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龙辐二牛心大白菜推广效益及经验分析
《北方园艺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龙辐二牛心白菜是新农二牛心白菜经辐射诱变育成的矮桩牛心型结球白菜,是核农学技术应用于遗传育种领域的一项高科技产品,它具有优质、抗病、稳产、早熟、耐贮的特点,营养成分化验指标高于二牛心,对三大病害的发病指数比二牛心减轻13—60%,平均公顷产量为66042公斤,比二牛心增产18.8%以上。


黑龙江省半干旱农区蓄水保墒的综合技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是典型的碳酸盐黑土半干旱农业区。该区降水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80%以上集中于夏季,冬春两季不足全年降水量的15%。0~20cm耕层土壤含水量,随相应时期降水量多少而呈增减变化。生长季节出现干旱、半干旱年的机率为69.0%,5~6月出现干旱,半干旱年的机率在80%以上。因此,春旱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因干旱成灾面积约为61.4万ha,占该类型区播种面积的35%以上。根据1983~1987年立题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大体形成了“平翻保墒”、“垄翻补墒”、“耙茬少耕”和“地膜覆盖”等为中心的几种蓄水保墒高产综合技术措施,提高了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为该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偃麦草与小偃麦染色体组构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在Ⅴ.硬粒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及回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获得了硬粒小麦(2n=6x=28、AABB)与中间偃麦草(2n=6x=42、NNE_1E_1E_2E_2)杂种F_1及回交后代材料。统计分析杂种F_1及回交一代PMC MI染色体配对构型,认为中间偃麦草具较远缘的同亲关系(distant homologous)染色体组。由三价体出现频率分析,中间偃麦草不含小麦的B染色体组,建议用NE_1E_2为其染色体组公式。根据回交一代及其自交后代染色体数目,分析了六倍体小偃麦这一人工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硬粒小麦 中间偃麦草 属间杂交 同亲配对 非减数配子


庭院经济果树的几种结构
《北方园艺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在广大农村和县镇,庭院是一个不可忽视,而且大有开发前景的领域。据统计,黑龙江省现已利用庭院开展种植业的已达70.5万亩,占可利用商品生产总面积的46.6%。从事庭院种植业商品生产的农户达172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47.6%,其中栽植果树有7.7万亩、50万户以上。庭院水果总产量达5.8万吨,占全省地产水果总产量的20%左石。1991年黑龙江省庭院果树收入超过千元的农户达5000户以上。


大豆叶片生理生化性状与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关系的研究
《大豆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我国东北高油大豆品种(系)和国外低亚麻酸突变体及其同位基因系,对始花五周后的最大叶片的叶质重、叶绿素和种子的脂肪、脂肪酸、脂肪酶、亚油酸氧化还原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亚油酸含量与叶绿素b、亚油酸氧化还原酶活性、结荚至成熟期的日照时数呈相关。而亚麻酸含量则与叶质重、结荚至成熟期间的累积温度呈正相关。大豆脂肪含量与叶质重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脂肪酶活性呈正相关。提高大豆种子多聚不饱和脂肪酸R=(18:1)/(18:2+18:3)值是改善油质和提高其含油量的一个较好的选择途径。
关键词: 多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酶 亚麻酸氧化还原酶 叶绿素b


黑龙江省西部风砂土的培肥途径
《农业科技通讯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西部风砂土划为全国十四号砂地。总面积为79.2万公顷,占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的2%。其中耕地面积为31.1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5%。由于风砂土形成晚,发育慢,结构松散,分布范围


黑龙江省大豆产量的分时段监测预报
《气象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黑龙江省的大豆产量和农技、气象资料,在多重回归预报气象产量的基础上,采用农技气象权重方法,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进行了分时段监测预报。两年试报与实产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13%和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