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引进的沙棘品种实生苗和果实性状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发掘、创新沙棘种质资源,以2012年引进的俄罗斯大果沙棘种子实生苗中却选的优良单株为试验材料,以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楚伊为对照,通过田间调查,比较其实生苗单株特性及果实特性。结果表明:11份优良单株中果实的果柄、纵径、横径、果型系数、百果重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百果重最大的是2012-05,果柄和果型系数最大的为2012-06,果形性状主要是椭圆形和圆柱形,颜色以橘黄、橙黄色为主,风味酸甜。


浅析如何做好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
《黑龙江档案 》 2018
摘要:农业科技档案是在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查考和利用价值,并经过系统整理、科学保管的相关科技文件和材料。保存农业科技档案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开发利用,把农业科技档案蕴含的巨大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完整规范的农业科技档案对今后的农业科研事业、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并可为科研项目选题、立项、结题及科研成果转化和进入市场提供可靠、完整的第一手依据。我们要积极拓展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渠道和途径,有效


大豆品种分枝数分级标准探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分枝与株型及其产量关系密切。大豆品种资源分枝数的表型鉴定对提高其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探索黑龙江大豆品种在北京异地种植条件下的分枝数,本研究以来源于我国东北生态区的49份大豆品种为材料,于2011年和2012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在45 cm行距条件下,株距分别设置25 cm、15 cm和5 cm,研究品种的分枝数及对种植密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分枝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且各品种对种植密度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据分枝数目将参试品种分为少分枝、中等分枝和多分枝3类;根据分枝数与种植密度的相关系数将参试品种分为不敏感、低度敏感、中等敏感和高度敏感4类。本研究为参试材料在不同株型优良品种培育中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大豆种质表型鉴定提供了参考。


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创制有利用价值的小麦-黑麦易位系,选育小麦遗传改良的新种质,本研究运用形态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小麦-黑麦代换系6R/6A×克珍杂种后代中选育的11个品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1个品系形态表现为大穗多花、多小穗、抗倒伏、籽粒饱满度好等优良性状。其中有4个品系2-13、2-18、2-20、2-21穗长超过14 cm。品系2-18、2-21,分蘖数为7个,2-17千粒重为35.24 g,品系2-19主穗粒数为54,均超过亲本。另有8个品系结实率也优于亲本。亲本克珍为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带有7R和3R染色体遗传成分,分子标记和原位杂交显示,11个品系均带有R组染色体成分,分别有10个、6个和3个品系带有黑麦6R、7R和3R染色体遗传成分。有9个品系可确定为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易位类型为端部易位和中间易位。本研究成果对小麦育种及种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