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石墨烯/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化学研究与应用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乳液共混、机械共混及两者并用制备了石墨烯(GNs)/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高阻仪、动态热机械分析(DMA)仪、万能拉力试验机、热重分析(TG)仪对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相比于机械共混,乳液共混有助于GNs的均匀分散和导电网络的形成,GNs/NR复合材料表现出较优的机械和导电性能,定伸应力和导电率分别是机械共混法的3倍和100倍;乳液共混后的机械共混则破坏了原有的导电网络,复合材料导电率下降;随后的机械共混打乱了原有的网络结构,并促使了GNs片层的卷曲化,降低了GNs与NR的接触面积,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花发育相关基因AcMADS1的克隆与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植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ADS-box转录因子在植物的发育过程特别是控制花器官的诱导与发育中起关键作用。利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技术,从菠萝(Ananas comosus)花中分离出1个新的菠萝MADS-box基因,命名为Ac MADS1(Gen Bank登录号为KC257408)。Ac MADS1基因的编码区为726 bp,编码241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27.50 k Da,等电点为9.26。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c MADS1具有保守的MADS-box及半保守的K区,属于AGL6亚家族MADS-box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c MADS1是亲水碱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折叠延伸链为蛋白质骨架,三级结构中蛋白核心结构符合转录因子与DNA结合的常见功能域MADS-box,而且作为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中。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Ac MADS1基因在菠萝果肉以及花器官的雌蕊、花瓣和萼片中均有表达,但在雄蕊以及营养器官的根、茎和叶中几乎不表达;且在花器官早期发育过程中大量表达,后期呈下降趋势。因此推测这个基因可能在菠萝花器官发育和开花诱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菠萝 花发育 MADS-box基因 克隆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Maxent的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 GIS软件,并结合椰子树(以下简称椰树)在中国的种植分布,对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在中国及中国椰树种植区的适生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中国主要的椰树种植区均为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的潜在适生区,其中华南沿海地区及海南大部分地区属于中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模型的AUC值为0.992,表明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关键词: 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 Maxent 分布 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地区番木瓜花叶病病原的分子鉴定与多样性分析
《植物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 spot virus,PRSV)和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apaya leaf-distortion mosaic virus,PLDMV)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严重威胁番木瓜农业生产的主要病害。本研究对27份疑似番木瓜花叶病病叶样品进行分子鉴定,提取病叶总RNA,反转录获得对应的cDNA,根据PRSV病毒的CP、P1、Hc-Pro和NIb基因序列和PLDMV病毒的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和测序分析。研究发现PRSV感染20例(74.1%),PLDMV感染3例(11.1%),PRSV和PLDMV交叉感染的样品1例(3.7%)。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地区PRSV病毒存在3个株系,株系之间出现明显分化;海南地区PLDMV病毒与日本和台湾地区报道的PLDMV病毒株系有共同的起源。研究结果表明PRSV和PLDMV是海南地区番木瓜花叶病的主要病原,其中PRSV病毒3个株系之间P1基因同源性在95%以下,这可为后续研究构建抗PRSV和PLDMV的双价表达载体提供数据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木瓜种子提取物异硫氰酸苄酯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通过异硫氰酸苄酯(benzyl-isothiocyanate,BITC)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LE和Bel7402的凋亡影响,初步探讨BITC调控肝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BITC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BITC浓度处理肝癌细胞后4,6-二脒基-2-苯基吲哚二盐酸盐(DAPI)染色法进行凋亡的形态学观察;Caspase3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的Caspase3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具代表性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和Caspase3,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BITC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浓度为40μmol/L的BITC处理时,HLE和Bel 740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1.56%和78.09%,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用浓度为80μmol/L的BITC处理时,HLE和Bel 7402生长率分别为32.91%和53.06%,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经BITC处理后的细胞,DAPI染色显示细胞特征性凋亡变化;Western blot和Caspase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随着BITC浓度增加,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呈上升趋势,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则明显下降.结论:BITC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BITC通过激活Caspase8和Caspase3信号途径以及抑制细胞周期进展诱导细胞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别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油茶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为油茶优良品种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来源于江西省的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别.【结果和结论】11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4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32个,多态性位点占比为95.6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遗传距离介于0.255 6~0.738 4,平均遗传距离为0.599 9,表明这些油茶无性系的地理来源相近.在遗传距离为0.528 0处,可以将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分为5组.利用筛选出的引物构建了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每一对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均可以用于25个优良无性系的分子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果袋对‘蜜丝枣’果实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毛叶枣品种‘蜜丝枣’为试材,分析无色透明薄膜袋、白色无纺布袋、白色单层纸袋、外黄内黑双层纸袋4种果袋对‘蜜丝枣’果实品质及抗氧化酶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改善‘蜜丝枣’果实的外观色泽,提高果实抗氧化酶POD、CAT活性;套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蜜丝枣’果实的内在品质,降低了果实风味。套袋后,在4种果袋中,只有无色透明薄膜袋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单果重(比对照提高22.1%),而套其他3种果袋却会不同程度抑制果实生长,导致单果重不同程度下降;套无色透明薄膜袋对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程度最小,仅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而对可溶性总糖无显著影响,对维生素C含量略有提高。综合套袋对果实品质和商品性的影响,推荐‘蜜丝枣’果实套袋材料为无色透明薄膜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糖代谢调控基因HbF2KP的克隆及表达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拟南芥、蓖麻及杨树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基因(F2KP)的核苷酸序列,使用橡胶树胶乳转录组数据库拼接到1条1 228 bp的核苷酸序列,通过两次RACE-PCR获得了橡胶树长2 629 bp的F2KP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HbF2KP。ORF Find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含有211 bp的5'端非编码区,173 bp的3'端非编码区,以及长度为2 24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保守的激酶和酯酶结构域,属于具有双功能的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bF2KP蛋白无导肽酶切位点,不具有跨膜结构域且属于亲水蛋白,推测该蛋白可能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bF2KP基因在光合组织及非光合组织中均有表达。对非光合库组织胶乳(产胶细胞的细胞质)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受割胶、伤害处理及死皮胁迫调控,推测其在橡胶树胶乳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橡胶烃的生物合成调控及死皮胁迫应答。此外,HbF2KP表达受部分植物激素或激素类似物如乙烯利(ET)、植物生长素(2,4-D)、脱落酸(ABA)、水杨酸(SA)及赤霉素(GA)的调控,但调控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橡胶树 HbF2KP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HbHMGR1基因克隆及其愈伤组织转化
《南方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橡胶树HbHMGR1基因,转化橡胶树易碎愈伤组织,为橡胶树遗传转化和品种改良打下基础。【方法】根据已经报道的HbHMGR1基因序列(NCBI登录号X54659.1)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T-PCR克隆HbHMGR1基因,构建pCAMBIA2301-35S-HbHMGR1植物表达载体。再用EHA105(携带pCAMBIA2301-35S-HbHMGR1,内含NPTII和uidA基因)侵染橡胶树易碎愈伤组织,数月筛选后对抗性易碎愈伤组织系进行GUS染色和分子检测。【结果】成功克隆了HbHMGR1基因,双酶切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的PCR扩增结果证明成功地构建了该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35S-HbHMGR1。侵染后抗性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GUS检测为蓝色,且分子检测呈现阳性,共获得15个抗性易碎愈伤组织系。【结论】橡胶树HbHMGR1基因在愈伤组织阶段开始表达,有效提高了HbHMGR1基因在橡胶中的表达量。
关键词: 橡胶树 HbHMGR1基因 易碎愈伤组织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