆、苞果‘909’处理花穗,研究其对‘夏黑’葡萄外观、内在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盛花时‘奇宝’25mg·L-1第1次浸蘸花穗、12d后用50mg·L-1第2次浸蘸的处理以及2次均使用苞果‘909’500倍处理表现较好,均能显著增加穗重与粒重,增大果粒纵横径,增加果梗粗度,并且显著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着色良好。但从成本角度,‘奇宝’2次处理比苞果‘909’2次处理更具优势。

关键词: 葡萄 生长调节剂 品质 耐贮性 ‘夏黑’葡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茶园土壤氮素矿化特性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采用短期(35d)室内好气培养方法,研究福建省武夷山市5种主要茶园土壤(黄壤、红壤、潮砂土、紫色土、高山草甸土)的氮素矿化特征,并探讨土壤矿化作用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5d的培养试验证实茶园土壤氮矿化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Ni=N0(1-e-kt)(R2=0.65~0.98);茶园土壤潜在可矿化氮库(N0)为4.15~52.46 mg·kg-1(均值为33.22),土壤氮矿化常数k值为0.019~0.343mg·kg-1·d-1(均值为0.15),土壤氮供应综合指标(No*k)为0.32~16.82 mg·kg-1·d-1(均值为6.49),矿化率(Nr)为2.32~6.00%(均值3.73),高山草甸土和黄壤氮矿化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壤类型,紫色土和潮砂土次之,红壤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的△N、N0和k均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矿质氮含量(NH+4-N和NO-3-N)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C/N和pH无显著相关;土壤砂砾和粉粒含量与k和N0*k间存在显著相关,但其与其他矿化参数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土壤类型 茶园 氮素矿化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切“严”与“实”的有机融合 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

农业科技管理 2015

摘要:农业科研院所要着力践行"三严三实",不断坚持创新驱动,深入贯彻科技为民,支撑服务"三农"事业发展。科技创新要从"严"从"实",做到始终如一的坚持,力求将科技为民作为目标,将科技创业与创新为民有机融为一体。科技人员应当"严"与"实"相融合,理论联系实际,甘于平静寂寞并热爱平凡工作,将履职担当与光荣坚守作为尽责使命。文章结合实际,提出了制订发展规划,奋力拼搏抓好落实;着力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事业发展;促进科技创业,加强成果集成推广;构建厚实平台,促进优势学科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培养又红又专人才;强化有效保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等在新常态下强化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三严三实” 科技为民 现代农业 院所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粮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福建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更少,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矛盾加剧。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在内的区域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2006年和2012年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整体上福建省粮食安全状况为临界安全级,粮食安全基本有保障,但粮食自给率下行压力增大;(2)福建省各区域粮食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存在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空间分布上的错位性,在趋势上东南沿海地区粮食安全形势恶化明显而闽西北地区形势转好;(3)依据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分值(Q值)可将福建省粮食安全等级划分为3类,即三明、南平、龙岩属于粮食安全区,漳州、宁德属于粮食临界安全区,福州、厦门、莆田、漳州为粮食不安全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粮食生产及消费特点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评价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秋葵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有效地利用黄秋葵种质资源,给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60份黄秋葵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31个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指标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黄秋葵植物学特征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茎色、茎表面、叶色、果色呈同一对应关系。叶姿越直立的,其叶型多为浅裂叶或全叶,花冠中等偏小,种子形状多是圆形;反之,叶姿下垂的,叶型多为深裂叶,花冠较大,种子多为扁圆形、肾形。(2)黄秋葵的生物学特性多样性丰富,存在广泛变异,其变异系数排序为:种子产量(72.51%)>果数(43.84%)>叶柄长(40.84%)>果长(36.95%)>第1朵花开花天数(28.22%)>叶片长度(22.69%)>叶片宽度(21.28%)>分枝数(21.05%)>株高(20.99%)>开花天数(18.14%)>出苗天数(16.96%)>生育天数(8.97%)>花瓣数(2.57%)。(3)黄秋葵生物学特性间存在明显相关性,黄秋葵种子产量与叶柄长度、果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开花天数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0.49、0.46、0.39、0.37。开展黄秋葵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黄秋葵种质的鉴定、评价及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黄秋葵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相关分析 变异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草莓新型生物菌肥效应数学模型的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探讨了3种生物菌肥的4种施肥方案对草莓果实果胶含量的影响,研究日光温室生物菌肥的效应。结果表明:4种施肥方案对草莓果实果胶含量均有影响;适合浓度时,不同的施肥方案交互使用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而浓度较高时,交互使用会产生拮抗作用。本研究以施肥方案为决策变量,以草莓果实果胶含量为目标函数,建立草莓果实果胶含量与参数因子间的数学模型,同时确定了提高草莓果实果胶含量的最佳施肥方案:EM液体喷施1.9598~2.0403 g/L、绿康微液体喷施1.9005~2.0995 g/L、A50液体喷施0.712~0.788 g/L、A50粉末土壤施用1.4155~1.5845kg/667m2。

关键词: 草莓 生物菌肥 数学模型 果胶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香型茶树鲜叶挥发性组分与β-葡萄糖苷酶的相关性分析

植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香型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鲜叶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含量、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基因差异表达特征,以黄观音、0318E、福云6号、0213-2和C19五个四年生茶树品种(系)为实验材料,使用GC-MS测定其鲜叶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含量,并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测定,同时克隆β-葡萄糖苷酶基因,分析其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黄观音和0318E的鲜叶中,萜烯类与衍生物种类及含量都高于普通香型茶树鲜叶(福云6号、0213-2和C19);鲜叶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以黄观音(7.8 U·g–1)和0318E(7.3 U·g–1)最高,福云6号和C19次之,0213-2(6.1 U·g–1)最低。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黄观音和0318E中表达最强,显著高于C19、福云6号和0213-2,在0213-2中的表达量最低。

关键词: 挥发性组分 β-葡萄糖苷酶 基因 茶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杂交稻成优0504的选育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成优0504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强恢复系福恢0504与三系不育系成丰A配组而成的三系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产量高、稳产性好等特点;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成优0504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等。

关键词: 杂交稻 高产 成优0504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良好农业规范(GAP)的茶叶质量溯源系统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针对茶产业质量安全问题,在探讨良好农业规范GAP的基础上,研究设计茶叶GAP关键控制点和生产过程条码化管理方法,利用Visual C#.NET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SQL Server 2005关系型数据库技术,采用二维码(QR code)标识方法,开发了茶叶质量溯源管理客户端软件和茶叶二维码溯源查询系统。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茶叶企业根据GAP种植规程指导茶农进行规范化生产,为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提供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为政府监管提供溯源依据。

关键词: 茶叶 良好农业规范 溯源体系 二维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