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38条记录
运城冬枣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信息 2015

摘要:运城培植的苹果,占到最大面积;枣树特有的培植面积,仅次于苹果。从现状看,枣树培育特有的总面积,超出了9.5万hm~2;年度时段中的产量,接近2.9万t;培植枣树得来的总收益,超出了6%这样的农业收入。冬枣特有的新鲜枣类,占到总体类别的七成以上。冬枣培植依托的侧重技术,包含细分出来的设施栽培、对应着的露地栽培。设施培植必备的设施,包含冷暖棚、区域之中的遮雨棚。这种培植耗费掉的金额偏多,管控水准特有的要求也偏高。露地栽培出来的冬枣,占到六成以上的总面积,是惯用的培植模式。冬枣培植之中的高效丰产,能增添枣农收入。摸索可行特性的丰产培植技术,是应被化解的侧重难题。

关键词: 运城 冬枣 优质丰产 高效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农业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应用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农业网络信息 2015

摘要:将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构建一个开放型、多功能、覆盖广、高质量的现代远程培训系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系统以Web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撑,使用B/S式的三层结构模型建立多媒体课件数据库,并对应用系统的设计思想、结构功能与实现方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 农业 多媒体技术 网络 数据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树2-半胱氨酸氧化还原酶基因Zj2-C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使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本课题组前期获得的枣树2-半胱氨酸氧化还原酶基因Zj2-CP(Gen Bank登录号:AB812086)的c DNA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是一个全长为834 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277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0.65 k D,理论等电点8.95,无信号肽和跨膜区,不属于分泌蛋白,有亲水性;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成弯曲螺旋状。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Zj2-CP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豇豆、玉米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0%。以Zj2-CP基因的c DNA序列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用内切酶消化后与载体PEZR(K)-LNY连接并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中,经酶切及测序证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枣树2-半胱氨酸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功能及枣树抗逆机制提供基础。

关键词: 枣树 2-半胱氨酸氧化还原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植物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糯玉米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北京农业 2015

摘要:以甜糯玉米为对象,围绕甜糯玉米的育种及栽培技术展开研究。首先,分别就甜玉米、糯玉米的育种优化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对甜糯玉米主要的3种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就甜糯玉米的田间管理即播种期、施肥、种植密度要求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甜糯玉米 育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养鹅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农业信息 2015

摘要:鹅是我国重要的一种经济动物,养鹅业在我国正处在蓬勃发展之中。文章从养鹅业的品种培育、饲养方式及集约化生产规模、疫病防治、肥肝生产、羽绒生产几个角度,阐述了我国养鹅业的现状,并展望我国养鹅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养鹅业 现状 发展 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和抗病、耐热性的效应研究

农学学报 2015

摘要: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2n=4x=28,Ns Ns Xm Xm)具有大穗、多花、抗旱和抗多种病害等优良特性,是小麦改良的重要亲缘物种。前人已经通过染色体工程育成一批小麦-大赖草异染色体系,但是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和耐热性的效应分析尚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或自然发病抗性鉴定,以分期播种模拟高温胁迫环境并通过千粒重变化评价耐热性,收获后调查主要农艺性状和再生习性,对10个小麦-大赖草异染色体系和小麦亲本‘中国春’进行了综合鉴定。结果表明,10个异染色体系在苗期对白粉病均表现高感,成株期抗性较‘中国春’有所改善,但未发现高抗白粉病材料;对条锈病抗性均优于‘中国春’。研究还发现,大赖草H染色体有增加穗长、小穗数、提早抽穗期和增加黄矮病抗性的效应,H、A染色体具有增加耐热性的效应,J染色体对粒长、粒宽和粒厚均有正向效应,A、L染色体含有控制芒的基因,F染色体具有再生性和复小穗基因。综合上述研究表明,小麦-大赖草异附加系DALr#A、DALr#F、DALr#H、DALr#J可用于小麦农艺性状、黄矮病、条锈病和耐热性的抗性改良。

关键词: 小麦 大赖草 异染色体系 农艺性状 抗病性 耐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利用Biolog技术,以玉米—高粱轮作为对照,分别在播种施肥前、拔节期、穗花期及成熟期采集土壤样品,研究连作4 a高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时期连作土壤微生物碳源整体代谢量(AWCD值)都高于玉米—高粱轮作,高粱连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培养96 h时,轮作与连作间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均达显著差异(P<0.05),连作在播种前、拔节期、穗花期、成熟期4个时期的AWCD值分别是轮作的1.82倍、1.27倍、1.23倍和1.85倍,显著高于轮作,并在96 h以后连作与轮作的AWCD值之间差异均显著。对分类碳源利用数据分析及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出现分异,引起分异的主要碳源是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在播种施肥前连作对羧酸类的利用能力显著高于轮作(P<0.05),是轮作的3.15倍;在拔节期与穗花期连作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代谢显著高于轮作(P<0.05),其中尤其以甘氨酰-L-谷氨酸最为显著(P<0.01);成熟期连作对除糖类外的5类碳源利用代谢能力都显著高于轮作,其对氨基酸类、羧酸类的利用能力分别是轮作的2.38倍和5.3倍。综合分析表明,高粱连作4 a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活性较轮作旺盛,尤其对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的代谢活性变强,土壤中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升高。

关键词: 高粱 连作 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Biolo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成穗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15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成穗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酿造高粱品种在旱地的合理种植密度,以酿造高粱‘晋杂23号’为试验材料,在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田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6.00万株/hm2、8.25万株/hm2、10.50万株/hm2、12.75万株/hm2、15.00万株/hm2)对高粱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成穗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高粱株高、茎粗、穗长、最大叶面积、穗粒重、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6.00万株/hm2~10.50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籽粒产量随密度增加呈大幅度增加;当密度超过10.50万株/hm2时,籽粒产量趋于平稳。回归分析表明,高粱种植密度与成穗数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26866.222+0.555x。综合分析,酿造高粱‘晋杂23号’的种植密度以10.50万株/hm2为宜。该研究为酿造高粱在该地区种植获得高产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粱 种植密度 成穗数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区梨园节水灌溉制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摘要:梨树是需水较多的果树树种,灌溉是生产高产、优质梨果的必要措施。在论述果园节水灌溉理论体系和分析梨树需水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梨树灌溉时期为发芽前后到开花期、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果实迅速膨大期、采果后及封冻前;丘陵山地梨园宜采用的节水灌溉方式包括:微灌、膜上灌及倒虹吸引水;平原地区梨园常规节水灌溉方式有地面灌溉、喷灌、微灌、膜上灌溉,以及梨树调亏灌溉和分区交替灌溉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对今后我国果园的节水灌溉发展趋势做出分析,以期在目前水资源危机和干旱环境下,提高梨果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节水灌溉 灌溉制度 梨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杂交种晋杂31号选育报告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高粱杂交种晋杂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8年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的高粱杂交种,平均产量9 261.0kg/hm~2,同期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10.3%。生育期129.4 d。种子次生根健壮、发达,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长势很强,幼苗叶片呈绿色,株高169.0 cm,叶绿色,叶脉白色,穗长33.3 cm,穗形纺锤形,穗码松,紧度中紧,颖壳红色、卵圆形,穗粒重99.4 g,千粒重32.3 g,粒红色,粒形扁圆,粒质粉质。抗旱性、耐瘠薄性较强,高抗高粱丝黑穗病,适应性很广。

关键词: 高粱杂交种 选育 有性杂交 晋杂3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