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金乌贼精子释放及精子活力的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精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组织蛋白提取液对其中精子释放的影响。实验将活体解剖取出的成熟精荚置于5种组织蛋白提取液中,于19和4℃条件下观察并记录精荚保持完整形态时间及其中精子活力水平。并于19~24℃6个水温梯度下探讨了维持精子活力的最适温度范围。研究表明,水温19时,卵巢蛋白提取液可促进精荚中精子释放(9.5h),而副性腺蛋白、精荚囊蛋白、精巢蛋白和缠卵腺蛋白提取液均对精子释放的影响较小,离体后的精荚可保持完整形态1~2d。水温4℃时,放置于海水中的精荚,其完整形态和部分精子活力可维持较长时间(25和22d),而其他组织蛋白液中保存的精荚2~3d后即无完整个体,精荚中的精子1d后亦无活性。在19~24℃水温范围内,精子激烈运动时间和寿命均随水温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0、21和22℃海水中,精子激烈运动时间分别为(93.33±13.33)、(116.67±6.67)和(93.33±6.67)min,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于23和24℃实验组,并显著高于19℃组(43.33±12.02)min(P<0.05),在水温21℃时精子寿命达到最大值,为(206.67±6.67)min。通过拟合精子激烈运动时间y和温度x的关系曲线,得出当x=21.49℃时,ymax21.49=100.47min。在90%置信区间内,精子最大激烈运动时间的温度范围为20.22~22.76℃。研究结果表明,卵巢蛋白提取液可促进金乌贼精荚中精子释放,保持精子活力的适宜温度为20.22~22.7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用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 2019 CSCD
摘要: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进入规模化、产业化模式,在水产动物疾病的困扰下,免疫防控是抵抗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弱毒疫苗存在毒力返强的风险,传统的灭活疫苗和新兴的重组疫苗存在抗原量大、免疫持续期短、免疫效力低的问题,单独使用时不能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佐剂是一种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使用的物质,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仅使用少量抗原即能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配比合适的疫苗佐剂可有效提高疫苗的保护力。本文就目前常见的渔用疫苗佐剂作一综述,为佐剂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及周缘地区地幔组成和动力学的岩石地球化学制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海及其周边(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印支半岛)广泛分布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板内玄武岩(弥散火成岩省),本文搜集了该区已发表的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数据并据此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板内火山岩主要分为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两个系列,其微量元素组成为典型的洋岛玄武岩(OIB)特征。Sr-Nd-Pb-Hf同位素结果指示其源区为亏损地幔端元(DMM)与富集端元(EM2)二端元混合。总体上,相对橄榄岩源区形成的熔体而言,这些玄武岩具有低的CaO、较高的Fe/Mn、Zn/Mn及Zn/Fe值;同时,南海海盆玄武岩、海南岛和印支半岛玄武岩中的橄榄石斑晶相对典型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岩橄榄石斑晶具有低的Ca和Mn含量,以及高的Ni含量和Fe/Mn值,显示其源区辉石岩组分含量较高。南海停止扩张后出现碳酸盐化火山岩并在地球化学上表现为向碱性玄武岩连续转化,同时海南岛和印支半岛的新生代玄武岩整体具有低于亏损橄榄岩地幔的Mg同位素组成,这些都表明南海及周缘地区的地幔源区中有俯冲板块带入的沉积碳酸盐混入。综上认为,该弥散火成岩省在地幔源区组成上均体现有"俯冲-再循环"组分的加入,该再循环地幔组分可能与该地区长期俯冲滞留板块的重熔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虹鳟和硬头鳟幼鱼对温度的耐受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黄海冷水团进行鲑鳟鱼类养殖,养殖种类的选择极其重要。本实验分别选取了体重2~120g陆封型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洄游型硬头鳟(O.mykiss),以14℃为起始水温,以1℃/24h的速率分别升温和降温,从而获得两类鱼的高温临界温度和低温停食温度。研究显示,虹鳟和硬头鳟的高温临界温度和低温停食温度受其生态类型、体重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虹鳟和硬头鳟的高温临界温度和停食温度均在体重2g时最高,并随体重增加逐渐降低;虹鳟的最高临界温度显著高于硬头鳟,而停食温度显著低于硬头鳟。研究结果表明,虹鳟与硬头鳟的温度耐受范围重叠,但前者的温度耐受范围宽于后者。
关键词: 虹鳟 硬头鳟 体重 高温临界温度 低温停食温度 温度耐受性 黄海冷水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肉骨粉和豆粕替代鱼粉对虹鳟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采用混合动植物蛋白(肉骨粉和豆粕1∶1混合)替代鱼粉投喂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46±0.23)g),研究饲料中肉骨粉和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对虹鳟幼鱼生长性能和氮收支的影响。实验设置了4个处理组,依据等氮等脂的原则,用混合蛋白分别替代0、10%、30%和50%的鱼粉,分别为D1、D2、D3和D4,蛋白水平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3.8%和15.1%。将虹鳟幼鱼在16℃的条件下养殖21天,每日饱食投喂一次并且收集残饵粪便。研究表明:用肉骨粉和豆粕部分替代鱼粉不会影响虹鳟幼鱼的终末体重,与全鱼粉组比较,D3组和D4组呈现出较低的生长性能(P<0.05),而10%替代组的摄食率、消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更高,表现出更好的生长趋势(P<0.05)。氮收支方面,虹鳟幼鱼的氮收支过程中氮排泄是主要损失途径。随着替代水平的上升,氮排泄和损失也呈上升趋势,但是全鱼粉组和10%替代组之间的氮排泄量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表明,从生长性能和氮收支两方面综合考虑,饲料中用肉骨粉和豆粕替代10%鱼粉投喂虹鳟幼鱼效果更佳;且排泄是虹鳟幼鱼氮收支的主要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海藻硫酸喹诺糖甘油酯的凝血活性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 2019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海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中的硫酸喹诺糖基二酰基甘油酯(SQDG)对凝血作用的影响,初步探讨SQDG促凝血作用途径。方法采用断尾法评价SQDG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利用玻片法评价SQDG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血凝仪法检测SQDG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结果 SQDG组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比空白对照组分别缩短了28.96%、52.92%,SQDG可以显著缩短TT 40.42%,但对APTT和PT没有影响。结论 SQDG具有促凝血作用,可能是在凝血过程的纤维蛋白形成阶段发挥作用的。
关键词: 硫酸喹诺糖基二酰基甘油酯 植物硫酸糖脂 凝血活性 中药海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逐步添加法制备单链环状DNA的影响因素探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单链环状DNA在纳米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医药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难以大量制备一直是制约其研究和应用的难题之一。本文针对一种高效大量制备单链环状DNA的方法-逐步添加法,系统地探究了逐步添加法中各主要条件对制备单链环状DNA的影响,确定了逐步添加法中的主要关键条件为:T4DNA连接酶Buffer浓度、单链DNA浓度、添加间隔时间、温度和Splint GC含量。以72nt的核酸链为例,使用逐步添加法将单链环状DNA的制备得率提高至99%,产量与常用的一步法相比提高至4.9倍。本研究为高效、大量制备单链环状DNA提供了指导,为以单链环状DNA为基础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逐步添加法 单链环状DNA 纳米技术 关键因素 高效制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载人潜水器的高分辨力温度梯度检测系统
《电子测量技术 》 2019
摘要:针对深海热液区沉积物温度梯度变化微小、水下精细探测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载人潜水器的高分辨力温度梯度检测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温度梯度探针和电子舱,探针和电子舱之间用水密揽连接,探针内装有高精度NTC热敏元件,电子舱内装有精密信号调理电路、系统控制单元和锂电池等模块。本文从原理上对信号调理电路进行设计,提高了系统分辨力,降低了电路漂移和失调性能,解决了NTC热敏元件互换性差、输出信号微弱等问题;对系统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结构,减轻了系统重量;最后在实验室完成了系统测试,本系统使用标定分度为0.05℃的NTC热敏元件,系统量程为0~5℃,分辨力0.001℃,工作水深范围是2 000~4 000 m。在西南印度洋大禧热液区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了水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与载人潜水器协同作业,成功获取了大禧热液区深海沉积物的温度梯度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合物赋存层位古环境和古生产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其形成需要稳定的有机质供应。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有利区域,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神狐海域水合物试采获得突破性成功。为了进一步了解古环境和古生产率对形成水合物有机质供应的影响,对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合物钻探区SH3站位180~215mbsf(meters below the sea floor)层位,尤其是水合物主要赋存层位190~200mbsf的古环境、古生产率以及陆源碎屑物质的地球化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水合物主要赋存层位陆源碎屑物质(TDM)输入增加,较高的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和次氧化的沉积环境共同造就了比较好的有机质的外部保存条件;同时较强的水动力条件,有利于藻类生物的繁殖,因此,生物成因有机质比较丰富,再加上神狐海域有比较良好的热解气的形成条件,这3个层面共同保证了神狐海域具有比较充足的有机质供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分量地震资料逆时偏移的难点问题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矢量地震波场理论为基础的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探明复杂地下构造和地层各向异性指示等方面具有理论基础的先天优势,弹性波逆时偏移是最具代表性的多分量地震资料纵横波联合成像技术,目前该技术得到了业界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弹性波逆时偏移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归纳了目前多分量地震逆时偏移技术所遇到的部分理论与技术难题,并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些技术难题的原因以及当前的解决方案及其优缺点,最后本文给出了多分量地震资料逆时偏移今后研究方向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 多分量地震资料 逆时偏移 频率一致性处理 宽频数据频散压制 震源子波设置 子波拉伸校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