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铁皮石斛液体振荡培养的形态学观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铁皮石斛作为传统的中药材一直被广泛应用。由于铁皮石斛的种子直接萌发非常困难,无菌播种就成为铁皮石斛种苗繁育的主要方法,但不能完全保持母本优良特性。本研究以铁皮石斛茎段无菌腋芽诱导出的类原球茎体(PLBs)为外植体,建立了其液体快速培养技术体系。该体系利用MS+BA 2 mg/L+NAA0.1 mg/L培养基,液体振荡培养初期,增殖量为10%~15%(鲜重比),2个月后增殖量为30%~50%。PLBs最初乳白色,后转变为半透明浅绿色,多数成团,少量为单个;3~4个月,部分PLBs顶部变尖,开始萌发。转接到MS+BA 0.2 mg/L+NAA 0.05 mg/L固体培养基上PLBs转为不透明的绿色,并萌发出芽,再转接到MS+NAA 0.1 mg/L+香蕉100 g/L固体培养基上壮苗生根,形成健壮的完整植株。该结果可为多种兰花种苗的快速繁育提供直观的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CZF1的原核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HMGR)是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在先前的研究中本课题组已克隆了与Hmgr1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基因HbCZF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HbCZF1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bCZF1,将其转化E.coli Rosetta(DE3)菌株。经优化条件后,在20℃,0.1 mmol/L IPTG诱导4 h的条件下,获得了分子量约47 ku的HbCZF1融合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香中的酚性化合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中分离得到10个酚性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dalbergin(1),7-O-methylvestitol(2),syringaresinol(3),3,7-dihydroxy-2',4'-dimethoxyisoflavanone(4),3'-hydroxy-8-methoxyvestitol(5),2',6-dihydroxy-4'-methoxy-2-arylbenzofuran(6),3'-O-methylviolanone(7),pinocembrin(8),prunetin(9),mucronulatol(10)。其中化合物1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化合物2~5为首次从降香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降香 黄酮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割手密种质资源的营养价值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43份割手密种质营养期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和磷等8个营养指标,以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磷钙作为判断指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营养价值最高的为A49(广西),其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和磷的含量分别为32.35%、7.20%、4.06%、8.07%、75.81%、50.72%、0.23%和0.16%;营养价值最低的为A3(广东),其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和磷的含量分别为32.24%、4.62%、0.51%、6.38%、46.40%、40.02%、0.15%和0.09%。各种质材料间的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最高的A48(9.11%)是最低的A14(3.72%)的2.4倍,并将43份种质分为高营养型、中等营养型和低营养型3类,旨在为割手密作为饲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取食Bt蛋白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幼虫爬行能力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Bt棉田靶标害虫棉铃虫和非靶标害虫斜纹夜蛾的爬行规律及Bt蛋白对其爬行能力的影响,采用TrackSphere LC-100昆虫行为记录仪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加,棉铃虫幼虫停留次数逐渐增加,且幼虫在白天的活动能力显著高于晚上,而斜纹夜蛾则相反,随着龄期的增加,斜纹夜蛾幼虫的停留次数逐渐减少,同时幼虫在各时间段之间的差异也逐渐显著。用Bt棉或Bt蛋白饲喂2种幼虫发现,Bt蛋白对棉铃虫爬行能力的影响显著大于斜纹夜蛾,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低龄段,且一定浓度阈值范围内Bt蛋白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的爬行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超过此阈值范围其促进作用开始转化为抑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幼虫爬行规律,研究Bt棉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及次要害虫斜纹夜蛾的再度猖獗原因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种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强木薯现有选育材料和引进种质的研究利用,准确评价各种质产量相关性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以木薯主栽品种华南8号(SC8)和华南205号(SC205)为对照,选用138份选育材料和8份瑞士引进新种质,应用AMMI模型对连续3年的干物质率、收获指数的遗传方差、环境方差和遗传与环境(G×E)互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比对照SC8的干物质率和收获指数更高且更加稳定的种质分别有4份和6份,比对照SC205的干物质率和收获指数更高且更加稳定的种质分别有61份和12份;(2)对干物质率的分析中有67份种质比SC8和有132份种质比SC205对不同年度环境的适应性更好,对收获指数的分析中有48份种质比SC8和有28份种质比SC205对不同年度环境适应性更好。AMMI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木薯干物质率和收获指数的基因型G效应、环境E效应和G×E互作效应。该结果对木薯种质的环境敏感度和种植范围评估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木薯 基因型环境互作 稳定性和适应性 AMMI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柱花草属牧草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草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柱花草(Stylosanthes)是优良的豆科牧草,叶片中含有大量的多糖多酚,本研究利用改良CTAB法抽提柱花草叶片中总DNA。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16(45),确立了柱花草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体系中1μL 50ng·μL-1模板DNA,1.6μL 5μmol·L-1引物,1.6μL 10mol·L-1dNTPs,1.2μL 25mol·L-1 Mg2+,0.3μL 5U·μL-1 Taq聚合酶,2μL 10×PCR Buffer(Mg2+free),剩余用ddH2O补足。扩增反应程序为94℃变性40s,Tm(不同退火温度)退火时间40s,72℃延伸45s,循环数35个。利用优化体系对来自7种柱花草的123对SSR引物在8个不同种柱花草中进行转移,共筛选出44对引物在8种柱花草中都能有效扩增,并从中筛选出26对在8个不同种柱花草中富含多态性引物,为今后利用SSR标记对柱花草属的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育种和品种鉴定与保护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柱花草 改进CTAB法 SSR-PCR 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AtSAG12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橡胶树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从其根组织中分离到一条长1048 bp的cDNA,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包含一1023 bp的开放读码框(ORF),13 bp的5’UTR和12 bp的3’UTR;ORF预测编码34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7.41 kDa,等电点为5.09;蛋白含有1个Inhibitor_I29和1个Peptidase_C1A结构域,与拟南芥SAG12的相似性高达61%,将基因命名为HbSAG12H1。表达分析显示,与AtSAG12在衰老叶片中的特异表达不同,在分析的各种组织中,HbSAG12H1仅在根中被检测到,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本研究为下一步的功能研究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