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巴西橡胶树FCA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FCA基因是植物自主开花途径中的重要调控基因,已被证实是促进植物开花的保守基因。研究通过巴西橡胶树甲基化文库获得橡胶树HbFCA基因一段434 bp的保守cDNA序列,应用RACE技术,成功克隆得到橡胶树的HbFCA基因。进一步通过构建HbFCA真核过表达载体pXCS-HbFCA-HAStrep,并转化拟南芥发现,转基因植株35 d后已经抽薹开花,野生型对照未开花,HbFCA的过表达能显著促进拟南芥开花。

关键词: 橡胶树 HbFCA 转基因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棕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为中国油棕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阐述了开展油棕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问题研究在中国油棕产业发展中的意义,然后对国内外油棕病虫鼠害发生情况做了概述,重点阐述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原则及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最后提出了油棕产业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5项措施。

关键词: 油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生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下MaAQP1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生长和生理响应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盐胁迫对香蕉水通道蛋白质基因(Ma AQP1)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生长及抗逆性生理指标的影响,以Ma AQP1转基因拟南芥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盐(Na Cl)浓度(0 mmol/L、50 mmol/L、100 mmol/L、150mmol/L)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显示:(1)经过盐胁迫后,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钾离子(K+)浓度降低,钠离子(Na+)浓度升高,而转基因株系K+和Na+浓度均明显低于野生型株系,同时,转基因株系具有较高的K+/Na+;(2)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中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逐渐升高,当盐胁迫浓度达到150 mmol/L时4个指标均达到高峰,其中,转基因株系中的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野生型的高,而丙二醛含量比野生型的低;(3)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野生型株系幼苗的根长缩短程度大于转基因株系,同时,转基因株系的根毛要远多于野生型。表明Ma AQP1能够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关键词: 香蕉水通道蛋白质 转基因拟南芥 耐盐性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豆天蛾发育历期及取食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豆天蛾作为一种昆虫源食品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了温度对豆天蛾幼虫发育历期及取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5龄幼虫在5个温度条件下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28±1)℃为发育速率的顶点;3~5龄幼虫在5个温度下的总取食量分别为10.7、10.4、10.8、11.1和10.7 g。总取食量、日取食量和日增重随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下降,且均在(28±1)℃条件下出现最大值。为探索人工饲养豆天蛾的最适温度条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豆天蛾 发育历期 总取食量 近似消化率 食物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HbCP2和HbCP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inase,CP)是参与植物多种生理过程的一类重要的蛋白酶。为探究CP家族基因在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从橡胶树胶乳中克隆了两个CP基因的全长cDNA,分别命名为HbCP2(1 245 bp)(GenBank登录号:KF771829)和HbCP3(1 268 bp)(GenBank登录号:KF771830),分别编码约41和40 kD的蛋白质;获得的基因DNA序列全长分别为1 919和1 634 bp,均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属于木瓜蛋白酶(C1)家族,分别与同属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86.86%)及麻风树(Jatropha curas)(84.74%)的一个CP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HbCP2在雄花而HbCP3在胶乳中的表达量最高;HbCP2和HbCP3的表达受割胶、伤害、乙烯利、赤霉素和茉莉酸调控,但不同基因对同一种处理或同一基因对不同处理的反应程度存在较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HbCP2可能参与橡胶树的环境胁迫应答和细胞组织衰老过程的调控,而HbCP3可能参与橡胶树的胶乳再生调控以及病害胁迫应答。本研究为橡胶树CP基因家族的研究,探讨CP在橡胶树中对胁迫应答和胶乳再生调控机制提供了相关信息。

关键词: 橡胶树 半胱氨酸蛋白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生理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艾纳香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考察艾纳香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筛选具有抗氧化活性及美白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水,50%乙醇及95%乙醇3种不同极性溶剂分别回流提取艾纳香的功能叶、嫩叶、嫩茎;运用DPPH,ABTS,FRAP法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试验分别比较各部分提取物的相关活性。结果:艾纳香功能叶、嫩叶、嫩茎的95%乙醇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大于其他溶剂提取物,依次为95.38%,91.32%,92.49%;ABTS,FRAP法及酪氨酸酶抑制试验结果显示艾纳香功能叶和嫩叶的50%乙醇和95%乙醇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活性,当各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 500 mg·L-1时,艾纳香功能叶的水,50%乙醇和95%乙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6.54%,82.48%,67.46%,嫩叶的3种提取物分别为34.15%,95.39%,59.59%,嫩茎的3种提取物分别为52.05%,39.35%,38.77%。功能叶的水,50%乙醇及95%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分别为24.24%,32.79%,37.97%;嫩叶不同提取物的抑制率分别为27.12%,36.53%,34.19%,嫩茎的则依次为31.36%,26.22%,24.00%。结论:艾纳香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其中功能叶和嫩叶为其主要活性部位。

关键词: 艾纳香 抗氧化活性 DPPH自由基 ABTS自由基 铁还原能力 酪氨酸酶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天蛾海南种群发育历期和实验种群生命表

植物保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豆天蛾是一种日益受到人们青睐的食用昆虫。本实验在室内测定了豆天蛾各虫态及整个世代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和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9~31℃内豆天蛾的各虫态均能正常发育。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19℃发育历期最长,为100.89d,而在31℃下仅为47.10d。种群趋势指数在25.63℃时最高,为74.36,说明在此最适温度下豆天蛾可大量繁殖,解决市场供不应求的难题。

关键词: 豆天蛾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槟榔植原体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抗血清制备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实验室测得的槟榔植原体膜蛋白基因(Ac Pmp)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mp-FP/mp-RP,以病样槟榔总DNA为模板扩增该Ac Pmp的编码区并连接到p MD19T simple中间载体。将测序正确的阳性菌提取质粒p MD19T-Ac Pmp,经Nco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回收Ac Pmp片段,然后以正确的编码框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感受态细胞。含有p ET32a-Ac Pmp的BL21表达菌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表明,在30℃,0.1 mmol/L IPTG条件下诱导4 h,可产生部分可溶性的融合蛋白。利用Ni2+-NTA亲和层析柱法进行纯化并获得高纯度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多次免疫家兔,取其抗血清,以融合蛋白(1∶10 000稀释)作抗原,间接ELISA法测定抗血清效价大于125 000。Western Blot杂交结果表明槟榔植原体膜蛋白抗血清能与融合蛋白特异性结合。

关键词: 槟榔植原体 膜蛋白基因 原核表达 抗血清制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来种小巢粉虱Paraleyrodes minei的识别及寄主植物

环境昆虫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巢粉虱Paraleyrodes minei Iaccarino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并首先记录于叙利亚柑桔上的粉虱,目前已知分布于南美,并扩散到北美、欧洲、非洲和中国(香港和海南)。它的寄主植物较多,在未定名前已是美国加州柑桔的害虫。我们发现它在海南为害番荔枝和番石榴。本文提供了种类鉴别特征,各期的形态特征及生态图,并列出中国已知的16科20种寄主植物。

关键词: 外来种 小巢粉虱 形态学 寄主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株具有抗根结线虫活性的红树林土壤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生物技术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10株放线菌;利用24孔板液体筛选模型,筛选出具有抗线虫活性的放线菌菌株HA10401。该菌株发酵液在稀释20倍和40倍时,抗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8.2%和52.6%。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HA10401与链霉菌属菌株Strept omyces variabilis同源性最高(99.8%),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同一分支内,亲缘关系最近。二者在形态特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方面也基本一致,因此,鉴定菌株HA10401为变异链霉菌(Streptomyc es variabilis)。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其抗根结线虫活性,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红树林 放线菌 鉴定 根结线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